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馬雲:阿里巴巴創造了3000萬個就業崗位,提升了人民的生活質量,阿里巴巴促進了中國經濟的發展。真的是這樣嗎?

曾經,我們沒事的時候都喜歡逛逛街,買一點衣服、日用品什麼的,現在呢?一眼望去,大街上冷冷清清,很多商店已經關門停業,就算是那些開著門的商家,生意也是不溫不火,甚至都發不出員工的工資。

這是什麼造成的呢?很多人歸咎於電商的崛起!那麼,電商的崛起有沒有促進就業,損害實體經濟呢?接下來,我們看看劉強東怎麼說。

電商砸了很多人的“飯碗”

電商興起初期,他涉及的範圍僅僅是服裝、化妝品、電子產品等,由於價格確實比線下實惠,讓不少消費者得到了實惠。當時,就有人預言,電商的興起,會砸了很多人的飯碗。

事實上,正如當初那部分人所言,現在的實體店都半死不活,很多需要工作養家的人,要麼進工廠,要麼去做一些有關網購的事,如開網店、網店運營。電商客服、快遞等工作。

很多人對此表示,這是電商創造出來的崗位嗎?根本就是無奈的選擇!

近日,劉強東在六年前的演講影片在網路上瘋傳,從事影片上不難看出,劉強東是反對電商創造大量就業崗位這一說法的!

劉強東表示,電商不僅沒有創造就業,還使很多人丟掉了吃飯的“命根子”!

影片裡,劉強東舉了一個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十幾年前,路邊有很多賣CD的老大爺,生意好的話,他們每月也會有八九千的收入,現在呢,這些店鋪已經關門,因為他們的產品在網上可以輕易地買到,而且價格也相對的便宜一點。

從劉強東舉得這個例子中不難看出,這個行業的一小部分人轉為網上銷售,很大一部分人已經失業!那麼,與其類似的行業有多少呢?又有多少人因此而失業呢?

其實,出現這種現象,我們不能把“過錯”歸咎於電商,畢竟科技在進步,電商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實體零售為何會被擊敗

所謂的電商,只不過是將線下銷售轉移到線上,交易方式發生了變化。那麼,線下銷售比線上銷售有很多優勢,電商為何會打敗實體零售呢?

首先,價格便宜。

人們在實體店購物的時候,有很大的侷限性,不但產品少,而且對產品的資訊知之甚少,很容易出現買得貴的情況,特別是遇到不良商家,很容易被“宰”!

其次,效率提升

商品進入到實體店,要經過很多環節,以至於廠家生產出來的產品很長時間才能進入到實體店,尤其是地處偏遠山區的實體店,很多隻能賣一些過時的商品。

電商則不一樣,很多都是廠家直接面對消費者,省去了很多環節,避免出現“過期”的情況。

寫在最後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電商創造一千萬個就業崗位,就會造成2000萬人失業,因為這就是科技的力量。

馬克思在經濟學中講到,科技就是第一生產力,生產力得到了提升,才會減少人力的使用。

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我們也不能怨天尤人!

但是,筆者覺得,很多實體行業是電商所不能取代的,如餐飲等服務行業,只要我們善於發掘,就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10
最新評論
  • 1 #
    質量不好,假貨太多了。應該叫停電商
  • 2 #
    你們的電商讓大批人員失業
  • 3 #
    沒有強大的製造業, 你們的電商統統完蛋!
  • 4 #
    電商極大拓展了快遞員這個職業,這點應該還是有目共睹的,只不過移動支付讓地產商和銀行不爽,現在引導輿論了
  • 5 #
    怎麼看京東還在找快遞員呢?
  • 6 #
    電商與實體店並存是最好的。
  • 7 #
    不要僅眼光國內。看一看近年外貿進出口特別是出口形勢,並不太樂觀,原因眾所周知。這直徑間接導致大量相關行業企業不景氣,結果可想而知。所以一下子把帳算在電商頭上,並不算是很客觀。
  • 8 #
    電商就是製假販假的罪魁禍首!
  • 9 #
    任何一個行業的存在是由需求和市場決定的!“風馬牛不相及”說的是馬雲和牛強?!社會發展的潮流總是有人要嘗試阻擋。
  • 10 #
    總的來說電商也是人類文明的進步一腳印
  • 11 #
    大浪淘沙,優勝劣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 12 #
    東西是便宜了,可我也沒有省下錢來
  • 13 #
    馬雲,劉強東說的都不對,電商造就了大量假貨,有了一個成本最低的詐騙平臺。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聲震天下,勢吞金烏——DC評興戈APT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