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鍾南山院士曾說,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他認為,在影響身體健康的因素中,遺傳和環境因素只佔15%及7%,醫療條件佔8%,而生活態度及生活習慣佔60%。也可以說,每個人的心理健康、生活方式習慣,決定你是否能健康長壽。

鍾老說,養生第一要義就是心理平衡,這也是最難做到的。心理健康是指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挫折等情況時,依然能維持情緒穩定、心理和諧,同時尋求解決方法。

但遺憾的是,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被恐懼、焦慮、怨恨等不良情緒支配,久而久之身體免疫功能會下降,出現亞健康狀態,甚至各種疾病。

不良情緒是健康殺手

大量醫學研究表明,情緒的好壞和人的健康關係密切。當人處於緊張、焦慮、憤怒等不良心理狀態時,生理也會隨之出現異常,若長期如此,人體下丘腦、腦下垂體、自主神經系統都會有一定的生化改變,並由此引起身體各器官功能的變化。

專家曾對超過一千例中風患者進行調查,結果發現七成的誘因是心理因素。鍾南山院士表示,一些高血壓、心臟病患者更加要學會控制情緒,其他疾病像胃潰瘍、糖尿病及癌症,也與情緒關係密切。

鍛鍊和吃飯一樣重要

在鍾南山院士的養生祕笈裡,幾十年都沒離開過2個字——鍛鍊。他說,要把身體鍛鍊看作和吃飯、睡眠、工作一樣,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現在時間不會比大家多,每天查房、看門診、會診、改論文……但我總會擠出時間來活動活動,跑步、做引體向上等,人一輩子還是得保持一些運動。”

鍾南山院士表示,步行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世衛組織曾對1645例老人(年齡>65歲)做了4.2年的前瞻性研究發現,相比每週步行少於1小時的人,每週步行4小時能降低69%的心血管發病率和73%的病死率。

對不同年齡段的人,鍾南山院士也給出鍛鍊建議: 0-28歲是體質上升期,一定要積極鍛鍊,像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運動均可;28-49歲是體質下降期,一些劇烈的競技運動就不要嘗試了;49歲後進入老年體質衰退期,這時不要再刻意鍛鍊,推薦走路、游泳和太極這些運動。

早中晚的比例是3:4:3

美國癌症學會研究指出,不良的飲食習慣僅次於吸菸,成為第二大致癌因素。談及飲食,鍾南山院士強調,“早飯吃飽、午飯吃好、晚飯吃少”是科學的飲食習慣,早中晚三餐最好按“3:4:3”比例分配,並且有意識地增加膳食纖維、維生素、胡蘿蔔素等保護性營養。

除此以外,鍾南山院士還堅持一個原則:不要吃太飽。他說,很多長壽老人有不同的習慣,有一些從科學角度看並不健康,比如吃肥肉、抽菸喝酒等,但大部分老壽星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不吃太飽,吃到七八分飽就夠,如果大家愛惜自己的身體,這一條要謹記。

戒菸戒酒很重要

英國腫瘤學雜誌曾發表研究,經過50年的觀察,在比較不抽菸、已戒菸及還在抽菸的三組人群腫瘤發病率後,發現每日抽菸支數越多,腫瘤發病率越高,其中肺癌患病率增加10-20倍。

關於喝酒,鍾南山院士表示,有人說適量飲酒有益健康,這需要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但不可否認的是飲酒過度甚至暴飲,是非常危險的行為。

酒的熱能含量比較高,過量飲酒時身體攝入熱能多,其他營養都被“擠掉”了,就很容易出現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的缺少,從而影響神經系統;酒會影響食慾,還會刺激胃腸道黏膜,誘發急性胃炎及腸炎;酒精被肝臟吸收後直接作用於肝實質細胞,久而久之會演變成脂肪肝甚至肝硬化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Yamaha最新傾斜式倒三輪設計圖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