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8.4的《火星救援》改編於一位程式設計師所寫的長篇小說,因為小說硬科幻知識豐富,在網路上引起巨大反響。
後被電影公司買下改成劇本,美國名導雷德利.斯科特看後非常感興趣,推遲開拍《普羅米修斯2》先拍了這部電影。
電影剛上映就在美國拿到了周榜票房冠軍,電影中展現的科學細節還得到了美國宇航局(NASA)的肯定。
獨特的人文主題,幽默樂觀的表演,嚴謹的科學細節,讓《火星救援》在眾多隱射現實意義的科幻大片中顯得清新脫俗。
下面我就從影片特點、表達方式、啟示意義,三個層面聊一聊這部優秀的科幻大片。
01《火星救援》如何避免同質化,拍出一部絕佳科幻片的?在《火星救援》之前有很多很棒的科幻大片,包括《地心引力》、《星際穿越》、《普羅米修斯》等。
同類型的優秀電影一旦多了,後續作品就很難在包圍中突出重圍,難以拍出新意,避免被同質化。
火星救援能在眾多優秀科幻片中脫穎而出,我覺得主要有2個原因:
1.別樣的科幻風格:不隱喻政治、社會、哲學問題,而是集中資源刻畫如何解決生存難題《火星救援》中,馬克和隊友在火星執行任務時遭遇風暴襲擊,馬克被折斷的天線射中和隊友失聯,其餘隊員以為他已經犧牲,便先行離開了火星。
等馬克醒來後發現自己被“拋棄”在了火星,除了一個火星基地,他找不到任何一個與地球有關的事物。
然後整部影片就在講他如何聯絡上NASA(美國航天宇航局),如何自己種農作物,其他人如何救他的故事。
這和以往隱射現實中存在的問題的科幻片不一樣。
《地心引力》隱射的是國際太空鬥爭,太空垃圾帶來的危害;《阿凡達》隱射了人與環境的大話題;《異形》頗有些人倫道德的影子。
《火星救援》的故事核心簡潔明了,沒有壞人與邪惡,不隱射任何現實問題,只講一個陷入困境的人如何憑藉科學的力量,按照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模式,逃出生天的故事。
這樣的電影雖然少了情節上的誇張與玄幻,但近乎紀錄片式的拍攝風格,卻很容易讓觀眾產生真實感。
影片還一掃美國傳統的眾望所歸式的英雄情節,將主題的落點落在科學的嚴謹與奇妙,凸顯人的主觀能動性與知識技能相結合能夠產生怎樣的奇蹟,不可謂不是一部好片。
2.另類的自我救贖:沒有描述挫折蛻變的人生哲理,而是落腳到樂觀與堅韌人類骨子裡都有一種基於樸素唯物主義世界觀的實用主義,所以流傳的故事大多是經歷挫折、蛻變成長的故事。
《星際穿越》如此,《地心引力》也如此,它們強調的都是挫折與救贖之間的頓悟、成長。
《火星救援》的救贖卻是把人類的樂觀與堅韌貫徹到底實現的。
馬克在影片中有大量的自我調侃:
“在努力讓我活下去這件事上,我的屁眼和我的大腦所做的貢獻不相上下。”
“這是純天然火星有機土豆,這是絕品,廣告上可不常見。”
……
認知心理學表明,自我調侃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通過語言或行動上的自我調侃,能夠減少“心理期望的突然撲空”帶來的消極情緒。
可以說是正因為這些大量的自我調侃,才幫助馬克在困境中保持了樂觀,積極應對火星的未知困境。
第一次燃燒製水爆炸;換氣艙洩氣導致土豆死亡……等意外事件也讓馬克消極過,他不止一次的罵人,也不止一次的摔東西,但最後的主題都會迴歸到積極想辦法。
在困境中堅定樂觀,是影片展示出的自我救贖的另一種可能,沒有老套的挫折、掙扎、頓悟、絕地反擊的個人英雄主義,這對普通人也更有啟發意義。
02《火星救援》中的“陌生化效果”:增強對觀眾的吸引力《火星救援》對觀眾有很強的吸引力,還在於陌生化手法在電影中的運用。
“陌生化手法”脫胎於俄國形式主義中的主要內容——陌生化理論,是指將熟悉的物件反映為陌生,打破觀眾心理定式的方法。
《機器總動員》的地球被描繪成垃圾遍地,《我是傳奇》中紐約的街頭雜草叢生,就是該手法的運用。
導演斯科特在這方面也做得很棒,他將人們在地球上熟知的大棚種植、越野車、自駕遊,全部搬到了火星地表。
1.火星上的大棚種植馬克為了自己能夠活下來,撐到有人來救他,開始在火星上種植土豆,把搞科研的火星基地變成了蔬菜大棚。
為了種土豆,馬克既要解決泥土問題,還要解決水源、肥料、細菌的問題,這將原本在地球上很熟悉的土豆種植,變成一個技術問題。
在陌生的火星上種植我們都熟悉的土豆,想想都令人好奇,這能成功麼?
