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庾翼傳》:“此輩宜束之高閣,俟天下太平,然後議其任耳。”
文物是見證古今歷史的重要證據,中國現存的文物或是作為古人的隨葬品被後世的人發掘出來,或是被家族傳遞一代一代儲存下來,亦或是作為國家寶藏一直收藏起來,最後再匯聚到新建的博物館中妥善儲存。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留下傳世珍寶不僅是鐫刻於書面的精神文明,還有有形狀態下的物質文明。世人在與文物的一次又一次偶遇之中,便會與古人來一次精神上的碰撞,並且擦出新世界的火花。
文物寶藏個個都蘊藏著不可低估的價值,只是具備慧眼識得寶貝的人卻十分稀少。大部分人在使用物件的時候要求兩種效果,其一是使用的實用價值,其二便是審美的美觀追求。但從古至今有大量的文物流落至民間,大部分追求使用價值的人不會去糾結物件背後的歷史,主要原因是他們無從知曉、也不想知曉物件除使用價值之外的價值。所以許多流失的文物都被破壞或即將面臨著這樣的危機。但這也給很多人的生活帶來無限的可能,在中國就有這樣一位老農,他用白酒換來一張破布,掛在灶臺擋灰10年之後,突然從專家處得知這是絕世珍寶,這是何等的幸運呢?
與傳統的考古發掘文物不同在,這次發現的文物來自民間,這個故事還要從東北文化局曾經舉辦的一次收集文物活動說起。為將流落在民間的大量文物收集起來集中保護,讓這些文物都能有一個很好的儲存環境,以至於不被破壞。東北地區進行過多次這樣的收集活動,而社會上的普通民眾對此事都十分支援,他們積極的將家中已知的文物悉數交由東北文化局,希望在他們的保管下這些寶貝可以儲存更久的時間,留給更多的後人觀看。
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讓文化局苦惱,大量的文物還是被其中也有一些不識寶貝的百姓“儲存”在家中,其實並沒有發揮它真正的價值,而是面臨著被破壞的危險。於是為儘快挽救這些遺落在各地星星點點的物件,許多專家便被派到阡陌小鎮上,挨家挨戶的尋找有關文物的蹤跡。當然在專家的不懈尋找下,還是有很可喜的收穫,其中一件消失在歷史上很久的寶貝就被他們從一個老農家的灶臺上發現。
這個老人為人和善,知道文化局派這些專家在尋找寶貝,他也十分配合大家的工作,讓這一群從表面看就很有文化的陌生人進到家中,隨處看看哪一件是寶貝。在老人的家中四處觀察後,專家們發現昏暗的廚房裡,有一塊不太尋常的舊布掛在灶臺上,十分引人注目。他們對此仔細觀察,雖然被放置在這個不起眼的角落,但其中透露出來的資訊儼然讓這些專家欣喜。
看著如此高興的專家,面對他們的詢問,老人卻回憶不起這塊布是何時被自己放置在此處,如此不經意間,竟已經積上很後一層灰塵。專家取得老人的同意後,將老人眼中的這塊普通的遮灰布,從灶臺上取下來進一步觀察,他們首先將布上面的灰塵小心的用刷子刷掉,然後眾人便開始圍著這塊布用放大鏡仔細研究。
現場的勘測情況十分熱鬧,引來許多居民圍觀,他們看到專家拿著史書在那裡對照著看,只見到專家眼中的高興逐漸露出來。專家發現,這塊布很有可能是消失已久的文姬歸漢圖真跡,竟然就這樣被懸掛在這裡遮灰,真是大材小用,但還好如此才被輕鬆的找到。高興的專家向老人講起這件寶貝的價值和它的歷史,告訴他這個遮灰布若是真跡,那將是價值連城的曠世奇珍。老人的腦海中閃現出一些塵封在記憶中的往事,他也和專家們暢聊起來,述說這段閃現出來的記憶。
老人在講述著自己年輕時的故事,專家和圍觀的人也一起聽的認真,原來他的身後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經歷,大家這才知道老人年輕的時候在偽滿洲過做過衛兵。但正如大家所知,偽滿洲國存在的時間極短,老人替他們效力的時間其實很短,日本投降之後這個政府便走向滅亡之路,老人也就沒有地方可以再做衛兵。
大家在覆滅的王宮中搶奪財寶,每一個人都想帶些貴重物品離開,慌亂中狼藉滿地,所以並沒有人會去追究老人順手拿的幾件物品,他只是大多數人中的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色。和姐夫一起離開王宮後,他們一路上也遇到有一些困難。抱著一個做工精緻的盒子,拿著一幅畫,他走在路上便引起蘇軍的注意,當時和姐夫二人便被攔截下來。沒辦法的兩人,著急趕路,只好想到花錢打發他們,於是便給他們一瓶伏特加,這才得以成功的離開那座城池。
離開後,他的姐夫卻疾病發作,不久之後便死去,留下他一個人往家繼續趕路。但他身上的錢財早就在一路上的大小事務中被消耗殆盡,已經好幾天沒有吃過飯。於是他尋思著自己帶著的這幾個物件能不能給自己換些飯吃,他帶著東西去找人買,但大家對這幅畫都不感興趣,只有一個買家好心的買走那個做工精緻的盒子。能有錢續命之後,他便不再糾結這畫是賣還是不賣,帶著它便繼續往家趕路。
幾經周折之後他終於回到家中,因為怕自己替偽滿洲國當兵效力的事情被人知道後自己會得不償失,這之後的許多年,他都沒有再提起過這件事。而那幅畫被他丟在廚房裡,時間一長,他將事情淡忘,也就忘記那幅畫可能還有巨大的價值。他順手將其用來擋灰,若不是這次專家的偶然發現,他也就不會再想起這件事情,這副畫的下場令人不敢想象。
聽完老人的講述之後,專家更加肯定這幅畫是真跡的可能,告訴他要將這幅畫帶回去再次研究,老人也二話不說便同意。因為取走老人的“遮灰布”,所以專家還是在離開時給他160元,告訴他這是他應得的獎勵,老人十分開心。
經過一段時間的仔細考量研究,專家家們認定這就是文姬歸漢圖的真跡,而且還有許多重大發現。這幅被當做遮灰布的古畫,不僅沒有因為長時間的暴露而損壞,因為其中的材質用料非常好,它採用的是“絹”這種貴重物料製作而成,與普通的布料相比,儲存的難易程度也不同。最後專家們統一認為之前給老人的獎勵太少,於是又將兩千元作為文物獎勵送給他。本就十分開心的老人又收到2000元后更是喜上眉梢,大家都能感受到他的開心快樂。他沒想到自己用順手撿的一塊舊布,在一瓶白酒的賄賂下帶回家,掛灶臺擋灰,還可以被專家認出是絕世珍寶,在多年後給自己帶來這麼多錢。
“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一個人的際遇總是隨緣,老人順手撿的寶貝多年後還能給他帶來一筆財富,他自己甚至從未往這方面考慮過,但該來的總會來,文物最終也成功被儲存起來。吉林博物館現在收藏著這幅曾被老人當做遮灰布的文姬歸漢圖,而它具有與吉林博物館鎮館之寶相同的地位。
參考資料:
《晉書·庾翼傳》
《闕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