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醫保局9月8日公佈《關於開展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收費和耗材價格專項治理的通知》,通知明確,口腔種植體將進行集採,牙冠進行競價掛網,種植牙醫療服務進行價格調控,其中三級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全流程調控目標為一顆牙4500元。三級公立醫療機構完成全流程種植,醫療服務價格高於4500元每顆的地區,都會被列入醫保措施當中,將整體價格控制在不超過4500元每顆。三級以下公立醫療機構的調控目標,參照當地醫療服務分級定價的政策相應遞減。據瞭解,目前,公立醫療機構採購高端品牌種植體4000元至6000元每套,其他種植體2000元至3500元每套,流通過程存在價格虛高空間,集中採購後價格會有不同程度下降。公立醫療機構從第三方加工廠採購的牙冠大多約1000餘元,自制牙冠價格更高,競價掛網後也會有一定程度下降。值得注意的是,集採指的“4500元每顆”並不包括種植體和牙冠等耗材,醫療服務價格較高是導致種植牙收費較高的重要因素。根據近期全國範圍內登記調查的初步結果顯示,以各省份公立醫療機構單顆常規種植為例,醫療服務部分的平均費用超過6000元,一些省市費用超過9000元。集採通知的要求顯示,各省級醫療保障部門在種植體集採、牙冠競價的結果產生後,進一步合併制定並公開本地區種植牙全流程價格調控目標(含種植體、牙冠、醫療服務)。通過對構成種植牙費用3個部分的綜合施策,群眾種牙費用負擔將會有效下降。由此一來,影響口腔醫療股的利空終於落地,受種牙集採消息影響,通策醫療、融鈺集團漲停,港股現代牙科大漲近30%,時代天使漲超9%,國瓷材料漲超7.55%。通策醫療方面表示,集採的價格比預期好,此前市場預期是在2500元左右,而現在價格是4500元。並表示,後續種植牙還會出臺耗材的價格調控,但這跟公司沒影響。種植牙沒有納入醫保前,屬於自費項目。而種植牙市場中,大多數都是民營醫院,也就使得種植牙相關補貼政策難以推進。在種植牙手術費用結構中,平均成本基本在3萬元以上,同時,手術費、診療費和服務費用佔比甚至遠高於耗材費用。種植牙的集採的確難以進行,由於大多數都是民營醫院,而每個地方的民營醫院,不同的醫療機構用的材料和治療費用都不統一。一方面,對材料方面的加價比例不同,另一方面,治療費用與牙醫的水平和醫院的等級有關。目前集採要做到的是,先降治療費用,後降材料費用。公立醫院耗材費用(包括種植體、種植基臺、牙冠、修復材料等)佔比約為30%-42%,而民營醫療機構主要耗材佔比約為20%-35%。種植牙產品以美國、瑞士、德國等外資品牌為主,而中國產種植牙起步較晚,進口品牌的種植牙價格比中國產價格高很多,大部分消費者都會選擇貴一些的外資品牌。美國品牌的一般要8000-20000左右的價格,而瑞士品牌的也在10000-15000區間,德國的要在8000-15000區間。而南韓和中國產的,大約在5000元往下的價格。結語接下來列入集採的耗材,最有可能的還是中國產的材料公司。這輪集採主要降低治療費用,往後將材料端也納入集採後,預計材料價格將會被大幅壓低,而需求會再次擴大。需求擴大後,想將治療費用再進一步大幅壓低,是比較困難的,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牙醫人數較少,而大部分市場都是民營牙科醫院的。想將價格進一步壓低,也需要更多的醫生來維持。即使整體價格下去了,但需求提升,對相關的口腔醫療企業來說,雖然單價低了,但量能提升的話,是件好事。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