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從 Windows 換到 macOS 平臺,真是個培養軟體付費習慣的好辦法。總有那麼幾款軟體,你是心甘情願為之掏錢包的。當然,為了節省成本,有些付費軟體確實可以用一些免費的產品替代,甚至還可能會有意外收穫。

這次,我整理十款目前在用或者此前用過的一些付費軟體的免費替代品,有一部分我寫過專門的文章介紹,希望可以給正在「武裝」自己 MacBook 的朋友一些參考。

一、垃圾清理:CleanMyMac X(248 元/年)——騰訊檸檬清理(免費)

作為 macOS 平臺口碑爆表的清理軟體,CleanMyMac X 之於 macOS 使用者有點堪比某某衛士/管家之於 Windows 使用者的感覺。當然,CleanMyMac X 相比某某衛士/管家倒是非常輕量了,功能上也基本只專注於清理快取、垃圾檔案或是解除安裝殘留等,順帶一些網路檢測、清理記憶體這些小工具。

不過相比,248 元/年的訂閱價格,CleanMyMac X 似乎並沒有那麼大的吸引力。包括我自己平時也就用來解除安裝一些軟體、清理殘留或是檢查是否有軟體更新等。

在國內 Windows 領域,幾個大廠的安全衛士、管家之類軟體基本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基本所有人都在用或者曾用過。發覺應對 Windows 終端的策略無法在 macOS 複製之後,騰訊在 2019 年拋棄了騰訊電腦管家 for Mac,轉而推出新的產品——騰訊檸檬清理。

從最早期的內測版本開始,我其實就已經在用騰訊檸檬清理,一眼就能發現直接競爭物件就是 CleanMyMac。隨著版本更新到現在,騰訊檸檬清理在功能上已經非常完善了,和其名字一樣,是一款專注於 macOS 清理軟體,核心功能上與 CleanMyMac X 非常接近。

常用的大檔案清理、隱私清理、應用解除安裝以及開機啟動項管理等功能也都非常實用,由於一些演算法的不同,在掃描垃圾檔案上可能會與 CleanMyMac X 存在一些差異。但在一些細節上,騰訊檸檬清理甚至做的更好。例如檔案清理中支援預覽模式,無需跳轉資料夾;軟體解除安裝能清晰看到相關檔案的路徑詳情,包括 UI 風格上檸檬清理也更加簡潔,符合當下審美需求。

更重要的是它是免費的!

另外在選單欄的功能上,騰訊檸檬清理所展示的重要資訊更加直觀,同時支援攝像頭、麥克風隱私保護提醒,實用性更佳。

拋開價格不談,騰訊檸檬清理和 CleanMyMac X 都很難判斷誰更出色,在核心清理功能上都可以充分發揮價值。不過提醒一下,騰訊檸檬清理在 App Store 上架了 Lite 版本,但由於稽核限制功能上有閹割,建議還是去官網下載完整版。

二、視窗管理神器:Magnet(18 元)——Rectangle(免費)

桌面主力系統換到 macOS 這兩年多以來,前前後後折騰過不少的工具類軟體,但要真說一直都離不開的一款,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 Magnet。

Magnet 是一款視窗管理神器,通過快捷鍵操作就可以實現螢幕的多種分屏、最大化等操作,在多顯示器上操作同樣高效。雖然在 macOS 10.15 中,蘋果優化了視窗分屏功能,但便捷性上還是遠遠不及 Magnet。

當初在 App Store 購買 Magnet 時售價 6 元,現在已經漲價到了 18 元,但仍然會覺得很值。

直至後來驚訝的發現一款與其非常相似的免費軟體 Rectangle,同樣支援快捷鍵操作和選單欄功能區,Rectangle 功能上還更加豐富一些。

Rectangle 大概是高度借鑑 Magne 了吧,在包含 Magnet 所有的功能屬性基礎上還添加了更多的自定義需求,包括支援隱藏選單欄圖示。老實說,如果一開始就知道 Rectangle,我想我也不會花錢去購買 Magnet 了吧,不過既然已經買了,就自我安慰 App Store 更安全吧~

三、NTFS 讀寫工具:Paragon NTFS / Tuxera NTFS(100+元)—— NTFS Tool(免費)

我想很多剛剛接觸 macOS 都會遇到這個麻煩——NTFS 格式硬碟無法讀取,此前通過搜尋引擎了解到使用者量比較大的是 Paragon NTFS 和 Tuxera NTFS 這兩款工具,由於代理方不一樣,售價也不統一,但也基本都在 100 元以上,出於軟體包大小以及 UI 風格,我最終購買了 Paragon NTFS,使用到現在倒也沒遇到什麼不如意。

