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這部電影根據沈從文同名小說改編,故事發生在民國初年。由凌子風導演執導,由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並於1984年上映。電影上映後,榮獲加拿大第九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評委會榮譽獎,票房與口碑一一大賣。
藝術的魅力往往超越時空的距離,現在已經過去了三十多年,但是很多人再看這部電影時,依舊常讀常新,對它好評如潮。
作者沈從文的文筆行雲流水,底蘊深厚,他有時從容沉靜,也有時筆鋒一轉,化成綿綿細雨一一散去;這種行筆的快意,與電影這一文化產品相結合時,便迸發出了經典的花火,於是儘管故事是很平常的故事,但讀者也能讀出十足的韻味。
電影主要講述了,在湘西邊境的一個叫茶峒的小山城裡,有一位撐船的老人和他的外孫女,常年守著一條渡船,幫助往來的人渡河。老人與他的外孫女翠翠一老一小相依為命。而17年前,老人的女兒,翠翠的媽媽與一位軍人相戀,未婚生子,後來兩人相繼離開人世。於是老人不希望翠翠重走他女兒的老路,就一心想著給翠翠找一個可靠的人託付終身。
但不幸的是,到了翠翠長大的年紀,茶峒城裡船總順順的兩個兒子,天保和儺送同時看上了翠翠。兄弟面前,翠翠卻對老二儺送情有獨鍾。她的情有獨鍾是一次偶然的邂逅,那是三年前端午節的晚上,翠翠與老二相遇相知,從此二人便在心裡埋下了感情的種子。
後來,兄弟二人以唱歌的方式讓翠翠做出選擇。但是由於各種原因,翠翠沒聽到歌聲。不久卻傳來老大被淹死的訊息。而老二儘管心裡依然愛著翠翠,但是因為哥哥的死去,賭氣離家。最後在一個雷雨交加的晚上,翠翠的爺爺也因為孫女的婚事而抑鬱離世。
種種不幸讓翠翠最終明白了很多事情,也讓她明白自己除了對愛人的思念後便一無所有了。從那以後,她便守著渡船,等著老二儺送回來。有人說望夫崖的雲氣,是由女子思念情郎時的眼淚化成的;然而我卻更相信這種淚,卻更能穿越時空打動觀眾們的內心,直擊心靈。這也是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探討愛情面前兩種型別的人。
01、翠翠是一個善良天真、美麗淳樸的姑娘,她的天真讓她義無反顧對愛傾盡所有,不計後果翠翠是一個美麗淳樸的小姑娘,她是作者筆下“大愛”與“至美”的理想藝術形象。她既是父母愛情的結晶,也是大自然靈秀的女兒。除了外表顯而易見的美,甚至人性的光輝在翠翠身上也得到體現,這種體現是通過她對儺送的愛情故事逐漸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的。
翠翠與爺爺相依為命,生活在白塔下綠水青山之間的渡船上,與外人少有接觸。我相信正是這樣的環境造就了翠翠淳樸透明的性格,也為這位不經人事的少女,為將來的不幸留下了影子。
翠翠從來不發愁,也從不動氣。這種性格可能來自於他的爺爺,爺爺經常不收過渡人的賞錢,又經常向疲憊的路人送上一壺涼茶。爺爺的樂善好施,翠翠都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的,在那些生活中默默的平凡點滴中,老人用自己的行動在少女心田悄悄地種下了善良的種子。
儘管爺爺無微不至的照顧著翠翠,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祖孫間的隔閡也在日益加重。爺爺開始變得不能完全理解一個青春少女的心事。他看著翠翠整日悶悶不樂,他卻不知道,自從三年前邂逅了船總順順家的二佬儺送以後,翠翠便情竇初開,在心裡默默愛上了一位少年。
這樣純真的愛情,像飄入人間的雪花,美得不可方物,讓人窒息。翠翠的愛真摯而又純潔,而這種愛又通過爺爺對她說天保大佬看上她時,她毫無反應,一言不發,當爺爺又說到二佬時,她便兩眼發亮,瞬間和爺爺繼續說下去,然後嬌羞的走開體現出來。少女的愛是藏不住的,一個一言不發,一個嬌羞著走開。一顰一笑,一言一行,翠翠把一個少女應有的本色與淳樸表現地淋漓盡致。
魯迅說:所謂悲劇便是把人性中的美好,毀滅給人看。
翠翠的這種不幸也一如魯迅筆下悲劇的人物,如祥林嫂一般的在翠翠身上得到體現。
由於各種原因,天保大佬溺水而死,二佬儺送也離開家鄉,一去不復返。頃刻間少女失去了她的愛人,在命運的打擊面前,她並沒有做錯什麼。而比這更不幸的是,爺爺也因翠翠的終身大事抑鬱而死。