2.地表最強越野車團隊6個人,一共有3輛NASA專門為他們設計的探測車,馬克被留下之後獨享這三輛車。
為了能和地球取得聯絡,他改裝探測車去800公里之外的地方找回了1997年美國發射上去的探測器。
最後為了能去MAV4發射點坐火箭返回地球,他甚至把三輛車拆拆補補,改造了一輛加長版超級越野車。
與其他電影裡大神改裝車不同,馬克跟觀眾一樣也是新手,所以每一步改裝都必須是精心的設計。
同為第一次手動改裝越野車,觀眾會有極強的代入感,情不自禁的關注每一個目的和每一步動作。
這就給觀眾帶來了熟悉事物的陌生體驗,原來改裝符合火星要求的越野車,有這麼多限制和困難。
3.最瘋狂的“火星自駕遊”馬克乘上自己改裝好的越野車,要獨自一個人遷徙3000多公里去做火箭離開火星,這像極了在地球上自駕遊,從東北黑龍江,一路開到雲南西雙版納。
但他沒有詳細的地圖和風暴預警,只能邊走邊看;也沒有充足的電力,只能白天充電晚上開車;更沒有足夠的食物,只能飽一頓餓一頓。
這跟我們所知道的自駕遊不一樣,一路上沒有異鄉風景和美女,只有火星灰濛濛的煙塵和孤擲一注的風險。
長達3000多公里的火星自駕遊著實令人激動與好奇,這是一曲遺憾的輓歌,還是幹出生天的壯舉?
心理學家們認為:“新東西容易成為注意物件,而千篇一律的就很難吸引人的注意力。”
《火星救援》中陌生化手法的運用就很成功,迅速的抓住了觀眾的心,緩解感官疲勞,讓其感受到了內容的生動性和豐富性。
將地球上的熟悉場景“移植”到火星上就是一成功點,既能讓觀眾有種發自心底的認同感,又能滿足觀眾對“陌生化”的審美要求。
03如何在火星上靠科學幹出生天?《火星救援》中的3個科學思維《火星救援》的故事可以簡單描述為一個思想實驗:
假如一個人被“拋棄”在火星,他應該怎麼和地球救援部隊配合,從荒無人煙的火星上逃回地球?
