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最新統計顯示, 中國網民規模已達8.02億人, 其中手機網民7.88億, 網民通過手機接入網際網路的比例高達98.3%。網民體量的極速膨脹使以微博、微信為代表的新媒體獲得了非常重要的影響力。日本政府看到了這一點, 因此越來越重視利用新媒體強化對華宣傳, 在宣傳策略制定、傳播路徑構建以及資訊選擇性投送等方面投入大量精力。新媒體對外宣傳日漸成為日本貫徹國家戰略意圖、進行話語權爭奪、意識形態滲透以及實施輿論戰的重要渠道和手段。

日版SNS對外宣傳策略出籠

與傳統媒體形態不同, 新媒體天然具備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互動性與即時性、個性化與社群化等優勢, 也兼具資訊來源的發散性、虛假性, 對受眾的煽動性以及對他國文化和意識形態的滲透性等特性。新媒體的正反兩方面的特性被很多國家所重視, 成為其對外宣傳策略的重要選項。

為進一步整合、管控新媒體, 拓寬對外宣傳新渠道, 日本政府積極就社會性網路服務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 SNS) 制定外宣新策略。早在2013年12月, 時為自民黨參議員、現任日本外務副大臣的佐藤正久就向首相安倍提出一項一攬子強化領土、主權輿論宣傳的策略, 特別指出要積極利用SNS、個人電腦和智慧手機進行對外宣傳。安倍採納其意見, 並責令外務省負責制定具體措施, 重點研究如何在傳統媒體之外有效利用網路和社交媒體, 尤其利用微信、微博等擁有巨大使用者量的社交平臺展開對外宣傳, 加強宣傳日本在領土和歷史認識上的主張。此前日本已嘗試在中國開展“微博外宣”, 但內容多集中在觀光、美食、娛樂和傳統文化等方面, 明確提出用新媒體宣傳日本的領土和歷史主張尚屬首次。

經一年多商討醞釀, 2015年6月, 安倍召整合立“關於領土、主權的內外宣傳專家諮詢會”, 進一步明確強化政府的戰略性對外宣傳工作, 提出要積極營造有利於日本的國際輿論, 尤其全面強化針對中日之外的第三國國民的宣傳工作, 主張積極通過社會化媒體、小冊子、動漫、公益報紙等, 加強對相關國家赴海外工作者、長期旅居海外者以及留學生的宣傳說教。

日版SNS對華宣傳策略主要通過新媒體平臺高效率地將重要、敏感的涉華資訊進行批量處理, 然後第一時間釋出到智慧手機、個人電腦、電子閱讀器等移動終端裝置和網站、微信、微博等客戶端。一方面根據受眾的關注偏好鎖定目標客戶群, 進行資訊的選擇性投放;另一方面通過長期培養其閱讀習慣, 潛移默化地對這些受眾進行價值觀輸出和意見引導。

為進一步有效推進該策略, 2017年8月安倍又在人事上做出調整, 啟用擅長網際網路公關的河野太郎出任外相。被寄予厚望的河野將主導外務省不遺餘力地強化對華宣傳, 在輿論戰線上進一步與中國爭奪話語權。

拓展對華外宣新途徑

在SNS對外宣傳策略主導下, 日本正著力打造“官+民”雙管道對華宣傳系統, 即縱向構建“中央+地方”的垂直性新媒體網路和橫向整合社會性網路, 通過官民統合, 推動日本由單一依靠官媒向統合社會性網路資源的多維、立體、廣域的對外宣傳架構轉變。

在“中央+地方”的垂直性新媒體網路中, 從國家職能部門到地方自治體的涉華宣傳, 主要通過微博、微信展開。在國家層面, 以日本駐華大使館為首, 著力打造新媒體對外宣傳。日本駐華使館官網主頁設有新浪微博、騰訊微博和微信的二維碼, 手機掃描即可加入。其中使館的新浪微博幾乎每天都有更新, 截止到2018年12月已釋出微博7500條, 擁有粉絲861784名, 關注323個。釋出內容以宣傳日本文化、美食、旅遊觀光為主, 其策略定位有意與外務省和駐華使館官網的刻板、嚴肅、凸顯政治性的宣傳風格相區別, 更重視個性化、人性化表達, 用通俗的福斯語言、充滿人文關懷的話語和豐富的活動, 來讓中國網民聽懂“日本故事”, 增加對日好感度。從圈粉數量看, 日本對華微博宣傳收到了良好效果, 如果將這一策略用於微信, 其影響力和效果將更加顯著。

日本一些地方自治體採取了相似的策略進行對華“公關”。現已開通微博、微信公眾號的地區有福島縣、長崎縣、山梨縣、靜岡縣、岐阜縣、愛知縣、鳥取縣、仙台市等。其微博、微信釋出的內容主要以宣傳當地風土人情、餐飲娛樂、度假旅遊等資訊為主。雖然較少涉及中日間的政治性內容, 但從中央到地方的垂直性的新媒體架構一旦形成, 當中日宣傳戰升級, 地方自治體掌控的新媒體將會加大涉華的政治性宣傳, 在外宣博弈中發揮重要作用。

