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期,江陵有個小山村,村裡有個縫屍匠,叫吳天賜,他的朋友很少,跟街坊鄰居們也不親近,很少參加紅白喜事,經常一在家裡閒著練習縫補屍首的手藝。
這天,正閒著無聊的吳天賜接到一個單子,是鎮上一個富商送來的屍首,吳天賜掀開白布瞧了兩眼,發現此人死得甚是悽慘,他渾身上下都是血,還斷了條腿,據稱,那條腿已經丟失,而吳天賜的這筆單子,不止有縫屍這麼簡單,他還需要把屍體補充完整。
次日清晨,吳天賜趁著陽光明媚,準備好針和絲線開始縫屍,這具屍首的頭是斷開的,他小心翼翼的把脖頸處拼接在一起,不一會兒就縫好了,而腿部就需要費些功夫,不過吳天賜手藝好,很快就把屍首修補的完整無缺。
由於日頭西斜,吳天賜決定先把屍首停放在屋裡,明日一早自會有人來將屍首取走,可讓吳天賜意外的是,當天晚上發生了件詭異的事情。
只見屍首突然掀開蓋在身上的白布,一下子站起身來,朝著院子裡走去,吳天賜被腳步聲吵醒,出門查看,被眼前的屍首嚇了一跳,不過他經常跟死人打交道,也見過不少次類似的情況,很快就鎮定了下來,甚至趁著屍首沒注意,拿著黃符貼在他額頭。
吳天賜將屍首放回遠處,因年輕時跟道士學過一些跟鬼怪纏鬥的招式,他現在應付起屍變來得心應手。
這屍首半夜突變,必定是死前有些怨氣,含恨而終,而富商來時也沒有告知吳天賜緣由,他就決定穿好衣服,戴上面巾,親自到富商家裡走一遭,看看到底怎麼回事。
富商叫柳如松,他三更半夜在床上睡得正好,被吳天賜吵醒很是不爽,完全沒給他好臉色看,不過吳天賜還是把屍變的事情告訴了他,富商聽完,面色微變,詢問屍首有沒有告訴他些什麼。
吳天賜只看見屍首在外面走動,倒還真沒聽到屍首說出隻言片語,他搖了搖頭,柳如松這才長長的鬆了口氣,幸好吳天賜沒能看出什麼,他心裡那塊石頭也能暫時放一放了。
吳天賜這一趟沒從柳如松嘴裡獲知什麼,他不甘心的離開了宅邸,而柳如松家中看守的僕從很多,他根本找不到機會私自進入其中,翻翻家裡是否有些可疑的東西。
在回去的路上,吳天賜進到一家紙紮鋪,向老闆討來幾張黃符,用公雞血在上面塗塗畫畫,拿回去貼在屍首額頭,屍首就突然睜開眼睛。
既然柳如松怕屍首開口,那麼吳天賜偏要讓屍首講講他瀕死之際的遭遇,吳天賜口中唸唸有詞,屍首也隨著咒語的念出,被他控制著說出了生前的記憶,吳天賜聽完大吃一驚,隨後就到官府報了官。
官兵們圍捕了柳如松,且從柳如松家中找到了他的作案工具,黃符,黑狗血,以及防腐劑等物品,甚至有柳家的僕從也提出柳如松性情大變,賺錢手段突然遠不及從前的說法。
原來,真正的柳如松在半年前就離世了,現在的柳如松,是他從小的一個玩伴白明樓,白明樓從小不愛學習,只知道吃喝玩樂,到了十八歲,連個傍身的手藝都沒有,而同一時期的柳如松混得風生水起。
柳如松成年後做起了生意,很快就賺得滿盆缽提,而這時的白明樓幾乎要到了上街乞討的地步,他看著柳如松順風順水得意的模樣,心生嫉妒,很是不爽,恰好他得知了世界上有改變相貌的易容術,於是一個不好的想法在他的腦海萌生了。
白明樓使用易容術將柳如松的臉剝下來安在自己臉上,然後將柳如松殺死,偽裝成自己的模樣,與柳如松互換了身份,由於柳如松家裡父母早已亡故,更沒有娶妻,沒人為他料理後事,白明城就在這時站了出來,找到縫屍匠幫他修補好屍首。
白明城對外宣稱他是被歹人所害,被歹人切掉了頭顱,歹人為了防止他怨念太深,發生屍變,就砍掉了他一條腿,這樣屍首行動不便更好對付,他們還將腿扔掉了,沒人知道扔在哪兒。
由於白明城做的神不知鬼不覺,沒有人懷疑到他,所有人都將矛頭指向了所謂的歹人,而官府根本不可能找到殺人兇手,因為所謂的歹人就是白明城胡編亂造出來的,根本就不存在。
可惜白明城終究不是柳如松,儘管他裝的再像,卻始終學不會柳如松賺錢的手段,虧損了很多錢。
真相大白後,白明城被押入牢房,而吳天賜則回到家中,繼續做他的縫屍匠,盡心盡力的幫每個離世的人恢復到生前最完美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