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一家企業經過了初創期後,在市場上站穩腳跟、贏得了穩定的客戶、積累了一定的資金,商業模式得到了驗證,準備告別小作坊式的發展模式,需要擴大規模、搭建團隊,這個時候老闆常常會抱怨,在市場上很難找到合適的人才。為什麼會這樣呢?一方面是企業的起薪標準本身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力,另一方面是因為沒有抓住知識型人才在物質之外的激勵需求。員工對工作的期望是:希望自己的薪酬待遇和得到的尊重配得上他的付出!華為在人才管理方面的成績,我們有目共睹:從創業時的6人,一路發展到現在的19.4萬人,其中有接近50%的人是研發人員。所以,在這個問題上,華為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鑑:華為一直採用薪酬領先策略,在90年代中期、華為處於發展期階段加入華為的人,收入超過同宿舍的同學兩到三倍都很正常。華為奉行多勞多得、即時獎勵,只要員工工作有結果,第二個月就漲工資,一年裡漲4、5次是常事,最高記錄是一年漲薪11次。任正非給予員工的金錢之外的激勵,還有給做事的權力、給責任、給託付。比如在研發2000門數字機時,任正非就用了這一招。他讓對數字機研發抱有極度執念的、北京郵電大學畢業的曹貽安自己招人,自己帶團隊研發,公司給予資金保障。於是曹貽安招了20多人,每天只睡4、5個小時,沒日沒夜的幹,一年半以後,誕生了華為第一臺自主研發的2000門數字交換機。    上述經驗給我們的啟示是:薪酬領先策略讓華為在人才選擇方面有了更大的空間;漲薪增加了員工的物質回報是客觀事實,但更重要的是這種方式讓員工感覺他的努力被看到了,滿足了員工在相互關係方面的需求;在先對人的基礎上,充分授權、給員工自主權,讓員工能發揮才能、有所成就,滿足了員工在成長和發展方面的需求。在這個過程中,認可華為的員工又給華為引進了新的人才。對員工的激勵其實就是滿足員工需求的過程。重點一是瞭解員工要什麼,二是真的給到員工他想要的。如果只是照著員工的需求畫餅,那企業的人才戰略永遠無法實現。留下的都是划水摸魚的,有能力、想做事的,早都找好下家,頭也不回地走了。關於激勵模式,我們團隊總結了兩大模塊、八大模型、21種方案,從物質激勵到精神激勵,從解決員工信任到共創共享共擔都涵蓋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線上和線下分享課。

9
最新評論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海外高防服務器租用哪個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