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開館不到10天,重慶大學博物館就陷入一場“贗品”風波。一篇在網際網路上廣為流傳的文章,指其部分藏品疑為贗品。目前,重慶大學博物館已閉館,校方稱已成立專門工作組進行調查。重慶市文物局博物館處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已注意到網友所反映的情況,具體情況正在了解中。

博物館有怎樣的生意經?

國內的“網紅”博物館不止一家,2017年文創產品銷售額達到1400多萬元的蘇州博物館,就通過“500年紫藤樹種子”等特色產品的宣傳,走出了一條江南“婉約派”路線。擁有四家線下專賣店的上海博物館,則在2017年實現了3862萬元文創收入,占上海市所有博物館文創收入的近八成。

自2016年5月文化部、國家文物局等部門下發《關於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後,國內各大博物館都在探索自己的文創產品開發之路。但目前在市場上得到廣泛認可的,還是較早投入市場化運營,且在產品開發上具有特色的博物館。

“前輩”大英博物館 靠IP賺錢,從冰箱貼到限量手機

7月1日,大英博物館天貓旗艦店低調開張,上線了20餘件文創周邊產品,涵蓋文具、日用、家居、數碼周邊等品類。這家漂洋過海而來的博物館旗艦店迅速受到追捧,吸引到超過13萬粉絲。

開張不到一個月,大英博物館的商品多被一掃而空。7月23日,記者在店鋪中看到只有五款產品有售,且其中三款為預售;其餘產品則顯示“補貨中,敬請期待”。

作為世界三大博物館之一,大英博物館被公認是在周邊文創方面做得較好的“前輩”。在大英博物館的線上官方店鋪中,文創周邊的種類極為豐富,列有雕塑與複製品、珠寶、配件、書籍、家居、兒童等幾大類共計1500餘件商品。全店銷量最好的產品中既有售價3.5英鎊(約合人民幣30元)的公爵冰箱貼,也有售價120英鎊(約合人民幣1000元)的寶石質地仿古埃及項鍊。

與國內博物館以財政撥款為主的運營體系不同的是,政府撥款雖然也是國外博物館的主要收入來源,但受制於政府削減預算的壓力,國外博物館更早學會了“自謀生路”。

大英博物館官網上一份名為“面向2020”的博物館戰略檔案中提到,來自英國政府的補貼是博物館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佔到一半以上;來自包括貿易在內的其他各項收入近年來增長穩定。

IP是大英博物館所擁有並可以變現的最大財富。去年7月,大英博物館商業負責人羅德里克·布坎南在一次媒體活動上表示,大英博物館面臨政府削減預算的壓力,因此不得不通過IP授權等方式尋找新的資金來源。

此次上線的天貓旗艦店已不是大英博物館首次將文創生意做到中國。據布坎南在前述活動中的發言,大英博物館與阿里巴巴旗下IP交易平臺阿里魚及天貓合作,將藏品設計版權授權給天貓商家。獲得授權的產品涵蓋旅行箱、傘、絲巾、女鞋等,大英博物館甚至還聯合某手機品牌,跨界推出了限量款手機。

7月23日,新京報記者以博物館為關鍵詞在阿里魚平臺上搜索發現,大英博物館、凡·高博物館等國外博物館均在其上掛牌了自己的專案。大英博物館衍生品授權專案介紹顯示,大英博物館IP授權專案在2016年10月正式由品源文華和阿里魚平臺引入中國,目前已經涵蓋數十個品類。

7月24日中午,記者在大英博物館天貓旗艦店上看到,其銷量最佳的一款售價19元的“羅塞塔石碑”膠帶銷售了4299筆。故宮淘寶上銷量最高的一款膠帶,月銷量為3729筆。請輸入圖片描述

“網紅”故宮博物院 投資10多家公司,文創一年收入10億

大英博物館的到來,自然被人拿來跟故宮做比較。從知名度、銷售量、影響力上看,故宮博物院是國內博物館文創界不折不扣的“老大”。

網購平臺上,故宮博物院相關的店鋪就有4家:售賣門票的故宮博物院官方旗艦店、售賣創意生活用品的故宮博物院文創旗艦店、出售書籍字畫的故宮博物院出版旗艦店、主打萌系路線的故宮淘寶。

