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期
1、資本結構
企業進入成長階段之後,經營風險開始有所下降,但仍然維持在比較高的水平。按照反向搭配原則,在這個階段企業應該適當提高財務風險,財務風險由非常低變成低。適當提高財務風險,從非常低到低,說明在這個階段,在企業的資本結構當中,債務的比例應該開始有所提升,但是整體比例應該並不是很高,說明這個企業的資本結構中兩大類資本——股權資本和債務資本中,仍然是股權資本的比例佔大頭,成長期主要是權益融資。
成長期主要是權益融資,“主要是”這三個字很嚴謹,也就是說在成長階段,企業的資本結構當中,股權資本佔大頭,比如能夠佔到95% 甚至98%,剩下很小的一部分由債務資本提供,比例很低。
如果資本結構當中佔大頭的是權益融資,就說明企業在成長期這個階段,資本的主要提供方也就是資金來源仍然是權益資本,但是在這個階段,權益資本應該是來自新的權益投資人,給企業持續投資,叫做權益投資增加。
如果在這個階段,企業是靠新的權益投資給企業持續投資,那麼在第一階段就已經進來的風險資本還在不在呢?在實務當中,到了成長階段之後,風險資本一般就會選擇退出了,但是怎麼退出沒有絕對的定論。一般來講,風險資本在進入企業、跟企業簽訂投資協議的時候,可能都會約定退出機制,比如由股東回購,也可能是讓公司上市,然後風險資本在二級市場正常變現,都可以有約定。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在成長階段謀求公司上市,如果企業的股票上市,可以公開流通了,就意味著風險資本在滿足相關要求的基礎之上,就可以在二級市場通過變現來實現它的投資收益,進而退出整個企業。隨著第一階段風險資本的退出,到了成長階段就會有新的權益投資人進入企業,給企業繼續持續投資。
3、股利(現金流)
到了成長階段,有股利分配但是股利分配率很低。可以從兩個角度理解,一個是股東回報的角度,一個是企業自身發展的角度。
站在股東回報的角度,到了成長階段之後,權益投資就會有更替,風險資本會選擇退出,新的權益投資人會進來,經過多輪的融資,會有更多的團隊進來,一旦上市之後,可能很多投資人就會選擇變現退出企業,這就產生了更替,更替就會對公司股價造成影響。
有買有賣就會導致公司股價的上升速度開始減緩,這個減緩是相對導入期而言的,導入期有很多企業投資人都追捧,企業的估值自然會持續上升,等到了成長階段之後,企業經營風險有所下降,就說明企業在經營的過程當中,有很多原來不明確的地方開始慢慢明朗了,這時候有的投資人就會認為一家公司已經看到未來發展了,能看清楚未來發展,未來估值就不會有特別明顯的上升,所以這些權益投資人就會選擇退出。還有的投資人會發現這家公司未來前景慢慢明朗了,而這些權益投資人會需要一個比較明確的回報,就會選擇購買公司的股票。有退出的、有進入的,這種更替會導致公司的股價不再是一直上升,而是在增長過程當中開始有波動,可能這兩天上升,明兩天又下跌。
如果在這個階段股價不是迅速增長,而是在增長過程有波動,說明股東能夠拿到資本利得就減少了,如果股東資本利得減少了,企業就必須考慮通過股利紅利的發放來補償股東對投資回報的要求。所以在成長階段股利開始有分配了,只不過這個階段的分配率相對比較低,因為資本利得還是相對比較可觀的。
站在企業發展的角度,企業正處於成長階段,說明企業對資金的需求是很旺盛的。企業會有不同的融資渠道,內部融資是一個很主要的渠道。在這種情況之下,企業盈餘可能大部分都留下來用於再投資了,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用於股利分配,因此股利分配率比較低。
導入期的現金流是負值,但是成長階段現金流開始改善了,開始有正的現金流了,但是現金流整體處於比較低的水平。
4、價格/盈餘倍數(市盈率)
伴隨著企業未來很多不確定性慢慢明朗,說明這個企業的投資價值是在慢慢下降的,所以用於判斷投資價值的指標市盈率也開始有所下降,由非常高變成了高。
5、股價
從股價來講,就由迅速增長變成了增長,而且在增長過程當中開始產生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