在準備這篇文章,又重新了解了一下,新出現了不少價格更低甚至免費的 NTFS 讀寫工具,其它付費的我就不說了,NTFS Tool 這款免費開源的工具倒是值得推薦。安裝完成後,直接在 Finder 中對硬碟中檔案進行讀寫操作。不過 NTFS Tool 對於系統盤的識別上似乎有些不一樣,使用上倒也沒什麼問題。

基本 macOS 上所有的 NTFS 讀寫工具只是能讓系統正常讀寫 NTFS 格式硬碟,其它所有的檔案操作還是在 Finder 中完成,不過這類工具倒是也可以作為外接硬碟的管理作用。

無論是用的哪一款工具,只要能夠實現想要的目的,那就夠了,NTFS Tool 可能不是最好用的,但作為免費開源工具,這樣卻也是足夠了。

四、全能截圖工具:CleanShot X(200 元)/Xnip(50 元)——iShot(免費)

關於截圖功能,macOS 使用者顯然是最幸福的,因為除了 QQ、微信以及系統自帶的截圖功能之外,還有不少非常優秀的第三方截圖工具。我使用過兩個付費的截圖工具——CleanShot X 和 Xnip,前者 29 美元(約人民幣 200 元),後者 50 元買斷或者 24 元/年訂閱。

從功能和使用體驗上,我覺得 CleanShot X 是最強大的,功能齊全(尤其是加入滾動截圖功能之後)、UI 設計精美;Xnip 雖然功能精簡但勝在輕便、上手較快;而 iShot 在功能上基本綜合了前兩者所有的特性,且都支援滾動截圖功能。

最重要的,iShot 是免費的,可直接 App Store 下載。

功能上,這張圖足以說明一切。iShot 支援區域截圖、視窗截圖、延時截圖、滾動截圖,且可以自動加上圖片陰影,更加有逼格。

當然,截圖完成後可以直接進入編輯、標註、貼圖模式,包括馬賽克、箭頭、文字標記、高亮等工具,一定程度上省去了再開啟 PS 操作,更加高效便捷。

滾動截圖功能在分享一些網頁截圖非常實用,這三款截圖工具都支援滾動截圖功能,且實現原理基本一致。不過只有 CleanShot X 支援滾動截圖再編輯功能,方便重新調整截圖區域或者進行標註。

iShot 和 CleanShot X 一樣支援錄屏功能,且可以直接將錄製內容轉為 GIF。相比此前我先錄屏,再用其他工具轉為 GIF,效率上提升幾倍。

更多豐富的玩法,我就這裡不再多說了,大家自己去體驗吧~

五、解壓縮:Bandizip(118 元)/解憂(45 元)——eZip(免費)

和 Windows 一樣,解壓縮軟體也是 macOS 裝機必備之一。多數 macOS 使用者會首先在 App Store 中搜索目標,你會看到一款「解憂專業版」目前排在付費 APP 排行第四,此前很長時間裡還霸榜第一。

關於這個「解憂」,我其實沒什麼好感的。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它最初上架 App Store 是頂著「好壓」的名字和 logo,算是蹭了「好壓」在 Windows 中的知名度,甚至還有強制要求五星好評的黑歷史,槽點甚多,謹慎購買。

我想這也是 App Store 的推薦機制被利用了,導致一些優秀軟體被淹沒。同樣是付費的 KeKa(18 元)其實也挺香,至於在 Windows 使用者較多的 Bandizip 在 Mac App Store 售價 118 元確實有些貴了。而 App Store 中免費好用的解壓縮軟體也不是沒有,例如「The Unarchiver」、360 壓縮大師等。

而我自己一直以來使用的是 eZip,同樣是一款免費解壓縮工具,支援主流的壓縮格式,功能強大且 UI 也非常討喜,我此前也有專門的文章介紹過,這裡就不再囉嗦了。

六、翻譯工具:Mate(198 元)——Bob(免費)

在閱讀一些外文內容上,我常常會需要藉助翻譯工具,雖然 Chrome 瀏覽器自帶網頁翻譯,但侷限性還是太大。使用過 App Store 中售價高達 198 元的「Mate」,但實際體驗跟「Bob」相比還是差的有點遠。

無論是從名稱還是 LOGO 上,都不會讓人覺得這是一款翻譯工具。它支援有道、百度、谷歌三種翻譯引擎,因此也支援大量語種互譯。更強大的功能在於 Bob 除了劃詞翻譯之外,還支援截圖 OCR 識別後再翻譯。

劃詞或者長段翻譯都不在話下,支援聽取發音,複製原文或譯文分享。通過快捷鍵操作更加高效,翻譯速度也非常迅速。

通過 OCR 識別文字,Bob 可以直接截圖翻譯,這樣突破了文字限制,可以直接翻譯圖片或者視訊中某個畫面內容,即便你不需要翻譯的時候,也可以將其作為一個 OCR 識別工具使用,直接複製識別後的內容,實測識別準確率很可觀。