從嚴肅的紫禁城到萌萌噠故宮淘寶,轉變源自2013年。當時,臺北故宮推出了大受歡迎的“朕知道了”紙膠帶,這讓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認識到了文創產品的龐大市場。

“臺北故宮可以根據流行趨勢和青年人的喜好,及時推出各種有趣好玩的文創產品。相比之下,北京故宮的文創產品無論種類、設計還是營銷,都還有不少差距。”單霽翔曾這樣表示。

2013年8月,北京故宮第一次面向公眾徵集文化產品創意,舉辦以“把故宮文化帶回家”為主題的文創設計大賽。此後,“奉旨旅行”行李牌、“朕就是這樣漢子”摺扇等各路萌系路線產品使600歲的故宮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姿態變得年輕。

“第一次知道故宮淘寶是因為‘朝珠耳機’、‘頂戴花翎官帽遮陽傘’這樣的奇葩設計。”小美回憶說,當時不少網友高呼“來一條”。去年,小美的侄兒來北京旅遊,不知道帶什麼伴手禮回去,小美就幫侄兒買了“金榜題名筆”,“他正好要高考,送人很合適”。小美還關注了故宮淘寶的微信公眾號,“一篇文章經常10萬+,雖然知道最後必然是賣東西,但這是最願意看的廣告文。”

根據國家文物局官方網站上的文章,故宮博物院常務副院長王亞民在今年兩會期間透露,故宮博物院專門成立了公共文化服務中心、經營管理處、故宮出版社和故宮文化傳播公司等,專門從事文創工作的工作人員達到了150多人,分佈在文化創意產品策劃、設計、生產、銷售各個環節。

工商資料顯示,故宮博物院屬於事業單位,法人是現任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對外投資三家企業,分別為北京故宮文化服務中心、北京紫禁城窯廠、故宮博物院餐飲服務部,出資均為100%,其中後兩家顯示登出。北京故宮文化服務中心對外投資了12家企業,是故宮博物院的實際運營主體。這12家公司中,故宮博物院擁有4家企業的控制權,包括北京故宮文化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北京故宮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北京故宮前門冰窖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故宮前門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保利文創設計總監李家恩與故宮文創有過長期的合作。他表示,故宮等博物館在開發文創產品時與設計單位採用的合作形式有多種,有委託制也有專案制。“為故宮文創做設計的核心考慮,是怎樣將百年曆史的故宮文化與現代人的生活對接,讓普通消費者感受到傳統文化氣息。”

據李家恩介紹,一款文創產品平均的設計週期是半年,步驟包括前期與故宮的專家溝通,了解文物內涵,然後調整修改設計,打樣後再次修改,最終上架前還需測試。“比如我設計‘俑仕相伴’彩繪陶人俑晴雨對傘,對傘的傘柄分別是唐陶彩繪胡人俑和陶彩繪仕女俑的頭部,摺疊起來的傘身構成了衣服。意義上,‘俑仕相伴’取的是永世相伴的諧音,還能由胡人俑和仕女俑聯想到唐代經濟發達,對外交流頻繁,民族融合。故宮畢竟有一個高度在。”

一位文創行業人士稱,許多設計團隊看中故宮等博物館能帶來的流量和曝光,提出免費設計和免費生產,產品再通過博物館的渠道銷售出去,團隊與博物館就銷售收入分成。

“故宮博物院2017年通過自營、合作經營和品牌授權,文創產品收入超10億,文創產品種類接近1萬種。”王亞民此前表示。

“小清新”蘇州博物館 從只有兩人的小賣部到年入1400萬

相比故宮最為出名的萌系產品,蘇州博物館的文創產品走的是江南小清新風。蘇博官網上,連文創產品的分類都是“吳門四家”、“煙雲過眼”等詩情畫意的名字。

“蘇州博物館對自身一直有一個比較清晰的定位,我們對博物館文創產品的形象、視覺上的把控和博物館整體是統一的。在文創創意的過程中,就覺得蘇州是江南的濃縮,具有明清時期比較繁盛的文人文化,所以就一直往這個特色去發展。”7月23日,蘇州博物館文創負責人蔣菡告訴新京報記者。

最能體現蘇州博物館風格的文創產品當屬2013年問世的“文衡山先生手植藤種子”,這一產品源自蘇州博物館內一棵由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徵明親自栽種、有500年曆史的紫藤樹,這是其他博物館無法模仿的“絕版”產品。