答案是,集中所有資源,按照“遇到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問題”的模式,一步步脫離困境。
如何才能做到這些呢?馬克身上至少有這3個科學思維。
1.模組思維:善於踩別人的肩膀馬克初期要解決的一個難題是,保持越野車駕駛室的溫度。
他沒有想要自己造一個取暖器,而是挖出之前隊長埋在不遠處的RTG(放射性同位素熱電發生器)當做供暖期,他甚至用它當做熱水棒,燒水洗澡。
我們再來看看,現實中類似的案例。
羅振宇的得到現在已經開了幾十門課,涉及各種各樣的領域,他的巨集大願景是要開齊所有的學科。
而他的平臺能夠糅合這麼多複雜高深的知識,靠的也是資源整合,不是羅胖做多面手,親自開發每一門課程,都是找牛人來開課,請大神做專欄。
這就是典型的模組思維。
像搭積木一樣,不斷整合資源,逐步完善自己的系統,實現最終目標。
不要總是去造一個已有的事物,整合資源是比悶頭開發更重要的能力。
2.最小可複製核心:找到可以大量複製貼上的“成功顆粒”馬克改裝好漫遊車到出發之前,一直開著車圍著基地轉圈。
他需要測算出充滿一次電能駕駛多遠,還要故意製造障礙,檢測改裝車的結構和效能,還要檢測駕駛艙裡的生命系統是否可靠。
測試,調整,再測試,他得到了資料:滿電池能跑2小時,現有太陽能電池板12個小時才能充滿……
馬克做這些的目的是就是找到駕車遠行的“最小可複製核心”,一旦找到,後面就只需要複製貼上。
馬克後來遷徙3000多公里時,就是不斷“複製貼上”,電量耗光休息充電,然後再出發再充電,如此迴圈。
這給我們的啟示是,找到最小的成功顆粒,然後複製貼上形成規模,就是最紮實的成功方式。
有個網友向五分鐘商學院的主理人劉潤提問:自己已經開了3家連鎖燒烤店,現在手裡有多餘資金,要不要繼續擴張?
劉潤的回答是,需不需要擴張在於你有沒有找到可複製的商業模式,只有找到了最小的可複製核心,才能做大做強,反之只會大而不強甚至血虧,這是海底撈及其模仿者給我們的啟示。
你看,找到可複製的成功顆粒,不僅是做成一件事的可靠保證,而且是最低成本的方式。
3.概率思維:灰度認知,黑白決策馬克從東向西進行3200km遷徙時,遇到了延綿數百公里,持續時間可能長達好幾個月得沙暴,而且他不知道移動方向,如果他闖入當中一定會面臨電力不夠擱淺的困境。
馬克怎麼做的呢?
第一步,灰度認知。
不知道沙暴怎麼移動,那就目視加粗略測量。
馬克是從西向東開,目視估計沙暴的東西走向是向西而行,如果是向東,那正好他也向東走。
但沙暴的南北長度太大判斷不出移動方向,於是他從北向南,依次放置3塊間隔40公里的太陽能電池板,第二天再來測電量,從而估計出沙暴的大概移動方向是北上。
但這個結果只是大方向準確,沙暴改變方向的可能性也不清楚,那怎麼辦?
第二步,黑白決策。
馬克選擇了成功概率最大的那個方案:堅定不移的向南走,如果發現有些深入沙暴,就往西偏一些,保證太陽能電池板能有最低的光照。
最後,馬克從沙暴邊緣地帶成功穿過,到達發射點。
接受資訊時要充分全面,而一旦確定方向,就要堅定執行,這是馬克行動的底層邏輯,也是概率思維的底色。
現實中也是如此,世上從來沒有什麼百分之百準備好的事,最好應對策略的就是概率思維。
考慮到你能考慮的所有可能,然後勇敢去做,敢於擁抱概率,擁抱決策之後的結果,無論成敗。
結語:《火星救援》在眾多科幻片中脫穎而出,獲得粉絲青睞不是沒有原因的。
它的主題就很別具一格,它一反眾望所歸式的英雄情節,而是將主題的落點落在科學的嚴謹,與人的樂觀、韌性。
影片中的佈景、音效和拍攝方式,也都很有處理得很好,熒幕上的硬核科學知識,更是讓人大呼過癮。
馬克“遇到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問題”的求生大作戰,所展現出來的3個科學思維也很給人啟發。
電影精彩又經得起推敲,強烈推薦給你,相信你一定會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