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我沒有去過湘西,我對湘西這個世外桃源所有的想象全都來自沈從文的《邊城》和這部四川導演拍的叫做《巴爾扎克與小裁縫》的電影。他們都塑造了一個幾乎與世隔絕的美好的湘西世界,滿是自然的美麗和人性的純粹,讓人魂牽夢繞,不禁神往。

這個電影很有意思,導演是旅居法國的華人,演員是清一色的中國人,講的是中國的故事,說的還是四川方言,但是由於投資方是法國公司,因此作為法國電影參展2002年戛納電影節。

電影的名字也很有意思,《巴爾扎克與小裁縫》,法國巴爾扎克與小裁縫之間有什麼關係呢?其實這是根據導演本人真實的知青下鄉經歷所寫的小說,因為反響不錯就被改編成電影。這個名字絕不單單是為了吸引讀者而打造的噱頭,而是有更多的隱喻和寓意在裡面。

陳坤和劉燁是知識分子,在那個特殊的六七十年代,知青是要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改造的。而周迅是湘西一個大山裡面的沒有文化教育的小裁縫。在別的年代,這兩種有著天差地別的人可能就不會相遇,而恰恰是那個動盪不堪的年代讓他們之間有機會發生了一些故事。

陳坤和劉燁從城裡來,帶來了鬧鐘,改變了農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不變作息時間;也帶來了小提琴,讓貧下中農第一次聽到美妙的西洋樂器演奏的聲音和莫扎特曲子。

更為重要的是,他們為小裁縫周迅帶來了巴爾扎克,帶來了《包法利夫人》,帶來了《基督山伯爵》······這些東西是被禁忌的。可是小裁縫和村裡人對知識的渴望、對外面世界的嚮往、對自由的追求,越發讓這些被禁忌的東西變得難以抗拒。

導演讓人誤以為陳坤和劉燁之間有什麼超越情誼的感情,難免讓人浮想聯翩。可事實是並非如此。

陳坤和劉燁都愛上了周迅,你無法說兩個人哪個更愛她。一個是積極主動,一個是默默付出。很顯然,積極主動的那個更容易得到青睞。

陳坤給小裁縫讀書,讓她接受知識的薰陶。她說巴爾扎克教給她一件事情:女人的美,是無價之寶。所以有人說這是中國版的《朗讀者》。

而劉燁則是成人之美,在背後默默付出。但是當小裁縫要墮胎時,當事人陳坤卻因為家裡有事不在身邊,是劉燁想盡辦法做了這一切。

無論是聽書還是墮胎經歷,都催生了小裁縫獨立女性意識的覺醒。所以小裁縫在之後選擇了放棄愛情,遠離了生活的一切,毅然決然地看看外面的世界。不知道是刪減版還是什麼原因,這一段轉變顯得很突兀,讓人云裡霧裡。雖然導演想表達的很好,其中還有作為本地人關於三峽工程的思考和情感,也讓人明白他的良苦用心了,但是這個轉折太過突兀而導致故事有些說不通。

劉燁回到當年的地方,他以為能夠在那看見相見的人,可是事與願違。河流還是當年的河流,山洞還是當年的山洞,房子還是當年的房子,可是人變了。物是人非啊,正所謂: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影片最後是陳坤劉燁坐在地上,一邊飲酒一邊回憶往昔。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這是一場禁忌的遊戲,關於文學,關於愛情。不過到最後,只是一場遊戲一場夢而已。

最新評論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前瞻產業研究院:未來電梯廣告將成為戶外第一大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