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手愛德華VS鐮刀龍,造型相似度90%
鐮刀龍的“歸屬”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研究過程,關於對鐮刀龍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48年,當時由蘇聯和蒙古組成的化石挖掘隊,在蒙古的上白堊統納摩蓋吐組發現了3個不完整的指爪化石,不過當時科學家認為這是類似烏龜的大型爬行動物化石,並在1954年將這個化石命名 為Therizinosaurus chelonfiormis。
到了1976年,古生物學家陸續在這個地層中中發現牙齒 、肩胛骨、烏喙骨、肱骨、橈骨、尺骨、腕骨、掌骨 、 指 骨 、指爪 、背肋和胃骨片,並將其組合在一起,才確定這是一個恐龍化石,並將Therizinosaurus chelonfiormis稱為龜型鐮刀龍。
龜型鐮刀龍前臂骨骼化石
雖然確定了這是一隻恐龍,但是由於當時化石的殘缺,這一類恐龍的分類位置一直不明確,甚至在1990年以前,鐮刀龍的復原圖一直是一隻半四足行走的動物。隨著這類恐龍化石的不斷髮現,特別是阿樂斯臺阿拉善龍(1993年)和意外北漂龍(1999年)的發現,讓更多人認為,鐮刀龍屬於獸腳亞目手盜龍類,自此它們也真正成為兩足行走的恐龍。
食草恐龍or食肉恐龍古生物學家對已有的化石進行對比研究,發現鐮刀龍是一類具有長長脖子和大肚子的恐龍,由於沒有發現鐮刀龍的頭骨化石,所以鐮刀龍的食性一直存在爭議,但是根據不同化石材料對比分析,鐮刀龍類恐龍的食性可能隨著環境改變而改變的,由最開始的食肉性恐龍向著食草恐龍或者雜食性恐龍轉變。
這種特別的進化方式,讓它們在獸腳類恐龍中也成為一個很特別的類群。由於所吃的植物熱量不高,為了維持日常活動,它們不得不吃大量的植物。因此,它們的胃容量逐漸變大,腸道也逐漸延長,這樣日積月累,它們的體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最終有了便於取食樹葉的長長的前爪,和長長的脖子,和寬大的身體,還有一身的羽毛。科學家推測,長時間坐在地上用發達的指爪取食植物枝葉和果實,體態逐漸變為類似於日本相撲運動員(彷彿在暗示自己)。
相撲運動員:??鐮刀龍:???
鐮刀龍的最終“印象”我們常說的鐮刀龍,其實就是最初發現並命名為Therizinosaurus的那隻恐龍,因為它那長達75釐米的指爪,近2.5米長的前臂被人們所熟知,據科學家估計,這隻恐龍身長10米,身高為6米,重量可達6到7噸,也是最大的一類鐮刀龍。
隨著化石的不斷髮掘,古生物學家把具有鐮刀龍相似特徵的恐龍歸為鐮刀龍類(科),目前已經將鐮刀龍科劃分出 了13個屬 ,而發現地點也不侷限於蒙古、哈薩克,在中國內蒙古、遼寧 、甘肅 、廣東 、美國猶他州 、 新墨西哥州等廣大地區均有分佈。
根據不同化石的對比分析,最終將鐮刀龍歸為獸腳亞目中的虛骨龍類、手盜龍類。它們是生活在白堊紀的一種類似於鳥類的雜食恐龍,分佈很廣,亞洲,北美洲均有分佈。它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前肢上極長的指爪,其作用可能是驅趕天敵,或者獲取食物。鐮刀龍和其他手盜龍類有很大區別,雖然它們身上也有羽毛覆蓋,但是它們體態臃腫,不適合飛行。
圖片: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