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慈欣的小說《三體》中寫道,三體人在發現地球人類文明後,就準備將地球變成他們新的家園。不過由於三體人所在的星球距離地球過於遙遠,為了防止在趕路過程中人類文明發生技術爆炸,從而實力反超三體人,因此在這段時間三體人通過“質子”將人類的科技徹底封鎖,人類文明的科學技術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取得較大的進步。
也許對於這部小說而言,這僅僅是大劉自己設定的一個情節罷了。但就目前人類文明科技發展來看,這些年地球的科技進展並不是非常迅速,那麼是不是真有“三體人”盯上了地球,想要將人類科技封鎖嗎?
縱觀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來看,在原始社會時期人類正是因為學會了製造工具才慢慢有別於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在這個過程中人類也學會了觀察與實驗,並得到自己想要的結論,隨著一代代流傳,也就慢慢有了最初的基礎科學。
其中,極為有名的開普勒三定律就是人類觀察宇宙天體所取得的成果。此外在全球都享有盛名的科學巨人牛頓,他所創造的三大定律在今天依舊是人類基礎科學研究的重大方向。但這些定律的出現其實也依舊只是屬於基礎科學理論,人類的生活在很長一段時間也沒有因此發生很大的變化。
真正改變千家萬戶生活狀態的事情,還要從工業革命開始,蒸汽機等裝置的出現讓我們的科技發生了跨越式進展。緊跟著那個年代以後,愛因斯坦、特斯拉等等著名科學家更是讓我們的科學技術爆發式增長,原子彈正是愛因斯坦理論下的產物。
愛因斯坦那個年代,可以說是真正的群星璀璨,等到霍金與世長辭後,目前世界上已經再也沒有像他們那樣對人類文明有著深刻影響力的科學家,沒有了真正如同他們那樣的科學巨匠。
回想起美國的阿波羅登月計劃,也就不過半個世紀的光景,現在人類社會已經步入了21世紀,但在航天領域似乎並未取得較大的進展,美國甚至出現了某種程度上的退步。
除了這些難以解決的問題外,人類對於核武的利用依舊比較膚淺,核武器依舊是人類社會最強大的武器,但這項技術卻也是半個世紀之前所誕生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類文明在這一領域確實沒能取得好的突破。
當然,對於人類科技是否真被鎖死我們也不用太過於悲觀,畢竟在此前每次工業革命發生之前,人類的生活方式都不會發生變化,此外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我們普通人想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往往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也正因為如此,人類發展的腳步在最近這些年開始逐步變得緩慢。
令人欣喜的是,第五次工業革命的腳步正在向我們靠近,5G更是其中一項極為關鍵的技術,而中國在這項技術上面更是處於世界領先地位。除此之外,中國在可控核聚變的研發也處在一個關鍵性階段,若是在這一領域取得突破,對於全人類而言都是一個非常好的訊息,屆時人類文明也將正式邁入宇宙文明的第一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