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表面積與基礎代謝率成正比,正常範圍相對值在±15%之內。
-
體溫:直腸溫度36.9-37.9 口溫:36.7-37.7 腋溫:36.0-37.4
-
清晨2-6時最低,午後1-6時最高,波動幅度一般不超過1,存在週期性波動,體溫波動與生物鐘有關,女性比男性高,排卵日體溫最低。
-
散熱方式:
①輻射散熱:機體皮膚與外界環境的溫度差
②傳到散熱:機體皮膚與物體接觸(高熱病人用冰袋)(游泳既是傳到散熱又是蒸發散熱)
④蒸發散熱:(酒精擦身) 體表蒸發水分氣化,散發熱量,分為不感蒸發(不顯汗)和發汗(可感蒸發)
中暑:高熱、溼度大、無風的環境中,臨床分期:熱痙攣、熱衰竭、熱射病
-
汗液99%是水,1%是氯化鈉、氯化鉀、尿素等。當大量出汗時,失水多餘失鹽,所以引發高滲性脫水
-
炎熱環境機體維持體熱平衡通過:交感神經抑制,小動脈舒張,血流增加,發汗。
-
寒冷:交感神經興奮,小動脈收縮,血流減少,散熱少。
-
正常人禁食24小時,體內葡萄糖來自蛋白質的糖異生,每天消耗0.75g
-
自主體溫調節:在體溫中樞的調節下,通過改變皮膚血流量,汗腺活動、寒戰等生理反應,使機體散熱和產熱保持平衡
-
人體主要靠肝臟和骨骼肌產熱,靠皮膚、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散熱
一.體溫感受器
①外周溫度感受器:
熱感受器
冷感受器
②中樞溫度感受器
熱敏神經元
冷敏神經元
二.體溫調節中樞:位於下丘腦,視前區-下丘腦前部(PO/AH)是中心部位
三.體溫調定點:當體溫大於37°時,(PO/AH)的熱敏神經元興奮,使產熱活動降低
細菌感染所致的發熱,致熱原導致(PO/AH)的熱敏神經元對溫度敏感性降低,,使體溫調定點上移。
-
寒冷環境下→皮膚冷感受器→傳入神經→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傳出神經→下丘腦細胞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增多→增加產熱
-
寒冷環境下→皮膚冷感受器→傳入神經→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傳出神經→腎上腺→腎上腺素增多,產熱增加
-
寒冷環境下→皮膚冷感受器→傳入神經→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傳出神經→立毛肌收縮
-
寒冷環境下→皮膚冷感受器→傳入神經→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傳出神經→血管收縮→散熱減少
-
寒冷環境下→皮膚冷感受器→傳入神經→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傳出神經→骨骼肌不自主戰慄,產熱增加
-
炎熱環境下→皮膚熱感受器→傳入神經→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傳出神經→腎上腺→腎上腺素減少,散熱增加
-
熱環境下→皮膚熱感受器→傳入神經→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傳出神經→血管舒張→散熱增加
熱環境下→皮膚熱感受器→傳入神經→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傳出神經→下丘腦細胞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增加散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