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以前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自己和長輩對影視作品型別的需求區別到底在哪裡,只以為但凡不是那種邏輯燒腦或文藝煽情的電視劇/電影,普通如福斯喜劇片、福斯動作片、福斯劇情片都是老少皆宜的,但自從帶年過七旬的奶奶看了《我和我的家鄉》,才真正明白,所謂的福斯不過是指正當年的中青年人群罷了。

國慶假期,想帶很久沒進過影院的奶奶去感受下大螢幕觀影氛圍,於是在今年國慶檔上映的幾部影片中選了貌似最適合老人觀看的《我和我的家鄉》。

《我和我的家鄉》由五個獨立小故事組成,導演和演員也分批計次,各不相關。

五組導演是拿到了相同的命題作文,各自發揮,因此五個單元風格差異很大,不過在播放時電影似乎有意做了搞笑程度排序,影片氛圍歡樂是逐漸起來的,越靠後播出的片段越煽情越能抓觀眾笑點,看第一個故事《北京好人》時覺得無趣,到了第三個《最後一課》大家才漸入佳境,影廳裡的笑聲也密集起來。

但奶奶的反應卻與其他觀眾不同,第一個故事播出時還在全神貫注的觀看,小聲問我螢幕上的人是不是葛優,等到第二個故事還未演完,她就已經睡著了。

後來不知何時醒來,不過完全無心繼續觀影,每過一小會便要低聲跟我確認影片是不是要結束了。

電影散場後,我問奶奶為什麼如此不專心,奶奶的回答讓我大吃一驚。

原來五個故事中,她只看懂了第一個,至於後面四個單元,除了範偉其餘演員大部分不認識。

不僅不熟悉他們的臉,更不知道他們的臺詞想表達什麼,做出各種誇張肢體動作的目的又是什麼,奶奶把他們的表演和劇情歸結為“只是在打哈哈逗樂”。

那些流傳於網路的段子、笑梗,現代喜劇慣用的東叫西嚷、雞飛狗跳的混雜場面,這是我們開懷大笑的源泉,到了不熟悉網際網路的老人家眼中,就成了不知所云的亂碼。

並且奶奶告訴我,長達兩個半小時靜坐不動的觀影過程使她的膝蓋疼痛難忍,這也是為什麼後半段她頻繁詢問結束時間的原因。

我們所享受的觀影過程,對老人家來說卻成了煎熬,本來抱有好初衷的我,最後卻對奶奶感到非常抱歉。

選擇影片時,出於老人接受度的考慮,打著閤家歡標籤的《我和我的家鄉》已經是最優選項,如果我帶奶奶去看《姜子牙》《急先鋒》,她可能不止看不懂,還會被喧噪的場景吵鬧到頭痛。

國內的春節檔已經熱鬧近十年了,但縱觀每年票房大賣的影片,就算打著老少皆宜的口號,也基本上都是給年輕人或小朋友看,沒有哪部影片會真正去迎合老年人的觀影節奏。

當然年輕人有更高的消費慾望,他們也是絕對的影院真正“金主爸爸”,不僅是影視劇,社會上大部分的消費專案都是圍繞著中、青、幼年人而生,只有少數品牌以及某些有欺詐性質的團體專做老年人市場,說來悲哀的是,我們見識過如此多的人情世故,探討情感、人性、心理學,卻可能還不如賣保健品的騙子更懂我們的長輩。

直到現在,奶奶平時最喜歡看的電視劇還是《大宅門》《人民的名義》,可以算的上真正百看不厭,並非她主觀意願上想如此專一,而是不會使用電腦、智慧手機的她並沒有太多選擇。

日常電視臺播放的連續劇,也大多是給年輕人看的,不是情情愛愛就是打打殺殺,如果讓老人家去搞清楚劇中男主和女主認識了幾生幾世,相愛相殺了幾千年,無疑相當於要給她從頭普及一整套全新的世界體系,基本就是絕無可能

兒女長大獨立生活後,老人的身體逐漸衰弱,精神世界也會逐漸空虛,感覺孤單是常態,而偏偏他們還是最容易被新興科技遺忘的那一批人,當年輕人過著豐富多姿生活的時候,老年人大多還處於幾十年前半黑半白的狀態。

我們無法把最新技術強加於他們,因為我們無法改變他們因衰老而減退的學習、適應能力,但我們可以有選擇的轉身去迎上他們遲緩的追趕腳步,多做一些適合老年人欣賞的娛樂產品,來豐富他們的日常生活,哪怕僅出於公益性質。

耐心的照顧他們,不就是在照顧幾十年後的我們嗎?

39
最新評論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晚秋釣鯽魚,這樣餌料餌更受歡迎,大鯽魚咬鉤猛,上魚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