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觀察者網消息,7月23日,法國總統馬克龍與伊朗總統萊希進行了長達2個小時的通話。不過這次通話的過程並不是很愉快,馬克龍要求伊朗在伊核問題上儘快做出“明智的選擇”。

而萊希則批評了英法美德在伊核談判上的態度和立場,並且還斥責美國單方面的經濟制裁給世界經濟尤其是歐洲造成的破壞性影響。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馬克龍這一通怒氣衝衝的電話,就在普京剛剛離開德黑蘭不久。此時,他提出伊核問題,讓人感覺到“醉翁之意不在酒”。

普京在拜登離開中東之後立即訪問德黑蘭,很明顯就是為了表示自己對中東地區的重視,並且也有向拜登以及歐盟示威的意思。

在德黑蘭,普京、萊希和埃爾多安重申了他們在敘利亞問題上的原則和立場,強調要維護敘利亞主權和領土的完整。這對於北約來說,無疑是一種挑戰。

並且,俄羅斯和土耳其總統還簽訂了關於通過黑海口岸出口俄烏糧食的協議,客觀上看,這是一個極其負責的做法,緩解了國際糧食危機。

而北約方面卻認為埃爾多安是在幫助普京緩衝經濟制裁帶來的不利影響,德國外長貝爾伯克就對他們的合影提出了質疑和批評。

所以,普京借訪問伊朗來宣示自己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惹惱了歐洲國家。但是他們又對此無可奈何,畢竟普京此次出訪做的全是好事,並沒有直接對歐美形成威脅。

馬克龍此時打電話,無疑就是想要敲打伊朗不要和俄羅斯走得太近,但是卻找不出直接的理由,所以就只好老生常談,搬出了久拖不決的伊核談判問題。

實際上最希望取得伊核談判進展的恰恰就是伊朗,而當年伊核談判距離達成協議僅有一步之遙的時候,特朗普卻突然出爾反爾退出了談判,導致談判崩潰。

2019年,談判重啟之後,英法美德站在了同一陣線,強硬要求伊朗接受無理條件,伊朗據理力爭寸步不讓,並且得到了俄羅斯的堅決支持。

談判又進入了漫長的拉鋸戰,絲毫沒有進展,但是此次馬克龍卻將責任全部推到了伊朗的身上,認為談判沒有進展全是伊朗的原因,並且還直言不諱地要求伊朗做出“明智選擇”。

所謂明智選擇,無非就是接受歐美的條件,並且和俄羅斯劃清界限。不得不說,馬克龍的這個要求非常蠻橫,並且不切實際。

歐美什麼想法,伊朗非常清楚,他們怎麼可能接受這種條件,再說自己和美國硬剛了這麼多年了,又怎麼會被小小的法國給恐嚇住呢?

伊朗在西亞的處境並不是很好,還常年受到美國的制裁,他們背後的盟友並不多,俄羅斯是最堅強的後盾,所以他們早就做出了明智的選擇,就是俄羅斯,只是西方非常不願意承認罷了。

很顯然,萊希對馬克龍的威脅非常不滿,不但當面指責了英法美德,還發起了反擊,直擊馬克龍的痛點,目前歐洲也處在危機之中。

俄烏戰爭爆發之後,美國藉機對俄羅斯發起了前所未有的經濟制裁,歐盟也參與其中。但是,歐美沒有想到制裁很快反噬到了自己身上,歐洲的能源隱患越來越大,物價飛漲,民眾不滿情緒上升。

而這一切都是由於美國的制裁所造成的,歐盟主要國家迫於美國的壓力不敢直面這個問題,但他們確實非常難受。

萊希的反擊也說明了伊朗的態度,他們會堅定地和俄羅斯站在一起,不會向歐美屈服!

3
最新評論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煙道插板閥—實現焦化、水泥超低排放的重要煙氣隔絕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