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老子是春秋時代的傑出思想家,道教的創始人。著有《老子》一書,亦稱《道德經》、《老子五千文》,為道教的主要經典之作。

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老子有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修道而養壽也"。

可見老子的道論是中國養生之道的學術淵源之一。

他的養生哲學後來被中國道家養生派幾乎全部繼承了下來。老子的養生哲學,都記錄在《老子》一書中,深為後世所重視。

作為周王室的史官,老子通曉懂得養生之道,有獨特的養生智慧。

現代人有很多獨特的養生法門,比如挑食、高強度鍛鍊。

季羨林老先生說:"常見有人年才逾不惑,就開始挑食,蛋黃不吃,動物內臟不吃,每到吃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窘態可掬,看了令人失笑。以這種心態而欲求長壽,豈非南轅而北轍!"

《道德經》裡講: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

真正的養生,不是養身,而是養心。

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的身體狀態。

現代人為了養生,為自己設定各種雷區,每天戰戰兢兢,這種心態,本身就輸了。

養生家歷來認為,要健康長壽,除了身體外,精神也要健康。

如明代養生家高濂說:"夫人只知養形,不知養神,只知愛身,不知愛神,殊不知形者載神之車也,神去人即死,車敗馬即奔也。"

由此看來,要健康長壽,既要講究飲食、睡眠、生活環境等物質條件,也要重視人的思想和情緒等精神條件,兩者缺一不可。

老子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也強調要"見素抱樸,少私寡慾",意即要外表單純,內心淳樸,減少私心,降低慾望。他又說要"不責難得之物",即不要看重稀有的商品,而要"為而不爭",即做什麼事都不要和別人爭奪,以免造成精神緊張,危害身體。

真正的養生,人順應天道自然,處於常態就可以了,不必刻意進補或者修煉。"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

適度養生,順其自然,才是最健康的活法。

最新評論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郭子凡緋聞女友羅奕是誰 深扒羅奕詳細資料原來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