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類在人體內消化吸收進入血液成為血糖,血糖對維持人體功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所以,血糖保持一個適當的濃度非常重要,太高或者太低都會對人體造成損害,特別是血糖一直過高,可能會引發糖尿病,如果不及時控制,還有可能會導致糖尿病併發症的產生。
糖尿病在中醫裡面稱為消渴症,中醫根據臟腑的分佈又分為“上消”、“中消”、“下消”,上消在肺,中消在胃,下消在腎。
糖尿病一般在發病早期不會有明顯的症狀,但如果在飯後出現以下3種情況,一定要注意是不是血糖過高?
1、飯後口渴
很多人覺得吃完飯口渴很正常,可能是吃了太乾、太鹹、太甜或者過於油膩的食物,導致需要喝水來維持人體體液平衡。
但如果平時補充水分比較及時,飯菜也沒有吃太乾、太鹹、太甜或者過於油膩的食物,飯後還是覺得口渴,且喝水以後也沒有緩解,很有可能是血糖升高引起的口渴。
血糖過高,會改變人體細胞滲透壓,導致細胞缺水,引起口渴。如果血糖濃度超過腎糖域,會導致尿液中的糖分增多導致滲透性利尿,更多的水分從尿液裡面排除,導致機體缺水。
中醫認為“上消”主肺,主要表現症狀為口渴多飲。多因肺陰虧虛,導致津液不足,引起陰虛肺燥,飲水也不解渴。
2、飯後很快感到飢餓
很多人以為吃完飯以後,很快感到餓,很有可能是吃得少,或者消化功能太強,導致食物消化過快。
其實很有可能是因為胰島素分泌較少,或者人體對於胰島素敏感性下降,導致血液中的葡萄糖無法被分解利用,導致血糖升高。
而機體由於無法利用葡萄糖導致供能不足,引起飢餓感。
中醫一般認為“中消”主胃,主要表現為多食易飢,多因胃火過盛,胃陰不足,導致精血受損所致。
3、飯後排尿增多
一般來說,如果不是飲水過多,或者前列腺炎等其他疾病,吃完飯就排尿增多,很有可能是吃完飯以後,機體糖代謝出現紊亂,血液中的血糖無法正常分解,導致血糖升高。
血糖升高會改變腎小管滲透壓,導致腎小管重吸收水的能力減弱,從而導致尿量增多。
中醫一般認為“下消”主腎,主要表現為小便量多、混濁。多因腎陰虛,導致水谷精微直趨下洩。
以上3種症狀,你有出現過嗎?如果出現了這些症狀,一定要及時去進行血糖檢測,及早進行干預,以防糖尿病併發症的產生。
現在治療糖尿病的方法有很多種,作為一種中醫,我更推薦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糖尿病降血糖很容易,但想要穩定血糖很難,這需要持久的控制和堅持。關於糖尿病你還有什麼問題嗎?下期我再來給大家講講,中醫是怎麼預防糖尿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