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帝國的歷史上,有兩次沉痛的挫敗,第一次就是美國獨立,第二次就是印度獨立。
印度獨立時大英帝國已經風燭殘年垂垂老矣,而美國獨立卻正值英帝國冉冉升起羽翼漸豐。
喪失北美殖民地,大英帝國損失異常巨大,因為獨立前夕的美國,已經是個異常繁榮的國度,磅礴的朝氣冠絕全球。
獨立前夕的美國已經形成13個殖民州,不同地區展現出不同的經濟特徵,可以區分為北部、中部、南部三大地域來詳解。
北部地域主要指新英格蘭地區,地處東北氣候寒冷,靠近日後的加拿大,包括馬薩諸塞州、新罕布舍爾州、羅德島州、康涅狄格州。
農業之外,新英格蘭地區比較發達的產業有:伐木業、楓糖業、捕魚業、捕鯨業、造船業等。
1700年新英格蘭一年中出口的海魚,達到1000萬磅,已經超過了英國本土。
中部地區主要由紐約州、新澤西州、賓夕法尼亞州、德拉華州構成,他們的經濟模式大體趨同自成一派。
中部地區比北部新英格蘭的地理環境更好,擁有大量肥沃的土地利於農業的發展,每年收穫大量的小麥助推了麵粉業的發展。同時發展起繁榮的肉類加工業,向歐洲出口大量肉類製品。
中部地區也擁有成熟的造船業,紐約與費城依靠有利的位置,發展起繁榮的航運業與國際貿易。
賓夕法尼亞州與新澤西州的鍊鐵業極為發達,依靠自由土地買賣的法令,賓夕法尼亞吸引了大量歐洲移民,德國移民的生產方式與文化成為該州的特色。
南部地區包括馬里蘭州、弗吉尼亞州、北卡羅來納州、南卡羅萊納州、佐治亞州。
這裡地廣人稀土地肥沃森林茂密,是種植業發展的天堂,各種大農場與種植園遍佈各地。
南部地區肥沃的耕地出產糧食與牲畜,茂密的森林出產瀝青、松脂、柏油、樹脂。
弗吉尼亞州、馬里蘭州盛產菸草,北卡羅來納盛產大米,這兩種商品都是外貿出口的大頭。
南方地區最大的經濟特色,就是黑奴的大量使用,主要原因是地域廣大勞力缺乏,並且勞動異常繁重。
整個18世紀,北美殖民地的經濟增速維持在0.3%到0.6%,已經高於英格蘭本土。
美國獨立前夕,殖民地自由人平均實際財富儲備,
已經達到76英鎊,也遠遠高於英格蘭本土,農業勞動者的收入是本土同行的4到5倍。
北美殖民地的繁榮根源在於:1富饒的自然資源與遼闊的土地空間,2移植了歐洲同等水平的先進技術,3.充沛的人口增長力與包括黑奴在內的勞動力補充。
總體上看,美國獨立前夕的殖民地,是一個人民總體富裕的小康國度,並不是因為均貧富沒有土豪與富翁,而是因為整體物資總量充沛。
美國獨立後的1790年,13個州一共約有人口392萬,其中白人有317.2萬佔總人口80%,非白人75.7萬佔總人口20%。317.2萬白人按照姓氏追溯祖籍,英國姓氏佔60.9%,蘇格蘭佔8.3%,愛爾蘭佔9.7%,德國佔8.7%。荷蘭佔3.4%,法國佔1.7%,英倫三島祖籍的人口占到全國三分之二。
因此英國的法律與風俗,在美國建國前夕的殖民地中佔據主導,相同的財產法、商業法、道德、教育、宗教等,已經糅合成了一個統一的美利堅文明。
從古希臘時代開始,殖民地富強超過母邦,往往以殖民地的獨立與反客為主告終,這樣的歷史戲劇橋段,最終在美國與英國間上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