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臺灣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是中國最大的島嶼,直接屏障著中國最為富庶的東南沿海地區。如果臺灣始終不能迴歸,那麼中國的海洋權益將得不到維護,中國的對外貿易會受到很大的限制,被美國死死地鎖在西太平洋地區。
解放戰爭末期,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殘餘勢力逃到 了臺灣島後,粟裕在臺海集結了12個軍50萬兵力的力量,準備解放臺灣。但是北韓戰爭爆發之後,美國海軍第七艦隊進駐臺灣高雄,基隆港,阻止解放軍解放臺灣。敢和解放軍陸軍較量的沒有幾個國家,但是當時解放軍的海空軍實力很弱,所以解放臺灣的計劃暫時被擱置了。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之後,雖然解放軍遲遲沒有動手,但是兩岸海戰,空戰頻繁,在金門還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炮戰。1979年,全中國人大發表《告臺灣同胞書》,宣佈停止炮轟金門,結束兩岸軍事對峙的局面,爭取以和平方式解放臺灣。此後的十年裡,兩岸的交流迅速擴大,發展的很好。但是蔣經國逝世之後,臺灣方面開始採取了和大陸相對立的政策,致使兩岸關係迅速惡化,1996年,兩岸關係緊張到了極點,解放軍集結了海陸空,二炮等兵種在臺海進行了聲勢浩大的軍事演習。
在空軍方面,當時臺灣方面有150架F16戰機,60架Phantom2000,還有利用美國技術製造完成的120架經國號戰機,經國號戰機雖然是臺灣自行研發,但在當時並不落後。而當時解放軍引起的第一批24架蘇27戰機,才剛剛形成了戰鬥力,剩下的大部分都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殲六,還有少量的殲七和殲八及其改進型戰機。當時中國引進的蘇27sk只是蘇27系列的簡化版,在雷達,電子和模擬操縱系統連經國號都比不過。真要是打起來,除了20多架閹割版的蘇27,其他的很難對臺灣的三代戰機造成威脅。而且當時臺灣還有先進的防空系統,對殲六殲七殲八等落後戰機是一個很大的威脅。
海軍方面,當時解放軍的實力更弱,當時可以說沒有一艘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驅逐艦,登陸艇的數量和品質更是十分不堪,只有少數潛艇可以對臺灣海軍形成威懾,但當時臺灣海軍的潛艇力量也不足。我們在看當年解放軍軍演的視訊和照片時,會看到當時徵調了很多民船,為了解決艦載火力的不足,甚至把坦克裝甲車輛、陸軍火炮都搬上了船。而陸軍火炮的精確度,和威力和艦炮有著巨大的差異,對岸支援的力度也十分有限。
很多人都說我軍陸軍很強大,但是在當年,我軍陸軍的裝備更差,1996年的廣州軍區和南京軍區,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機械化師,沒有一輛步戰車,當時全國唯一裝備86式步戰車的部隊是萬歲軍38集團軍112師。少量的自行火炮,自行火箭炮,還都在北方,很多火炮還都是二戰前後的產物。不論是數量,還是品質,南方兩個戰區的火炮,火箭炮,坦克,裝甲車,防空火力和臺灣都不是一個級別的。臺灣自行火炮,直升機數量比解放軍全軍加起來都還多。
幸虧當年我們有引以為傲的二炮,但當時中國北斗導航系統還沒有建成,需要依靠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所以在演習的時候發生了很尷尬的事情,那就是由於美國切斷了部分割槽域的導航訊號,致使一些導彈沒有準確的命中目標。當年的恥辱讓很多人都銘記在心,所以才有了近20年來解放軍武器裝備質和量的飛躍,當年臺灣方面看著很先進的武器裝備,在現在解放軍的眼裡,也大都可以忽略不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