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善知識,大家好!我是神話居士,我們繼續介紹《虛雲老和尚自述年譜》中的故事,上集講到虛雲師父來到昆明福興寺閉關,戒塵法師為他護關,這個年末是在閉關中度過的。
我們把戒塵法師介紹一下,戒塵法師又號滌吾,署名“唸佛僧”,他的俗家姓邱,是湖北孝感人。光緒二十三年在武漢歸元寺出家。戒塵法師一生修行勤勉,戒律精嚴,熟諳教典,致力於雲南佛教的振興,平生著有《關中寐語》、《華嚴一滴》、《蓮社明訓》等佛學書籍,是雲南近代的著名高僧大德,也是虛雲老和尚的好友和得力助手。
根據他在《關中寐語》中的記載,我們可以瞭解到一些往事。有一次,戒塵法師來找虛雲老和尚相談禪理,他看的書籍很多,口若懸河,機鋒語講得也很好。《關中寐語》寫道:“適有虛雲上座在山結茅自居,因與之相談禪理,口若懸河,機語不讓。”
虛雲老和尚一聽,覺得此人是一個可造之材,但是他的理論還沒有聯繫實際,就準備點撥一下。於是對他棒喝道:“你的機鋒語辯論很好,但還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將來一旦大限來臨,恐怕閻羅王未必會放得過你!”
戒塵說道:“此話怎講?”虛雲回答:“你應當知道一件事情,就是古人的業障相對現代而言較輕,他們更重視見地。所以六祖說: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而當今時代之人,習氣汙染深厚,知見多端,縱然有一知半解, 也不過是識心邊上用事而已。你應當從真實功夫入手,樸實去做方可,等到他日掀翻無明之遮蓋,從死中得活方為真實受用。但又不可沾沾自喜,滿足於此等小受用,因為在生死舍報之際,此種受用依然不能作主,必為業力所牽引而輪轉。”
戒塵問道:“那應當如何?”虛雲答:“應當以行住坐臥的綿密功夫,慢慢加以轉化,才能坐斷細微妄想流注,要多在凡塵歷境驗心而不隨境轉。一旦到了懸崖撒手時,百尺竿頭再進一步,方為自在人。但是亦不可滿足於此,這也不過是小歇場而已,後面還有大事在。”
戒塵法師說道:“我也曾經親近參學過德公、修公、大老和赤山長老等人。自己感覺已經契合明白了無生之理,難道還有其他什麼妙理?”老和尚說道:“你所謂的道契無生,是如何一個契合?且說來聽聽。”戒塵回答: “如果一人識得自心,原本無念,就會明白,生自妄生,滅自妄滅,生滅滅盡處,自然契合無生之理。”
老和尚一聽,不由呵呵一笑說道:“你說得這些道理,都是古人說過的,如何是你自己的無生之理?你只不過是拾人牙慧,說一些口頭禪而已,騙一騙普通瞎眼漢罷了!這樣吧,如果你還不相信,你我就同坐一時,看看什麼才是真實功夫。”戒塵表示同意。
於是,他們兩個人就在茅蓬裡開始打坐,虛雲老和尚這一坐,就是七天七夜,如如不動。而戒塵法師只坐了半日,他的雙腿就已經痛得不行了,心裡的妄念更是上下翻飛,煩躁不安。戒塵的《關中寐語》寫道:“老和尚一坐七日,餘則妄念波騰,加以八識田中有漏種子發現,到此全不得力,半日亦坐不住,自愧向來所學之禪,根本不濟事。”
戒塵法師下座後,看到老和尚一直坐在那兒巋然不動,內心就很好奇。他每天繞著老和尚轉幾圈,來回觀察。好不容易等到第七天,老和尚終於出定了,戒塵問虛雲師父道:“您在定中,是有覺知,還是沒有覺知呢?若是有覺知的話,就不名為入定。若是沒有覺知的話,那豈不是枯定,所謂死水不藏龍。”
老和尚答道:“你要知道禪宗這一法,原本就不把禪定作為究竟之事,其目的在於明心見性,了生脫死。若是真的疑情現前,其心自然清淨。由於疑情不間斷,所以不是無知,又因為沒有妄想,所以也不是有知。雖然沒有妄想覺知,但就算一根針掉在地上,我也能聽得清清楚楚。
你每天繞著我走幾圈,我都知道,只因疑情之力,不起分別心而已。雖然不起分別心,因為有疑情在,所以功用不斷,就不是枯定。雖然不是枯定,這也不過是功用路途中的風景罷了,並非究竟之事。所以在過去這七天中,我只是覺得彈指一揮間耳,如果一生分別心,便會出定了。參禪悟道之人,必須將此疑情,疑到極處,一旦因緣時至,打破疑團,摩著自家鼻孔,那才是真正的道契無生啊!”
戒塵法師認真聽著虛雲老和尚的當面開示,內心感到很慚愧,對老和尚十分欽佩和敬仰,他表示願意跟著老和尚,一起出去雲遊天下,弘揚佛法。後來,虛雲老和尚煮芋頭入定半個月的事,被大家知道了。經常有人來拜訪,難以清淨修行。於是他們二人就相約好,悄悄揹著行李去了雞足山,先住到了福興寺。
時間來到光緒二十九年,也就是1903癸卯年,虛雲師父64歲了。這一天,從迎祥寺來了一位僧人,他和虛雲老和尚聊天中提到一件事情,說他們迎祥寺裡面,最近有人送來一隻放生的公雞,這隻雞有好幾斤重,性格兇猛好鬥,把其他周圍的放生雞都啄傷了,大家也沒有什麼好辦法,所以順便來問問老和尚是否有辦法?
虛雲師父聽完後對他說道:“原來如此,這樣吧,你把那隻公雞帶過來,我給它說說皈依戒,並且教一下唸佛,看看效果如何?”那人回去之後,很快就把公雞帶了過來。老和尚一看,果然是一隻高大雄壯的公雞。於是當場摩其頭,給它說了三皈依,並且教唸了佛號。
年譜寫道:“予在關中,迎祥寺一僧人至,稱該寺有放生雄雞重數斤,極兇惡好鬥,群雞皆被傷冠羽。予即為之說歸戒,且教令唸佛。未久,不復鬥,獨棲樹上,不傷蟲,不與不食。久之,聞鐘磬聲,即隨眾上殿,課畢仍棲樹上。教以唸佛,即作佛佛佛聲音。後二年,一日晚課畢,站立舉首,張翅三扇,作唸佛狀,立化。數日不變,龕以葬之,予為之銘……”
過了不久後,這隻好鬥的公雞,居然不打架了,喜歡獨自棲息在一棵樹上,有人餵食才下來。每天一聽到鐘磬之聲,它就來到殿堂外面聽講,聽完以後,仍然回到它的樹上。雞嘴裡偶爾還會發出類似“佛佛佛”的叫聲,眾人都習以為常,不以為異。就這樣過了二年後,有一天晚課結束,這隻公雞昂首站立,嘴裡叫了幾聲佛,翅膀扇了幾下,就站立著往生了。
眾人都很驚訝這件事情,虛雲師父讓人用一個小木龕把雞裝起來,埋葬了,並且寫了一首銘文來紀念這隻雞,原文如下:“好鬥成性此雞雄,傷冠拔羽血流紅,知畏奉戒狂心歇,素食孤棲不害蟲。兩目瞻仰黃金相,唸佛喔喔何從容,旋繞三撲奄然化,眾生與佛將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