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說起近年來家電領域風頭無兩的戴森,一個吹風機,或是一個捲髮棒就可以賣到數千元,銷量還特別好,簡直堪稱家電領域的“蘋果”。然而,今天汽車圈被這家英國家電龍頭公司刷屏的原因,卻不是因為天才工程師戴森爵士,又研發出了新型“讓女人為之著迷,讓男人聞風喪膽”的神器。而是突然宣佈,將終止歷時數年的戴森智慧電動汽車專案,一時引發了各方熱議。

據昨日最新訊息稱,戴森創始人詹姆斯.戴森在一封內部郵件中宣佈,雖然戴森很努力地嘗試過造電動汽車,並且工程師採用巧妙方法,也確實開發出了一種“神奇的電動汽車”,仍然忠於戴森的理念,但最終還是因為“不具備商業可行性”,決定放棄已經投入了20億英鎊的電動汽車專案。

當然了,停止專案顯然是無奈的選擇。據戴森汽車專案的知情人士透露,戴森當天2點發郵件說3點給造車團隊開會,3點開完會後大家排隊去拿解聘合同,整個過程相當的魔幻。原本還有很多吃瓜群眾,想看戴森到底能造出個啥新鮮玩意,吹風機又到底能不能吹著汽車跑,可惜老爺子竟然及時止損了。

但歷時2年多的專案正式宣告“流產”,除了讓吃瓜群眾們感到惋惜,最無奈的顯然還是戴森爵士本人。

事實上,已經70多歲的戴森爵士一直是個環保主義者。早在30年前,他就為解決柴油車尾氣問題,致力於研發一款過濾汽車尾氣內顆粒物的裝置,但並沒有引起重視。而在開發吹風機、風扇和空氣淨化器的過程中,戴森在電機、儲能系統、流體動力學和暖通空調系統方面有了很深的技術積累,這才讓其漸漸有了造電動車的想法。畢竟,相比解決排放問題,電動車才是完美解決汽車尾氣汙染的方式。

與此同時,為了造好車,還不能丟掉戴森一直以來的品牌調性,戴森爵士決心對於底盤、車輛設計、電池、電機都要堅持自己研發,一定要讓方方面面都達到符合自己企業價值觀的層面才會釋出,就像戴森公司每一款產品都在複述著同樣一句話:“There’s no point in doing one that looks like everybody else’s。

因此,從2013年起,戴森開始陸續從世界知名汽車廠商,如勞斯萊斯、路虎、賓利、特斯拉、阿斯頓.馬丁等車企挖了不少研發和技術型人才。兩年後,戴森又開始佈局電池行業,斥資9000萬美元收購了美國一家名為Sakti的固態電池公司。

再則,戴森正式宣佈要造車是在2017年下半年,宣佈計劃投資20億英鎊在電動車專案上,其中10億英鎊研發電動車,10億英鎊研發電池技術。而據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戴森營收增長 40% 至 35 億英鎊,利潤增長 27% 至 8.01 億英鎊;2018 年,戴森年營收增長 28% 至 44 億英鎊,利潤增長 33% 至 11 億英鎊。也就是說,20億英鎊的投入相當於戴森一年在全球50%的營業額,以及2年的淨利潤,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下了血本。

但造車是一個需要持續鉅額投入的行業,對於底盤研發、車輛設計、電池、電機都要堅持自己研發的戴森來說,20億英鎊顯然遠遠不夠。而對於打造一款智慧電動汽車來說,除了設計製造層面的問題,從產品上市後的運營的角度,財務、品牌、市場、公關、銷售、運營、售後等等也不是照搬家電領域的成功就能依葫蘆畫瓢的。

戴森的家電產品能保證低成本高溢價的原因,並不是戴森這個品牌究竟有多高階,而是戴森在產品背後大量的研發投入。而在家電領域的產品研發投入往往具有相當好的延續性,也就是戴森做了這麼多年家電,在如此高的產品利潤率下,大量的研發投入也是可以攤平並且穩賺不虧的。

然而電動車是完全另外一個領域,造車這件事的複雜程度要遠超造家電產品,看看國內造車新勢力一路走來磕磕絆絆,就能知道雖然電動車看起來比燃油車好上手,但想做出一輛好車同樣需要對造車懷抱敬畏之心。即使是2003 年起步的特斯拉,為了掌控每一個環節,在成立十六年,融資超百億美元至今也仍然未能實現盈利。

戴森作為一個“地地道道”,入局更晚的的門外漢,顯然更難實現一個合理的利潤率了。就算在一開始戴森就把自己的電動車定了個很高的價格區間,10萬英鎊起,但10萬英鎊的價格,都能在英國市場買一輛相當不錯的豪華品牌旗艦車,消費者又為何要選擇跨界造車的戴森呢?

此外,戴森爵士不計成本把造車工廠放在地皮、租金更高的新加坡,當時就有不少行業人士指出,是為了方便把車賣給中國人,而且定位為豪華智慧電動車,跟收智商稅的戴森電器一個套路,為了割中國人的韭菜。

戴森新加坡工廠規劃圖

但中國車市大環境卻早已今非昔比,即使暫且不談戴森汽車產品的競爭力如何,就單純資金投入的無底洞,再加上數不清的前車之鑑,戴森造車也很難看到回報期。這或許正是戴森爵士無奈表示“不具商業性”的原因。也應證了不少業內人士對於戴森造車的評價:如果成功,可以重新定義戴森品牌;如果失敗,會消耗大量資源,甚至有可能讓品牌隕落。

說到最後,在努力了幾年後,戴森選擇了“半途而廢”,著實讓人有些可惜。但這種及時止損的決定,對於戴森未來的發展規劃來說卻是十分明智的。況且,戴森的20億英鎊投入也不是沒有任何成果,至少固態電池領域目前還是一片藍海。

而相比於和眾多進軍電動車領域的傳統車企,以及特斯拉硬碰硬廝殺,戴森倒還真不如砍掉整車專案,專注去做自己擅長的電機、電池技術領域,也許在未來還能成為每家電動車公司都避不開的配件供應商。

-The End-

最新評論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瑞士斯沃琪與歐米茄園區,世界最大的木結構綜合體 阪茂建築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