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導讀有韓國著名導演金基德導演的影片《春夏秋冬又一春》,影片將故事情節定格在季節裡,春天裡的罪惡和救贖,夏天裡的慾望與放縱,秋天中蘊含的愛與恨,冬季裡的哲學與反思,再到春的延續,生生不息。

豆瓣評分8.5分的,一部充滿禪意的韓國影片,無論是場景、畫面還是故事,處處都有佛教的痕跡。寥寥無幾的臺詞,讓你深刻體會到什麼叫做內容大於形式,春、夏、秋、冬對應生命、慾望、罪惡、救贖、而又一春,則應該是導演的一種演繹,反映了導演對於人類無法跳出宿命與本性的深深悲涼。

春——為生命哭泣,老和尚和小和尚相依為命的生活在一個看似與世隔絕的孤寺中。小和尚無憂無慮天真可愛,老和尚話不多,時常看著默默看著小和尚。直到有一次,小和尚獨自玩耍的時候給魚、青蛙、蛇各自綁了一塊石頭,樂呵呵的看他們拖著石頭蹣跚前行,臉上一副天真的笑臉。老和尚看到他的行為,以同樣的辦法將石頭綁在小和尚身上,教育他用同等心情看待身邊的一切,小和尚揹著石頭去給魚、蛇解開石頭的時候,發現他們已經死了,對著屍體痛哭。老和尚嘆氣說道“你給它們綁的石頭,未嘗不是你自己心靈的石頭”

夏——愛的慾望,日子一天天平淡的度過著,小和尚長大了,但是平靜的生活終被打破了。一天寺廟裡來了一個養病的少女。成年的小和尚經不住誘惑,最終和少女偷食禁果。老和尚發現兩個人的事情,而少女的病已痊癒,於是將少女送走。年輕的小和尚無法忍受失去愛人的痛苦,在夜裡背上佛像,偷偷離開。

秋——罪惡,小和尚回到寺廟裡,此時他因為妻子出軌而成為了一名殺人犯。他無處可逃,回到了養育他的孤寺中。由於生活的苦難,他已經不是原來那副祥和的樣子,他滿臉乖戾,心中充滿了憤怒,老和尚將他一頓痛打,然後在寺前的木地板上寫下般若波羅蜜心經,命令小僧用那把帶血的刀將其刻出。剛開始時,小和尚急躁暴戾,刻得痛苦掙扎,兩名前來緝拿他的警察更是讓他瀕臨崩潰。師傅請求警察讓他將心經刻完,漸漸的,他愈發平和專注,原先的暴戾慢慢散去,終於在黎明前,刻完了。

冬——救贖,出獄的殺人犯已是中年,他回到寺中,老僧已經化身一條蛇。一晚一女人帶著一個嬰兒來到寺中,在佛像面前痛哭,晚上女人打算遺棄嬰兒偷偷離開的時候,掉到了湖面上的冰洞中死去。值得一提的是冰洞是小和尚鑿開取水用的,一個人無心的舉動可能會給別人造成巨大的不幸。這也許又成為了一個他心中的一塊石頭。

中年僧人收養了這個嬰兒。中年僧人終於證悟,他將舊佛像沉入湖中冰洞,身背石塊,懷抱新佛像向山頂艱難的攀爬,當他到達山頂的時候,湖中孤寺甚至整個湖面在群山的映襯下顯得微不足道……

又一春——又一次生命,又是同樣的鏡頭小魚小蛇的身上綁上石頭……

有人說是小童僧的惡作劇,也有人說是他心中的石頭,或許誰知道呢?

整個場景中貫徹整個劇情的“水”一片被群山圍住的湖水,一間小寺廟一年四季漂浮在平靜的水面上。“水”還象徵著慾望,佛家講究無慾無求,慾望是人的本能,任何東西都無法關住它。在與少女偷偷上山偷食禁果的途中,水漲沒了道路,慾望噴薄而發。

與“水”相仿,蛇從聖經裡開始就成為了“慾望”的代名詞。影片中也出現了多次。少年和尚最初也是在兩蛇交尾的場面下萌發了最初的性意識。

另一個有意思的場景,就是寺廟裡面的隔間無牆卻有門。很容易理解,“門”是常規的通道,而越牆卻不走門則是違反常理的行為。年幼的小和尚從門裡進出,少年和尚的第一次“越牆”的行為也只因為經受不住少女的誘惑。

寺廟門前的石獅子,在少女剛來的時候,她坐在上面,小和尚告訴她不能坐,而當兩個人偷食禁果後,他則主動將石獅子移動讓女孩休息。

影片中還有兩個看似不重要的角色“雞和貓”雞在劇中它們的共同之處是都被當成了工具,雞被當成把兩人偷歡的小船拉回來,貓則被當成書寫心經的筆,他們被當成了救贖小和尚的工具,同時小和尚也還給它們了自由。

總的來說,這部幾乎沒有對白的影片蘊含了很多意思,每一個鏡頭都值得揣摩,充滿了讓人不同解讀的角度,推薦大家觀看!

42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諾蘭與華納面臨“分手”,誰將是下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