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2019年10月15日至10月19日,由淮海戰役紀念館、徐州交通廣播、山東交通廣播、齊魯晚報、聊城交通廣播、青島交通廣播、泰安交通廣播、濰坊交通廣播和湖南廣播電視臺共同組成“父輩的1949, 戰火中的青春夢”尋訪烈士後人的團隊,5天的時間,團隊輾轉山東青島、聊城、泰安、濰坊、臨沂5座城市,尋找到13位烈士的後人。

視訊載入中...

10月15日上午10點,驅車1小時40分鐘,尋訪團第一站來到了濟寧市微山縣王莊村,尋找淮海戰役烈士郭繼勝的後人。

郭繼勝出生於1921年。1941年參軍,1947年時任華東野戰軍第三縱隊八師二十四團一營營長。華東野戰軍曾授予他“華東戰鬥英雄”稱號,他指揮的連隊被命名為“郭繼勝連”。1948年,他在淮海戰役董莊戰鬥中光榮犧牲,時年27歲。

幾經周折,記者終於見到了郭繼勝的侄女郭寶蘭,她和記者講述了記憶中的大伯。在她和鄰居老人的印象中,大伯是勇於衝鋒的“豹子膽”;是樂於助人的“熱心腸”;也是堅守原則的“一根筋”。

郭寶蘭

機智勇敢 衝鋒陷陣

郭繼勝在家排行老大,下面有兩個弟弟,三個妹妹。據郭寶蘭介紹,雖然家境貧寒,但是在那個特殊的時代,國難當頭,“保家衛國”仍是爺爺郭成美對幾個兒子的首要要求。1941年,作為家中頂樑柱的郭繼勝在父親的示意下毅然從軍。據鄰居老人回憶,7年中郭繼勝只在前兩年回來過幾回,印象最深的是他騎著戰馬,一身戎裝回來探望父母,和鄉親們講述他在戰場的經歷。

鄰居回憶道:“他非常的機智,善於隨機應變。每次作戰都在前面衝鋒陷陣,用鍘刀剪開敵人設定的鐵籬子,同志們在後邊跟著他,巧妙躲過敵人的攻擊。”

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郭繼勝用自己的機智和勇猛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戰役的勝利,從班長、排長、連長再到副營長,他贏得了各級領導和戰士們的信任。

1948年,年僅27歲的郭繼勝在淮海戰役中犧牲,訊息傳回家的時候,家人哭成一團,悲傷過後,郭繼勝的父親郭成美決定帶上幾個青壯年,去兒子犧牲的地方,接他回家。雖然心裡好似心口軟肉被刀割,但郭成美始終沒有哭,因為兒子是為國犧牲,是光榮的烈士,他告訴自己不能讓兒子一路聽著哭聲回家。

郭繼勝烈士鄰居與侄女接受採訪

熱心助人 英名永存

得知郭繼勝的死訊後,附近幾個村的村民都來為他送行,當時的微山縣縣長也趕到王莊村為這位戰鬥英雄主持了追悼會。村民們的哀痛不僅因為他是戰鬥英雄,也源於他樂於助人的優秀品格。

參軍前郭繼勝就是十里八村出名的熱心腸,誰家有困難他都會主動幫忙,村裡發生的幾次火災都是他都是衝在前面,救人於危難之間。參軍後郭繼勝也是將戰友當作自己的親兄弟,戰鬥中總是自己衝鋒在前,把生的可能更多的留給別人。

時隔多年,已是暮年的老戰友依然會來到郭繼勝的墓前探望,並且叮囑後人要時常來祭拜他們的好領導、好戰友。

前往烈士陵墓

為烈士掃墓

剛正不阿 家風永存

據郭寶蘭回憶,雖然大伯已經犧牲多年,但每逢佳節家人聚餐,奶奶仍然會為大伯備上一副碗筷,斟上一杯酒,和他說上幾句貼己的話,告慰他的在天之靈。而這時,爺爺總會用大伯的事蹟教育他們,說的最多的就是“一定要像大伯一樣做一個正直的人”。

無論是在村裡還是在部隊,郭繼勝都秉承著不拿百姓一針一線的原則,有一次,郭繼勝的弟弟郭繼發由於年紀小偷拿了別人放在桌上的零錢,被郭繼勝狠狠的“教訓”了一番,從此不敢再犯。郭寶蘭說,打了那麼些年的仗,大爺沒有搶過一分錢的錢財,連一塊銀元都沒有私自往家拿過,雖然出生在窮家庭,但他沒貪過財,沒貪圖過別人的東西。

這樣的家風也在他們後輩人的身上得到了存續,幾十年來,不管是郭寶蘭還是她的幾個兄弟姐妹,生活中也遭遇了不少的坎坷,但無論環境如何變化,他們都沒有忘記自己出自“烈士家庭”,“做一個正直的好人,絕不給大伯丟人”是他們一直堅守的信念,他們,也做到了。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比豬肉便宜比雞肉營養高,很多人不懂常吃身體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