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社交軟體是一家獨大的特點非常的明顯,當一家的產品最早切入市場,並且已經夠大,形成了壟斷,後繼的產品就很難超越了。社交軟體和電商還不一樣,電商還是有價格因素可以引導(拼多多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但是社交軟體的黏性太大了,很難替代。

從2013年到現在,沒有一款社交APP軟體可以挑戰微信,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為何單單是社交軟體的黏性會這麼重?要知道其他應用領域都會有2~3個行業頂級玩家。我覺得這個問題和微信本身的特點,以及社交軟體本身的性質有關

網際網路軟體的特點,來的早格局大

首先,微信是一款免費的社交軟體,發行的早,功能又全,沒有第三方軟體替換的理由。網際網路的應用,首先就是唯快不破,同一性質的應用,最先出來又沒犯什麼錯誤的話,市場佔有率一定是最高的,微信和米聊是最早出現的移動網際網路的社交軟體,但是米聊沒有被重視,而且只在MIUI中推廣,這就讓微信迅速的佔據了市場。

而且,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微信的使用不用花一分錢,這樣很多市場後入者沒有了發力的理由。比如拼多多搶佔淘寶的部分市場,一開始走的就是裂變營銷砍價吸引使用者的老路,說白了還是在燒錢引流,但是微信本身不幾乎全部的功能都不需要花錢,這就讓後來者沒有了發力點。

社交軟體本身,是很難替代的“圈子”的載體

其次就是社交本身的屬性。社交軟體很難替代的原因,是因為聯絡人很難整體被替代。社交本意上是圍繞自身的一個個圈子,而社交軟體就是這個圈子裡的人互相聯絡的一個載體。即使自身社交軟體可以替換,那麼這個圈子裡的所有的人都有可能替換成同一個新社交軟體嗎?比如你的好友、同事、客戶、朋友圈的陌生人是否願意?

這當然不可能,因為這樣的代價太大了,而且也很難保我自己喜歡的新社交軟體,我的圈子裡其他的人是否喜歡。所以,作為互相來聯絡的載體,微信先入為主已經跑馬圈地,是不可能再被替換的。所以新的社交軟體只能介入你的邊緣“圈子”而不是主要的圈子,比如你喜歡Cosplay,那麼可能有一個小圈子的聯絡人軟體。

這個問題,其實微信一樣遇到了。微信在海外拓展很難,也是因為微信本身是向海外的APP學習,進入海外市場的時間比較晚,所以微信無法替代海外的一些社交APP所營造的圈子,正如國內的社交APP無法替代微信一樣,所以微信也無法在海外有太大的作為。

最後還有一點的原因就是,其他巨頭想介入社交時,往往方向錯了。微信的聯絡人包羅永珍,有你的朋友、親人、同事、客戶,各種群裡還有不認識的聯絡人。當時阿里想做來往時,是想基於支付寶的聯絡人,但是這裡只有一種關係,買賣關係,買賣關係是最薄弱而且最容易替代、最容易出問題的,最不好當然也很正常了。

想替換微信的地位,除非社交的方式再次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微信當年是抓住了移動網際網路崛起的機會,社交由電腦轉向了手機。未來假設社交再次出現翻天覆地的革命,比如由社交的實現方式由智慧手機轉移到了VR眼鏡,那麼是有可能有這個機會,就像微信之前替代QQ一樣。

現在很多朋友鼓吹社交電商,其實電商本意上和社交沒有太大的聯絡,畢竟一個是直接要你的錢,一個是要交朋友,親兄弟明算賬,何況是電商呢?所以社交電商的先行者,中國電商的巨頭阿里巴巴都無可奈何的失敗了,其他平臺能夠成功嗎?我覺得不太可能。

所以,社交和電商本身是相悖的,社交和粉絲經濟理論上也是存在衝突的,因為社交是相互聯絡的關係,而粉絲經濟更像是一種單向的聯絡,並且社交電商和粉絲經濟的社交“圈子”更加的狹小。因此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已經很難顛覆微信了,倒是在5G時代,如果真正實現了萬物互聯,可能存在一絲的機會。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不傳之祕!手抄本醫書的100種用藥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