蔣菡告訴記者,這一產品最初只是一個“伴手禮”。“當時有一個針對文徵明的主題展覽及研討會,我們想做出一款具有紀念性質的伴手禮,正好館裡有這樣一棵樹,我們就想能不能把它的種子採集下來送給研討會的嘉賓,這樣既是禮物,又有對文徵明的致敬,象徵文化傳承的意義,多出來的再做銷售。”

這款產品由三枚紫藤樹種子以及印有文徵明形象的灑金宣紙樣式組成,此外還附有一個種植方法說明。

“這一產品從構思到實現花了很複雜的過程,你別看只是三個種子裝一個盒子,但其實很複雜。比如種子需要在天氣適宜的時候採摘,同時還要把它帶的果莢進行脫水處理,最後篩選飽滿的種子,再自己嘗試能否成功出芽;包裝為了體現文徵明的特色,準備採用宣紙,但宣紙太弱,我們專門從南韓進口了仿灑金宣紙的材料,封條也是文人印章的顏色。從構思到嘗試再到真正實現,需要很用心。”蔣菡說。

新京報記者在一個2015年的網購連結中發現,該產品售價18元。“有人覺得‘你們賣100都不算貴’,但我們不想給人賺取暴利的感覺,只收了工本費,當然現在價格已經漲到24元了,主要是南韓的進口包裝材料太貴。”蔣菡說。

她表示,目前文創產品的生產銷售都由博物館下面的一家子公司負責,這個子公司自負盈虧,從製作到文創產品的定價完全根據市場來,獲得的利潤再用於文創的再創作。“我們有網店也有實體店,不過大部分收入還是來自線下。”

蘇州博物館官網資訊顯示,2008年5月,蘇州博物館免費開放後,與蘇州市文化經濟發展總公司合作成立蘇州市博欣藝術品有限公司以運營蘇州博物館文創工作。工商資訊顯示,蘇州市博欣藝術品有限公司註冊時間為2009年,經營範圍包括預包裝食品、文化藝術品、百貨等。

根據蘇州博物館官網,2013年至2015年,蘇州博物館文創產品銷售額實現了翻倍增長,2015年銷售額達706.6萬元,2016年銷售額達900萬元。其中淘寶網店銷售額60萬元,相較2015年同比上漲128%。

2017年,蘇州博物館承接參觀遊客240萬人次,文創產品銷售額達到1400多萬元,幾乎每年都有40%到50%的增幅。

“其實一開始我們是沒有部門的,老博物館以前沒有文創概念,就一個小賣部,這個小賣部屬於博物館的三產,歸屬博物館辦公室管理。只有兩個人,一人管倉庫,一人管設計。慢慢我們有了文創的意識後,館裡比較重視,獨立組建了一個班組,慢慢人手擴充上去了。2016年我們正式成立了部門,現在運營人員大概八九個,算上導購等兼職人員可能有30多人。目前我們開發了1000多款文創產品,文具、家居、日用類等產品賣得很好,購買群體則是女性偏多一些。”蔣菡說。

“博採眾長”上海博物館 2017年文創收入3862萬元

相比上述三家博物館,海派文化的上海博物館在文創上更像是吸收了眾家之長。

去年夏天,大英博物館在上海博物館推出了特展“大英博物館百物展——濃縮的世界史”。據官方資訊報道,這次展出吸引了38萬人次觀展的同時,其文創產品銷售異常紅火,上海博物館也藉此做起了衍生品開發生意。

上博藝術品公司商場部經理趙銘嵐在接受上觀新聞採訪時表示,展覽中出售的160多件文創產品有四個渠道來源,大英博物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德國柏林博物館和上海博物館自主研發設計。“我們從半年前就在準備前期設計和進貨,開了不下十次會議,精心篩選適合中國觀眾的文創產品。”

在展覽中,最有中國特色的當屬上博二樓的茶室中出售的帶有“芭絲特小貓”、“伊西斯女神”等元素的巧克力公仔、曲奇餅乾、蛋糕。據上博藝術品公司副總經理馮煒回憶,這種“可以吃的文創”的點子來自蘇州博物館“鎮館之寶”祕色瓷蓮花碗設計的餅乾。

