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內部化理論是從市場不完全與壟斷優勢理論發展起來的。壟斷優勢理論提出在前,壟斷優勢理論提出來之後,在後續發展過程當中,別的學者針對這個理論,結合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又提出了不同的觀點,就是內部化理論。在內部化理論當中,對市場不完全又重新進行了演繹。

壟斷優勢理論中,按照海默的觀點,市場不安全主要是4種類型,包括產品和生產要素、規模經濟、政府幹預、稅賦與關稅。但是在內部化理論當中,認為市場不完全並非是指規模經濟、寡頭壟斷或關稅壁壘等,而是指由於某些市場失效,以及由於某些產品的特殊性質或壟斷勢力的存在,導致企業市場交易成本增加。這是內部化理論所界定的市場不完全。

比如一個企業A,還有另外一個企業B,A向B採購B生產的某種產品,AB之間就是一個純粹的市場交易關係,有交易關係就會存在交易成本,AB要進行談判、要進行磋商等等。但是如果B企業所提供產品具備一些特殊的性質,簡單理解為是很有特色,別的企業都提供不了,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如果A向B採購這種產品的時候,有可能會導致交易成本增加。因為B可能會認為自己的產品比較特殊、有特色,B會要一個比較高的價格。從A的角度來講,A是採購方,肯定是希望價Grand SantaFe低越好,所以AB雙方就會進行談判。在這種條件下,AB談判的時間可能就會拉長,B不會輕易降價,而A總是希望不斷降價,導致雙方會反覆磋商、反覆溝通。正是因為存在這種特殊情況,導致雙方的採購成本、交易成本不斷增加。

內部化理論建立在3個基本假設的基礎上。

一、企業在市場不完全的情況下從事經營的目的是追求利潤最大化。

如果企業面對的市場是一個不完全競爭市場,它經營的目的是追求利潤最大化,要想實現利潤最大化,就必須不斷降低成本,才可能不斷提高利潤,最終實現利潤最大化,這是跟成本掛鉤的。 按照內部化理論的基本原理,市場不完全正是因為存在某些產品的特殊性質或壟斷勢力的存在導致交易成本會上升,而交易成本上升就影響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這兩個點就聯繫起來了。

二、當生產要素特別是中間產品市場不完全時,企業有可能統一管理經營活動,以內部市場代替外部市場。

中間產品就是用最初級的原材料生產出來的某種產品,企業用這種產品再去做進一步加工。這裡所講的生產要素和中間產品統一理解為原材料零配件就可以了。

還是和交易成本聯繫起來理解。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當中,需要採購的生產要素或者採購中間產品,而不是採購最早的原材料。企業原來從外部的供應商採購這些原材料零配件,由於某些特殊市場情況的存在,就會導致交易成本上升,如果交易成本上升了,就會影響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

這時候企業就必須想辦法降低交易成本,可以通過用內部市場代替外部市場,換句話講,可以選擇不從外部企業採購這些原材料,因為這會增加交易成本,企業就自己生產所需要的這種原材料,或者把原來提供這種原材料的企業併購過來。這樣不管是自己生產,還是併購,都相當於把它們變成企業內部自己的一個組成部分了,內部之間的交易就不再是純粹的外部市場交易關係,而是在企業內部所進行的交易,相當於用內部市場代替了外部市場。如果是企業內部之間進行交易,這種交易就可以有效降低很多交易成本。

三、內部化越過國界時就會產生國際企業。

當企業做內部化的時候,如果跨越國界了,也就是所併購的對象是另外一個國家的相關企業,這時候就會產生國際企業。因為企業本身在一個國家,分支機構在另外一個國家,就說明這個企業是一個國際化經營的企業。

假設在中國市場有兩個企業A和B,B企業向A企業採購某種原材料,這種純粹的外部市場交易關係就會導致交易成本上升,交易成本上升可能就會影響B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這時候B企業就可以選擇把A企業收購,讓A企業由原來的外部企業變成B企業內部的一個成員企業。如果成功實現內部化了,就意味著B企業再向A企業採購原材料的時候,這種交易就是在一個企業內部所進行的交易,就是內部市場。這種內部市場內部交易關係,就可以幫助B企業有效降低或規避很多交易成本的支出,就是把交易成本控制下來了,有助於實現B企業追求的利潤最大化。AB處在同一個國家內部,是在一個國家內部的內部化。

在現實當中還有一種情況,AB企業不在同一個國家,比如B企業在美國,A企業在中國。如果B企業把A企業收購了,就意味著B企業開展了國際化經營,B企業自己成了一個國際化的企業。

當談到內部化的時候,就是原來從外部企業採購,通過收購或其他方式,讓它成為自己企業內部的一個成員,由外部採購變成內部採購,由內部市場代替外部市場,這是內部化的基本思路。當做內部化的時候,既可以在同一個國家內部做內部化,也可以在不同國家之間做內部化。但是不管怎樣,通過利用內部化都可以幫助相關企業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有助於實現利潤最大化。

6
最新評論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荀彧的孫子荀霬,是曹操的外孫,他娶了司馬懿女兒,與司馬師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