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一曲清心咒,吹落江上月。太極先慢練,慢練好處多,培養放鬆與靜力,還能練角度暗換。你看他手臂,總走這條線,其實肘底角度,在弧移變化。你看他步法,似乎沒動,其實腳底暗圈頻頻。你看他軀幹,好像靜止,其實丹田開合,內腔暗旋。天上的雲,洞裡的風。練拳,可以動腦子,但別動情緒,尤其是戾氣。有人打拳,練著練著,自己發狠,情緒狂躁鬱悶,不僅傷氣血,使人不清醒,亂了章法。平心靜氣,才能練出章法。沒章法的拳,只能用拙力。你一起式,行家能看出來,你有沒有條理。舊時人保守,長衣大褂一穿,他身上的活兒,你看不見。

一加一,未必得二。行里人說話,都用術語,效率更高,溝通更方便。這人討教,我下去了,想吃他一下,可他不在那兒,怎麼辦?那人回答,你下去了,先別想著吃,你捋他一下,看他在哪,領他跑幾圈,他出來了,你再吃。這人藏得深,一般你摸不著,你得逗他。

包羅萬象,只此一抱。打拳時,忌諱發飄,飄來飄去,似乎瀟灑,其實勁是浮的。什麼勁最重要,整勁。別說沉不沉,不談怎麼擰,先說整不整。若想勁整,先懂的合。合是一種結構。站樁就是,雙臂一抱,前合後開,松撐開竅,三維擴張,上領下墜,吊丹開肋,勁如筒子,專練整勁。月缺不改光,劍折不改鋼。初學太極,練哪種拳都好,但必須到位。什麼到位,就是結構到位。沉肘時,肘尖要有聚力感。松肩時,肩頭旋動靈活。吊丹時,側腰一鼓一鬆。挒胛時,斜方肌一抻一縮。不使勁而練出勁,就必須練好結構。大圈小圈,大小通吃。太極有個勁,叫吃。吃的底襯是掤。掤是擴張,吃也是擴張,但錯開了接觸點。打個比方,倆人推手,接觸一剎那,雙方的力點,直接觸碰,勁就會頂住。頂住的結果,力大推動力小,但自己消耗也不少,所以叫頂牛。吃則不同,接觸一剎那,你突然錯開一點,就變成你撬動他。

吃就是撬,撬就是槓桿。一剎那間,形成了小槓桿。人家推你也是,你得知道變,將觸未觸,勁剛要落實時,你突然一錯,支點成立,這就叫吃。我們摸高手,腳底總拌蒜,站不穩,你一碰他,他隨時吃你勁,把你撬起來,拔了根。沉也是一種吃,你一推他,剛一接觸,他往下一錯,你腳底立馬發飄。

自己練拳時,放鬆前提下,筋骨擴張勁不丟,簡稱掤勁不丟。然後,所有旋轉關節,必須都練靈活。然後練轉關,也就是勁與勁之間,銜接的小圈。再然後串聯,所有自旋關節,擰成一股繩,建立軸力。太極軸力,酷似商場旋轉門。你被旋轉門推著走,你發不出勁,非常彆扭,想反抗,又抗不住,這就是軸力。以上這些,體會一下,希望給你帶來啟發。

8
最新評論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一人獨享“三大鼻祖”頭銜,“中華第一詩人”果然名不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