種種打擊之下,翠翠成了孤女,失去親人後,她活下去的理由也只有對情人單純而又真摯的愛。於是冥冥中,她化成了望夫崖故事裡的那個少女,孤獨的守著爺爺的渡船,終日等著儺送的歸來。
02、天保老大,他慷慨豪爽,他是一個血氣方剛的地道漢子,卻對愛情輕言放棄,沒有執著追求的人天保是城裡船總順順的大兒子,在翠翠第一次去他家裡避雨的時候,對翠翠一見鍾情。後來他知道弟弟也對翠翠情有獨鍾,兄弟倆便商量為翠翠唱歌,以此展開“決鬥”。
天保迫切的想要得到翠翠,他甚至提早先走了車路,對翠翠提親。出於對弟弟的某種歉意,他讓弟弟先唱,哪知弟弟一開口,他就知道不是弟弟的對手。
悲憤之中天保離開家,剛提親就走,這讓翠翠的爺爺很不理解,老人趕去問天保。天保在爺爺眼裡是是翠翠將來完美而又稱職的丈夫,甚至爺爺還對天保說:“你這個人又走車路又走馬路,你的歌唱的可真好聽。”
然而天保卻並不領情,他帶著對弟弟的嫉妒與失去愛人的懊惱,他對老人說,“哼,算了吧,伯伯,把你的寶貝送給會唱歌的竹雀吧”。
天保知難而退,知道沒有弟弟的歌唱的好,即便自己已經先對翠翠提了親,仍毅然決然的放棄了追求翠翠而遠離家鄉。
無意中他成了一個知難而退的懦夫。愛情面前,天保還沒有一個弱女子翠翠執著。儘管少女翠翠深愛著的是弟弟。但如果天保對翠翠執著的展開追求,一如少女那般真摯而又容易付出所有,說不定翠翠也會被感動,最後成全天保。
03、結合翠翠對儺送的愛,與作者沈從文的人生經歷,談談我對現實生活的幾點思考兩種面對愛情的態度,我更喜歡翠翠的執著,而不是天保的知難而退。翠翠對儺送愛的執著,她的眼中滿是他,任何人也奪不走她對他的愛意。翠翠沒有希望的等著他,就像電影中的旁白所說,這個人也許不會回來了,也許明天就會回來。儘管她不確定儺送離開這麼久會不會心生二意,但是翠翠仍然矢志不渝的等著。而天保儘管強大,儘管是血性男兒,但他卻不能對愛執著追求,而輕言放棄。
翠翠這種對愛情的執著,也讓生活中的我們汗顏,很多人在愛情裡稍微遇到一點阻力就輕易放棄,一如哥哥天保那樣。但是也不乏有像翠翠這樣的執著而又倔強的人。他們往往對愛執著,甚至對想要做的事情的執著;他們相信愛情一如相信萬物花開花落的自然規律那般,只要等待就會有開花結果的那天。
而另一點,《邊城》的作者沈從文是我很喜歡的一位作家,他與同樣是作家的妻子張兆和的愛情,某種程度上也體現在了作品中的翠翠身上,愛情之路可謂是不平坦。有人說沈從文在對張兆和漫長的追求過程中,卑微的將自己擺在一個奴隸的位置,近乎低聲下氣的乞求著他的女王,甚至把她視為自己頂禮膜拜的女神。
但我卻不這樣認為,沈從文堅持不懈的追求張兆和,用胡適的話說就是“我知道沈從文頑固的愛你”。若不是沈從文這樣“頑固”的愛著張兆和,如若不是沈從文執著的追求她,就不會有沈張這對才子佳人締結金蓮的完美結局。這也正是電影中,翠翠對儺送的那種執著而倔強的愛情體現。
現實中,後來沈張二人因為柴米油鹽而止步於婚姻,未能美滿。但是對沈從文來說,他不是要比老大天保幸運嗎?至少他當初對張兆和的追求有了一定的結果。從某些方面來講,也是不枉此生的美好回憶。因此,沈從文對張兆和執著的愛有了回報,不像電影中老大天保那樣,幸福的小船還未遠航便輕言了放棄。我相信這也是作者把自己的人生經歷,折射在電影中,從而讓這部作品有了深刻而又真實的悲情核心。
總結一下:
愛情的對錯,並沒有十分清晰的界定。或許我們只要和翠翠一樣堅持到底,就會有勝利的可能。但如果不堅持,不執著,那麼我們就和天保那樣,真的一點希望都沒有了。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中庸》這本書裡說:“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真誠也是面對愛情時最有利的武器。甚至無論是在愛情中,還是工作中,我們都要有堅定的信念,執著的追求,也從不要輕言放棄。我相信只要堅持不懈的努力著,我們就沒有徵服不了的困難。
因為這一切,一如作家羅曼羅蘭說的那樣:“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所以我們只要有信念,執著於一件事情,愛情,乃至事業上的成功就掌握在我們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