工商資訊顯示,上海博物館屬於事業單位,開辦資金1.86億元,法人為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對外投資了上海博物館藝術品公司、上海利博商務展示公司。其中,上海博物館藝術品公司是上海博物館的文創經營主體,官網資訊介紹,該公司專營中國古代文物的復仿製品、文創產品和文物圖錄、藝術書刊,還承接禮品設計開發、文物修復、字畫裝裱等特色服務。

上海博物館藝術品公司擁有四個線下專賣店,分別是600多平米的上博總店、百餘平米的新天地分店、浦東機場專賣店、東方明珠專賣店,三家分店位於上海最繁華的商業中心、交通樞紐以及著名景點。上海市文物局博物館管理處資料顯示,2017年上海全市博物館文創收入4921.8萬元,其中上海博物館文創收入為3862萬元。

“做文創產品,先要和市場接軌。了解現在市場流行什麼,能否和博物館IP接軌,不能閉門造車,設計出的東西必須有市場、有吸引力。”上海博物館藝術品公司總經理胡緒雯此前表示,每到年底,設計團隊會總結以往的銷售量,對於旺銷的產品會設計成系列,像大英展這樣的臨展也是開發產品的契機。“在篩選中,最重要的是價格。比如手機殼這種攜帶方便的小商品很受歡迎,50元到100元間是最好賣的。”

淘寶網以鑽石到CROWN來代表網店的信譽,故宮淘寶店有三個金色CROWN,蘇州博物館有三個藍色CROWN,陝西曆史博物館藝術品商店為三鑽,河南博物院則只有一鑽。

在文創產品特色上,博物館們各有千秋。如曾登上《國家寶藏》節目的河南博物院“鎮院之寶”婦好鴞尊被河南博物館的文創人員拿來設計成了卡通玩偶形象,跟故宮文物一樣“賣起了萌”。據了解,這些售價39元的玩偶是河南博物院自主研發設計的產品,是銷售最好的。

不過,在銷售額上,這些博物館難以和故宮等“網紅店”相比。根據河南商報報道,河南博物院文博商店去年一年銷售額在120萬元左右,照此計算,還不如故宮幾天的銷售額。

目前國內大部分博物館未設立網購平臺,文創工作也在摸索之中。

政策上,2016年5月,文化部等部門釋出了《關於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2016年11月,國家文物局選出92家單位入選全國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試點單位,鼓勵試點單位探索通過博物館智慧財產權作價入股等方式投資設立企業,從事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經營。

但不少博物館從業者反映,這條政策難以落實。“政策出臺後,很多博物館都去申請資金支援,大部分只是申請到一筆錢,繼續突破的很少。”北京一位博物館文創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是機制問題,以前博物館不允許成立公司,沒有辦法搞文創。後來政策鼓勵成立公司,但說實話落實到位的博物館很少,因為博物館屬於事業單位,博物館工作人員去開公司搞文創和事業單位人員管理政策是衝突的,大面上政策不允許員工到企業兼職,或額外取酬,所以沒有辦法繼續做。”

有多位博物館文創從業者對記者表示,對於依賴政府補助的博物館,文創產品的生產處境尷尬,中小博物館想進行文創但缺乏知名品牌,難以承受風險,所以文創之路並不好走。

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科技處副處長吳寒曾在國家文物局主辦的“2017年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與運營培訓班”上表示,文博創意產品主要分複製仿品、素材再造產品、二次元文創產品和虛擬現實結合產品四種。“我們的‘小目標’是到2020年打造一批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品牌,對於已有品牌的博物館和創意企業,力爭打造經典、標誌性的文創產品。”

不過,吳寒也表示,當前文創開發的工作還存在著一些問題:產品品種單一、同質化程度高、品質無保證、發展不均衡,不同地區、不同館、不同銷售渠道之間差距較大,也缺少既懂文博專業又懂設計營銷的複合型人才。

“目前博物館文創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比如複製就是直接拷貝館藏成品,文創內涵僅侷限於產品本身,幾乎等於小商品。要想做好文創銷售,文創人員必須了解文物意義、工藝、銷售、創意四方面的知識,否則就難以形成自己的特色。”在上述文創工作人員看來,不少博物館吸引不到投資,是因為侷限在了這些型別之中而沒有創新。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5處避世仙境,來過的人,都想隱居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