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肖申克的救贖》時,囚犯瑞德有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叫體制化。」
這部在豆瓣上排名第一,評分高達9.7的電影,講自由,講希望,更講人性。
電影中安迪和布魯克兩人對「體制化」一詞各進行了正反方面的闡釋。
先說說布魯克,在肖申克監獄服刑50年,從青年小夥到白髮老人,他人生中最黃金的時段都耗費在了獄中。
當得知自己將刑滿釋放後,布魯克的第一反應不是欣喜,而是害怕。
幾十年監獄的體制化生活已經將他打造成一個完美的囚犯模板,面對外面的廣闊世界,他心中充滿對未知的恐懼。
對未來不知何去何從的迷茫,在出獄後依然找不到歸屬感,最終他悲劇地用一根繩子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布魯克是影片中最典型的體制化產物,從一開始對監獄生活的痛恨,到習慣,最後完全融入,他是被外在的規則完全馴化的那一類人,刻板的監獄生活已經完全融入他的血肉,就像瑞德說的:他不得不依靠它生存。
而影片的主角安迪,儘管身在體制中,他卻能將體制視為手段,為自己博得自由。
打一進入監獄,他就不哭不鬧,用了一個月像逛公園般了解並掌握監獄生活的規則後,運用自身的知識和技能,不動聲色地收集越獄所需的工具,最終成為肖申克監獄中唯一成功出逃的犯人。
為什麼只有安迪成功逃出了肖申克監獄?
首先肯定離不開他自身豐富的知識儲備,以及身為銀行家的專業技能。
此外,審時度勢,內心堅定,是他身上更為重要的能力。
不同於監獄其他犯人一味接受監獄灌輸的觀念,安迪以往學過的知識和經歷及由此形成的價值觀,為他堅定的內心提供了強大的支撐。
身在監獄體制中19年,他不僅沒像其他人一樣被體制馴服,反而反過來利用體制,為獄友謀福利,也為自己謀得了自由。
從被同性戀囚犯盯上、毆打,到用自身知識幫長官合理避稅,最後甚至建立起了監獄最好的圖書館,他的每一步都走得穩穩當當。
他的目標是洗清冤屈,獲得自由,哪怕挖好隧道後也沒有馬上選擇越獄,而是在此後的8年裡等待轉機,直到他明確自己無法通過法律手段獲得清白後,才選擇在一個雷電交加的夜晚,重獲自由。
影片有句臺詞:「有些鳥註定是不會被關在籠子裡的,因為它們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
內心充滿希望且嚮往自由的安迪,他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體制化於他,不是桎梏,反而是助力。
放到現在,體制化一詞,對很多人來說就像圍城——城裡的人想出來,城外的人想進去。
當然,監獄裡的體制化圍城有點特殊——城外的人不想進去,但城裡的人呆久了也害怕出來。
這其中的區別,在於有選擇與沒選擇。
正常的體制化,人們有自由選擇要不要進去的權利;
而監獄的體制化是強制性的懲罰,犯人們沒得選擇。
但就普通人而言,體制化的存在並沒有什麼不對。
而且就連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也是體制化的一種體現。
人生而自由,但這種自由是缺少保障的。
從社會契約理論角度來說,早期人們為了獲得生存的社會保障,自願轉讓本屬於個人的一些自然權利,由此形成了國家與法。
為了能更好地生活,犧牲部分自由來獲得更強大力量的保護,於是有了殺人償命、欠債還錢等樸素的道德觀念,也衍生出了大大小小的法律法規,來保護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康德說:人是目的,不是純粹的手段。
很多時候,我們都將自己放在一個固定的位置,做固定的事,美其名曰體制化,其實只是將自己看做生活的手段,而不是在生活中活出自我。
價值觀這種東西,平時看著好像用不上,卻會在人們做每一個選擇時發揮影響,煽動著蝴蝶翅膀,將人們拉扯到不同的人生軌跡上。
至於價值觀的形成,是源於自己主動探索,還是坐等全盤接受社會的毒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不多加置評。
最後,在資訊極度爆炸的今天,1994年上映的《肖申克的救贖》仍然值得大家多看幾遍,常看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