社會性網路是新媒體的主要資訊承載者, 較之於官媒, 擁有更多的傳播渠道, 且傳播速度快、受眾廣泛、影響力巨大, 因此成為日本政府重點整合物件。其在對華宣傳方面的整合方式主要從兩方面展開。

一方面, 通過政府直接介入或者有官方背景的機構出面, 招募、培育從個人到團隊的眾多新媒體從業者, 搭建對華傳播平臺;通過各種渠道蒐集匯籠中國內外眾多涉日的個人和公眾微訊號, 作為重點投送物件, 形成微信傳播矩陣。從其搭建的微信、微博平臺的版面設計, 到其地道的中文表達, 以及迎合中國網民偏好的投送內容可見, 這些平臺背後有一批諳熟中國文化和世情的“中國通”, 甚至不排除有中國網民中的專業網路寫手和媒體策劃人直接參與運營。

另一方面, 一部分網民尤其是右翼分子自行搭建的自媒體, 也被日本政府視為對華外宣的重要渠道。由於網路帶來的身份隱蔽、傳播迅速、影響廣泛等技術優勢, 右翼的行動在整體上開始轉戰於網路, 成為“網路右翼”。當前, 眾多“網路右翼”在網際網路上開設網站、論壇、部落格, 或在著名大型視訊社交網站釋出宣揚右翼思想的音視訊等資料。右翼利用新媒體對華傳播極具煽動性、挑釁性的資訊, 將有助於日本政府掌控議題設定, 開展對華輿論攻勢。

日本一些傳媒和文化公司在推進市場化和拓展海外業務的過程中也有意配合政府的對外宣傳戰略。如知名傳媒集團角川公司已在計劃和實施利用線上的動漫、影視等優勢資源開啟中國文化市場, 並通過多種商業模式與中國知名入口網站、新媒體展開合作, 加快本地化市場的培育, 實現快速“登陸”中國。儘管日本動漫技術世界領先, 又不乏優秀作品, 但不可否認, 部分動漫作品被有意嵌入武士道、軍國主義、歷史修正主義等思想, 甚至明目張膽宣傳日本在領土、主權上的非法主張。儘管日企對中國市場的開拓更多基於資本逐利的商業目的, 但考慮到文化輸入對一國文化安全帶來的潛在威脅及其本身作為日本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載體, 其對外宣傳和文化輸出能力不容小覷。

日本新媒體對華宣傳的特徵

日本新媒體對華宣傳在內容上旨在完成四個方面的“話語建構”, 即秉持錯誤歷史觀和美化侵略戰爭、炒作領土主權爭端、干涉中國內政、渲染“中國威脅論”。

關於領土主權爭端, 日本新媒體主要從“日本領土主權說”“否認擱置爭議說”“實際有效控制說”三方面進行話語構建。其“釣魚島話語”已進入了國際議題設定, 在一定程度上衝擊了中方有關釣魚島主權伸張的話語訴求。

關於“中國威脅論”, 日本新媒體主要從軍事威脅、經濟威脅和生態威脅三方面進行話語構建。其軍事類論壇、網站和部落格上充斥著從中國軍力、中國海洋活動、中國對周邊及亞太地區的安全衝擊, 到中國能源危機和生態風險等各種版本的論調。

值得注意的是, 因中國的和平崛起及對國際社會的巨大貢獻, “中國威脅論”日漸失去市場, 於是新的“國強必霸論”“中國傲慢論”又開始甚囂塵上。

以上論調折射出日本新媒體正趨向右傾保守化:涉華報道中原本各自秉持左、中、右不同政治立場的媒體, 開始呈現左翼媒體衰落、中間媒體右轉、右翼媒體趨向極右的整體右轉的態勢;涉華報道上愈發缺乏新聞倫理與職業操守, 呈現“選擇性遺忘”和“群體性失範”病態, 涉華議題多偏向負面報道, 具有挑釁性、戲劇化和過分渲染的成分。

尚處於構建中的日本新媒體對華宣傳是日本傳統外宣策略的一次重要調整和升級, 對中日話語權博弈將產生重要影響。

最新評論
  • 1 #

    太多營銷號包括一些大V

  • 2 #

    拋開別的,在爭奪話語權方面,直得我們借鑑

  • 3 #

    我們不霸不傲,宣傳我們必強這就對了

  • 4 #

    一昧的提防沒有用,要利用新媒體打反擊,打好宣傳中國核心價值觀的戰爭。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中國最“純淨”的寺廟,門票齋飯全部免費,唯獨一種人不能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