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G端業務一度是蜜糖。

現在,涉入的優質企業正如履薄冰。

金域醫學新冠業務收入總計71億元,應收賬款也達到71億元,今年上半年大規模新冠篩查收入26.6億元,應收賬款比年初增加24億元,這是巧合嗎?

核酸檢測企業應收賬款

在一個慢速增長的時代,金域醫學依然保持稀缺的成長性,上半年常規業務(總營業收入扣除新冠)收入56.52億元,同比增長68.92%,一舉擊碎河南風波、按病種付費(DRGs)、檢驗結果互認帶來的悲觀情緒,與此同時,優質基本面卻被一個不起眼的財務數據擊潰。

上半年特檢業務(不含新冠)收入佔比51.30%,去年為50.45%。客戶單產提升49.93%,其中三級醫院業務(不含新冠)收入同比增長21.91%,收入佔比升至達36.22%(年初為50.45%)。在全國範圍內開設43家醫學檢驗實驗室,其中36家實現盈利(去年同期為32家),數量佔比達到83.72%。

上半年研發費用為3.04億元,同比增長34.94%,成功推出行業獨家檢測項目,包括MRD前沿項目、血液RNA-seq後續監測、血液CAR-T相關檢測,新搭建濾泡淋巴瘤工作組聯盟,至此公司深化運營的國家級疾病聯盟數量達到22個。

令人痛心的是,應收賬款掩蓋所有優秀。

5月底,國家醫保局表示,常態化核酸檢測所需費用由各地政府承擔。欠款成為核酸檢測企業的潛在風險。

金域醫學中報應收賬款70.99億元,同比增長79.86%,超過營收增速,接近於半年營收規模,佔總資產比例達到51.66%。

應收賬款警戒線沒有統一標準,但一般不應超過企業營收30%,主流核酸檢測企業皆越界。

迪安診斷上半年淨利潤已超過金域醫學,其中,Q2淨利潤8.46-11.46億元,同比增長117.8%-195.0%,超出市場預期。

擁有覆蓋全國範圍的38家獨立醫學實驗室,其中34家已實現盈利,集中邁過扭虧為盈的拐點。

低成本是ICL的護城河之一。診斷產品業務與檢驗業務屬於互哺式關係,迪安診斷的一體化產業鏈更能抵禦醫療政策或市場的階段性波動,降低單體業務風險,保障長期可持續發展。

目前迪安診斷的診斷產品業務中,自產產品佔比不到10%,渠道產品直接拉低毛利率,僅有23.94%。

這種商業模式的優點在於降低成本,缺點是壓低淨利率,影響估值。待自產產品佔比提高後,可望迎來盈利和估值的雙擊。

但是,不敵一個應收賬款的單擊。

迪安診斷一季度應收賬款83.5億元,比年初增加20.62億元,貨幣資金14.97億元,比年初減少6.92億元,主要原因均為核酸檢測業務回款期較長所致。

凱普生物醫學實驗室上半年完成新冠檢測超2.6億人次,應收賬款達到22.8億元,比年初翻番。蘭衛醫學一季度應收賬款12.5億元,比年初增長57.31%,貨幣資金2.44億元,比年初減少30.54%。

金域醫學、蘭衛醫學應收賬款佔總資產比例均超過50%。樂觀者認為新冠業務雖屬一次性收益,不能帶來估值,但能帶來現金流,事實上,4家核酸檢測企業的貨幣資金,在應收款項前不堪一擊。

核酸檢測已成高危業務,沒有這個,金域醫學、迪安診斷應該活得更好。

疫苗企業應收賬款

新冠檢測試劑企業也在鬱悶中,明德生物一季度應收賬款達到18.29億元,比年初增長147.61%,弔詭的是營收同比增長267.41%,貨幣資金僅比年初增加23.11%。

但東方生物、熱景生物不鬱悶,新冠檢測試劑主要出口,海外收入佔比分別為99.22%、94.31%,應收賬款僅為貨幣資金1/5左右。

上游原料供應商也置身事外,義翹神州上半年新冠業務收入佔比36.12%,應收款項1.46億元,佔總資產比例2.29%,僅為貨幣資金5.17%。因為是B端業務,客戶是新冠檢測試劑企業。

疫苗行業應收款項也逐年累高。

最終客戶為全國各地的區縣疾控中心,存在款項支付審批環節較多、付款週期較長的特點。由於應收賬款佔用較多資金,若不能及時收回,可能影響疫苗企業現金流量,如形成壞賬將造成損失。

疾控中心疫苗產品採購經費屬政府預算,應收賬款回收的風險較小,但應收賬款今年以來有加速上升的趨勢。智飛生物涉新冠疫苗業務、萬泰生物涉新冠檢測試劑業務,應收賬款佔總資產比例較大。

暫無新冠業務收入的沃森生物,上半年應收賬款32.04億元,比年初增長29.14%,規模超過同期營收。公司表示採取積極措施嚴控應收賬款的額度和回收週期,降低應收賬款風險。

站在更宏大的視角,可能看得更清楚。

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約10.5萬億元,按自然口徑計算下降10.2%。

地方上除資源型省份收入出現大幅增長外,大多數省份收入出現下滑,其中東部發達省市收入受到疫情明顯衝擊。

東南沿海5省市(福建、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經濟體量佔全國1/3以上,財政收入佔比近4成,在地方對中央財政淨上繳中貢獻近8成。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上半年廣東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6730億元,按自然扣除同比下降11.4%;浙江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984億元,按自然口徑同比下降6.2%;江蘇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4639億元,按自然口徑同比下降17.9%;山東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3950億元,按自然口徑同比下降8.2%。

考驗企業韌性的時候到了。

6
最新評論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全球變暖之外,另有幫兇?末日冰川恐一語成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