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上上週五下班,我和旁邊的一個同事一起出門,我順便問了她的週末計劃。

原來那天她一下班就著急走,是為了趕去另一個地方看電影,是那種在博物館觀看的看電影,據說也不比電影院的便宜。並且她的週末也安排的滿滿的,比如週六就要去參加3場活動,都是自己根據興趣在網上報名的。

這個同事是個來自杭州的91年小姑娘,去年下半年剛到北京,為了工作不遠萬里而來。她和我同歲,現在單身,一個人住個一居室,上班都會自己做飯,週末一個人看電影、逛街,日子過得特別充實。就連上班的中午休息時間,她都用來讀本書,她似乎沒有午休的習慣。

看到她,我就馬上想到了兩三年前一個人在上海的日子,那時候的自己跟她太像了,似乎有永遠用不完的旺盛精力。週一到週五忙著上班,偶爾下班早會去參加活動;週六週日基本不會在家,不是在參加活動,就是在路上,一天從上午、下午到晚上,給自己安排3場活動,有學習新媒體的、有網際網路的,也有旅行等自己感興趣的。

(參加秋葉大叔的新書籤售會,激動到整夜睡不著)

當然,這些活動都是在“活動行”上找的免費活動,那時候的自己在盡一切可能拓寬見識。以至於從2016年到2018年在上海待了3年,我幾乎參加完了想去的所有活動,至今想起300多場是有的。

那段歇斯底里的日子,現在想起來就很恐怖,對自己真是太狠了。後來我明白,那或許是青春時代,一個人對夢想及世界最大的好奇與渴望,它促使我想要永不停歇。

(見到偶像吳曉波,覺得離夢想更近一步)

2018年11月底,我從上海搬到北京,如今已經整整兩年了。在北京的生活與上海完全變了樣,直到現在我沒有在北京參加過一場課外活動,也沒有興致勃勃的逛完北京的每一處景點,甚至因為工作、生活的忙碌,一度對活動失去了興趣。難道我是在上海耗盡力氣了?

猛然間,我才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經歷的變化,心態的轉變,我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看到那個91年的小姑娘,總覺得自己已經不是那時的自己,再也找不回當年的模樣。

我想,我終究是失去了什麼?不止失去了去活動的激情,也一併失去了太多探索的慾望與好奇,致使我在北京的生活過得十分平靜。或許是因為畢業前3年在上海折騰的太過猛了,耗盡了自己對世界的所有好奇;也或許經歷過追逐的一切後,內心終於歸於平靜,連同一顆躁動不安的心一起想要安定。想看的看了,想吃的吃了,想玩的玩了,想去的去了,想折騰的拼命折騰了,剩下的就是像微塵一樣平凡的活著了。

(與小夥伴一起書寫夢想清單,一起賦能)

人們都說當一個人在外邊瘋夠了,就會想著回家,想著安定。所以你經常會看到,剛畢業的大學生一心要來北上廣一線城市,感覺只有那裡能承載年輕時的夢想,待到工作了四五年,快到30的時候就會選擇去其他城市定居,然後娶妻生子,過上安穩的生活。這是太多人的人生軌跡,也是眾多人的成長經歷,我也不例外。

只是在此,我想告訴所有正在奮鬥的年輕人,當你還有時間、勇氣和精力的時候,請一定要毫無保留的折騰,盡最大可能提升自己;待到你想要安穩的時候,你才有足夠的信心和資本也能過得很好。總之,你需要向世界證明,向自己證明,你來過,你拼搏過,未來你才不會後悔。

如今,我已不是四五年前幼稚的小女孩,思想成長了一大截,我放棄了很多東西,失去了很多追求,也重新樹立了新的夢想。在這一路上,我的精力在不斷衰退,但內心時常掙扎,期待自己永遠年輕,永遠熱血澎湃,偶爾再來一次那種非常態的生活。

(參加熱情測試工作坊,尋找自己的天賦使命)

每每午夜夢迴,這幾年的經歷就像電影一樣在我的腦海裡播放,一遍又一遍,我恐怕失去自我,失去初心,失去夢想,更失去鬥志。雖然,我已經在失去很多東西了。

待到週末,可不可以再去參加下活動?可不可以再去爬爬山、旅旅遊?可不可以再去書店看看書?可不可以再在心裡念口號給自己打氣?...請記住,你一直在經歷,那就用最大的熱情擁抱生活,用最強的好奇心探索世界,用最佳的狀態迎接挑戰!

22
最新評論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伊霍之事是什麼東東?商代伊尹和漢代霍光是怎樣合體成伊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