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新聞簡報,北韓電影哭哭笑笑,越南電影飛機大炮,阿爾巴尼亞電影莫名其妙”,這是廣泛流傳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一個順口溜,多少反映了當時中國觀眾的觀影體驗。
阿爾巴尼亞電影之所以令中國觀眾感到“莫名其妙”,“罪魁禍首”是1971年上映的《腳印》和《第八個是銅像》,這兩部電影均採用了多點倒敘的手法,尤其是後者,整部影片發生在二戰後七個戰友護送烈士易卜拉辛的銅像回故鄉的路上,通過每個人的回憶組成了反法西斯戰士、游擊隊員易卜拉辛完整的形象。這種敘事方法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但對於習慣了平鋪直敘的中國觀眾來說有些水土不服,大多數人看了一頭霧水,不知所云。
實際上,絕大部分在中國上映的阿爾巴尼亞電影不僅通俗易懂,而且具有很強的觀賞性,一度是最受中國觀眾歡迎的外國電影。據不完全統計,從50年代到70年代,有近30部阿爾巴尼亞電影在中國上映,數量之多佔社會主義國家之首。
中國觀眾第一次接觸到阿爾巴尼亞電影是1953年上映的《偉大的戰士》,該片講述的是十五世紀阿爾巴尼亞人民在民族英雄斯坎德培帶領下抗擊土耳其人侵略的故事,準確地說,這是一部以蘇聯為主的合拍片,由拍過《帶槍的人》的蘇聯功勳導演謝爾蓋·尤特凱維奇執導,曾在戛納電影節上獲得大獎。
1959年,為慶祝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成立15週年,阿爾巴尼亞自主拍攝的第一部故事片《塔娜》在中國首映,該片根據著名作家法特米爾·加塔的同名中篇小說改編,講述的是農業合作化背景下一對青年男女為爭取婚姻自由與封建落後思想作鬥爭。雖然當時中國已步入人民公社時代,且距離第一部婚姻法的頒佈已過去了近10年,但觀眾看到這樣的故事仍感到十分親切。
60年代,隨著中蘇關係陷入困境,曾經統治中國大陸銀幕的蘇聯以及與蘇聯關係密切的東德、波蘭、捷克、匈牙利等國的電影漸漸退出,它們的位置便由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電影所取代。
阿爾巴尼亞電影真正引起中國觀眾的關注是在1962年,這一年相繼上映了《山鷹之歌》《他們也在戰鬥》《鍛鍊》三部電影,《山鷹之歌》的海報上了《福斯電影》雜誌的封面,而《紅日》作者吳強推薦《他們也在戰鬥》的影評文章也引起了許多讀者對這部電影的強烈興趣。
《他們也在戰鬥》講述的是二戰時期的阿爾巴尼亞全民皆兵,連孩子都參加了戰鬥,勇敢的兒童團員協助游擊隊抵禦義大利侵略者,有的甚至獻出了年幼的生命。中國觀眾還因該片結識了一位年輕英俊的阿爾巴尼亞演員迪米特爾·貝坎尼,他後來又在《海岸風雷》一片中飾演英勇的老三彼特里。
1962年底,中國首次派出由新影廠長錢筱章、八一廠導演馮一夫和演員裡坡組成的代表團訪問阿爾巴尼亞,次年年初,阿爾巴尼亞代表團也對中國進行了回訪,掀開了中阿兩國電影往來的新篇章。
文革中的1968-1976年,阿爾巴尼亞電影的地位驟然提升,幾乎成為唯一能夠在中國電影院中看到的外國新電影,此間先後有反法西斯戰爭題材的《海岸風雷》《寧死不屈》《地下游擊隊》《伏擊戰》《第八個是銅像》《戰鬥的早晨》,階級鬥爭和反特題材的《特殊任務》《廣闊的地平線》《腳印》《烈火行動計劃》,社會主義建設和人民生活題材的《勇敢的人們》《創傷》《山姑娘》等在中國銀幕上火爆上映,且長映不衰,一票難求,成了中國“電影荒”中最難得的精神食糧。
“墨索里尼,總是有理”和“消滅法西斯,自由屬於人民”等電影臺詞一度家喻戶曉,片中那些戴著黑色小帽,穿白襯衫,黑背心,手持長槍的游擊隊員形象令人難忘,而《寧死不屈》的電影插曲“我們在春天參加游擊隊”居然也唱響了中國的大江南北——
趕快上山吧勇士們
我們在春天加入了游擊隊
敵人的末日即將來臨
我們祖國將要獲得自由解放!
1977年11月29日,在阿爾巴尼亞解放日到來之際,中國上映了阿爾巴尼亞新片《最後的冬天》,這是中國正式公映的第23部阿爾巴尼亞影片,該片在京滬等大城市稍現即逝,《最後的冬天》成了“最後的晚餐”,從此未見有該國的新電影在中國影院上映。
從《塔娜》到《最後的冬天》,阿爾巴尼亞電影構成了一部完整的在華放映史。時過境遷,《海岸風雷》《寧死不屈》等影片被製成DVD光碟默默蹲在新華書店的一角,封存著中國一代中老年觀眾對往昔的追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