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從國慶的全國大降溫開始,深秋瞬間而至,早晚的巨大的溫差,致使很多釣魚人開始犯難,明明秋季是釣魚的黃金季節,每次的出釣卻總是釣不了幾條魚,比夏季的魚還要難釣很多。

秋季釣魚黃金季變成釣魚慘淡季,很多釣友是理解不了的,明明這段時間的魚,會為了過冬儲存體力,大肆的覓食,為什麼每次出釣卻釣不到幾條呢?

1、晝夜溫差大,水深的選擇錯誤導致魚獲減少

深秋最大的變化就是晝夜溫差,白天可能高溫在20左右,但是,一到了晚上溫度就會下降到10度以下,這種極大的溫差加上較低的溫度,會導致魚的生活水域發生變化。

這就要求我們在選擇釣位的時候,考慮到水深與水溫的關係。

所以,我們要根據一天之中溫度的變化及時調整我們釣位的深淺選擇。

早晚儘量選擇水深在2米以上的位置,因為水深足夠,水溫的降幅不快,魚根據自己的趨溫性會前往於此。

而到了白天太陽升起之後,我們就不能按照深水進行選擇,這也是導致很多釣友釣獲不多的原因所在,他們還是根據夏季的釣深為依據進行選擇,那樣是不正確的。

例子:上週前往一個山體小水庫,這裡的水深差距特別大,剛到的時候差不多7點,太陽還沒有徹底升起,一行四個人選擇了兩種不同深度的位置,我和一個朋友選擇的深水區,差不多水深在4米多,而另外兩個朋友則選擇在了淺水區,水深差不多1.5米。

剛開始,我們這裡的口很好,幾乎處在連竿的狀態,可是到了9點之後,這種魚情發生了極大的轉變,我們這深水區逐漸沒口,他們那的口開始暴躁起來了。

這個例子也就說明了一個問題,我們在深秋作釣時,要根據實時的氣溫變化進行調整釣位,早上九點到下午六點這段時間,儘量選擇水深不超2米的淺灘位置進行作釣,而當太陽落下後的七點到上午9點,這段時間因為氣溫較低,深水區的溫度要明顯高於淺水,我們應該選擇相對較深的位置進行作釣。

2、魚口較輕,線組浮漂的搭配不正確導致魚獲減少

深秋時節的魚口,真的不能用一個輕字描述,最起碼得是很輕,最明顯的就是我們使用夏季的線組和浮漂時,魚口怎麼都出不了頓口。

大多數的情況下都是,微微的下降,就是出現不了魚的乾脆吃口動作,但是,往往這種微微的下降,還打不中魚。

我想很多釣友應該都有遇到這種問題吧,其實,這種輕口大都是因為我們線組和浮漂導致的,只要針對這兩個方向調整就可以有效應對。

線組的搭配

大咖一直強調,線組和魚的個體大小相對應,如果您是想釣大個體的,線組肯定不能小了,但是,如果你不是想釣大的,線組就一定要小,譬如深秋我們喜歡釣的大板鯽,我們的線組就要放到小號,如0.8+0.4這種小號線組。

浮漂搭配

浮漂上選擇也應減少,選擇吃鉛1.5-2克的浮漂,調高目釣低目,讓線組和浮漂的靈敏度更高,一旦有魚吃口浮漂的動作就會立馬顯現出來,不會表現的磨磨唧唧。

5036
最新評論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雪花秀磨砂面膜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