太空探索曾經是遙不可及的代名詞,現在航天業正快速發展也越來越“接地氣”。自2001年美國太空梭退役以來,在太空探索中尋求“靈活途徑”並著眼於火星登陸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將近地軌道市場逐漸讓給私營航天業。
起初這些私營航天企業表現相當亮眼,但是長遠來看似乎並不如美國想的那樣百花齊放般美好,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
SpaceX星際飛船原型SN1爆炸
近日,據報道稱,SpaceX星際飛船原型SN1在一次液氮壓力測試中發生爆炸,視訊中可以看到測試中間部位變形,在向上飛行後墜毀在地面。星際飛船SN1是星際飛船和“超級重型”火箭的一款測試原型,SpaceX計劃開發一種重型、可回收的垂直髮射、垂直著陸系統,用於飛往月球、火星和更遠的太空執行任務。在去年的9月,星際飛船第一個全尺寸原型MK1也在一次低溫實驗中頂部發生爆炸。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SpaceX的壞訊息不斷接踵而來。
與此同時,SpaceX原計劃3月2日將“龍”號貨運飛船發射升空,進行空間站補給任務,然而獵鷹9號火箭第二級中的一個電動閥門運轉不正常,並將這次發射任務推遲到了下個星期。
眾所周知,自美國太空梭退役後,美國就失去了載人航天能力,美國的宇航員必須依靠俄羅斯的載人飛船才能往返空間站。已經遊離於國際載人航天第一梯隊多年的美國想要實現“載人航天覆興夢”,不是靠NASA,卻要靠私營企業。美國將載人航天這一重任委託給了SpaceX和波音,但是這兩家公司的載人專案卻一直進展不順多次推遲,比如在去年龍飛船2號也在測試中爆炸。有分析稱,馬斯克的心思似乎不在載人航天上,用政府給的補貼做自己的事,比如私人火箭、電動跑車等。雖然近些年SpaceX的表現搶眼,但載人航天專案對一個私營企業的難度仍然很大。從長遠來看,私營企業的弊端將會越來越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彭博社專欄作者也指出,美國政府官方的太空專案的確“止步不前”,自上世紀七十年代登月以來,一直停留在近地軌道,國家空間站也面臨退役,重返月球計劃也面臨重重阻礙,此前計劃的建造新火箭、把美國人送去地球軌道等計劃早已滯後多年。當時文章總結,中國應該了解私營企業對國家太空機構而言有先天優勢,通篇都在講太空私有化的好處,美國這個論調已經唱了很多年了。
SpaceX公司
事實上,有時私營企業在中小型任務時確實比國企靈活,但是發展到大型巨型太空探索專案中只有國企才能辦到,因為只有國企為了長遠目標可以十年二十年不盈利,而私營歸根結底還是利益當前。雖然近些年,中國私營航天企業也如雨後春筍般崛起,這些私營企業確實有利於技術競爭,但在包括空間站、北斗等大型太空專案上就捉襟見肘了。
對此,對此有人表示,美國在給蘇聯挖了個星球大戰的坑,現在是要給我們挖一個私有化的坑嗎?很顯然美國沒有忽悠成功,我們的大型太空專案都按照自己的節奏走,同時也在激勵私營航天企業展開國際競爭。反倒是美國自己走上了不歸路,美國現在的問題就是過於依賴私企,國有的NASA反倒裹足不前,以後在大型太空專案上這種弊端只會越來越明顯,SpaceX就是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