由於 Chrome 瀏覽器自帶網頁翻譯,搭配 Bob 的劃詞、截圖翻譯,在網頁中閱讀外文內容會更加得心應手。

七、視訊播放器:Movist(30 元)—— IINA(免費)

macOS 雖然自帶 QuickTime Player,但支援格式有限,並不能作為一勞永逸的視訊播放器。Movist 不可否認是一款非常優秀、強大的視訊播放器,App Store 售價 30 元,但你可以有其他選擇——IINA。

IINA 大概已經被推薦無數次了,想必已經有非常多的人在使用了。作為一款免費、開源的視訊播放器,IINA 在具備強大的視訊解析能力和豐富拓展功能的同時,還兼具高顏值的 UI。

其本身可以直接解析部分線上視訊連結,因此有人直接基於 IINA 修改成 IINA-Plus,能夠直接用來收看各大直播平臺的直播。

八、選單欄圖示管理:Bartender(109 元)——Hidden Bar(免費)

當你安裝實用的軟體越來越多之後,你會發現,macOS 的選單欄已經快擠不下了,尤其是在 macOS Big Sure 系統中,蘋果有意加大了選單欄圖示的間距。

Bartender 是一款可以將選單欄不經常點選的部分圖示摺疊隱藏起來,這樣可以讓選單欄看起來更加清爽,官網售價啊 109 元。不過在 App Store 已經有了免費的可替代品—— Hidden Bar,這在之前的文章裡也詳細介紹過。

支援全域性快捷鍵操作,或者可以直接設定自動隱藏。相比上一次寫文章介紹 Hidden Bar,現在它已經更加完善了,中文支援已經基本完美。

九、RSS 訂閱工具:Reeder 4(限免中)/News Explorer(68 元)——NetNewsWire(免費)

對於不少追求極簡的閱讀體驗的使用者,RSS 訂閱必定是一個不錯的選擇。macOS 平臺有不少優秀的 RSS 閱讀工具,包括 Reeder 4、News Explorer、Cappuccino 等等,售價也在 69 元/60 元。不過近期 Reeder 4 全平臺開啟限免,處於免費購買階段。如果對 Reeder 4 不感冒的話,倒是可以嘗試 NetNewsWire 這款免費的 RSS 閱讀工具。

相比 Reeder 4,NetNewsWire 更接近於 macOS 原生應用的體驗,包括 iOS 端應用在內都是使用 Swift 開發。其次,功能上雖然沒有 Reeder 4 豐富,但 NetNewsWire 更加輕量化、順暢。

不過在 RSS 線上訂閱服務的支援上,NetNewsWire 僅支援 Feedbin,而 Reeder 4 支援多達 8 個線上服務,同時還可以新增自建的 RSS 服務。略微遺憾的是,NetNewsWire 和 Reeder 4 在 UI 語言上都不支援中文。

除了 NetNewsWire 之外,其實在 Mac App Store 近期上線一款 Fluent Reader 免費 RSS 閱讀器,由國內開發者開發,支援 Windows 和 macOS,但在整體視覺風格上完全是 Windows 的風格,雖然比較簡潔美觀,但確實在 macOS 有點出戲,至於其他的功能體驗上確實不錯,也值得一試。

十、圖床上傳工具:iPic(60 元/年)——uPic(免費)

像我這樣經常寫文章,對於一款好用的圖床上傳工具的需求還是比較強烈的。在此前很長一段時間裡一直在使用 iPic(60 元/年),直到發現了 uPic。包括這篇文章,也是用 uPic 配合 markdown 筆記撰寫完成。

上傳過程很簡單,可以通過右鍵選單或者快捷鍵複製上傳,也可以直接拖動圖片到選單欄的 uPic 圖示位置,目標圖片可以是本地檔案也可以是線上檔案。上傳完成後,會自動複製連結(支援 URL、HTML、markdown、UBB 四種格式)到剪貼簿直接插入編輯器使用,整個過程都是非常流暢的。

基本上此前在 iPic 上的體驗在 uPic 上都可以如願獲得,uPic 支援配置更多的圖床包括自定義圖床,完全能夠滿足我所有的需求。

而在近期,uPic 也是推出了 iOS 端 APP,可以更方便在 iPhone 或者 iPad 上寫作、傳圖片了。

總結

以上提到的十款工具也基本都是我自己經常會用到的,雖然免費替代品在大體功能上與付費工具相近,但還是會有一些差異性存在,由此帶來的細節體驗上的不同很可能是你願意為之買單的理由。

很顯然,不是所有的付費工具都能找到功能和體驗相近的免費替代品。只要能夠給你提供足夠的價值,就應當值得你掏腰包,這也是軟體開發者和使用者之前的良性迴圈。

最新評論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少年之名成團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