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在香港電視劇中很難看到鄉愁和傷感,更多的是一種喜劇式的生活。《卡拉屋企》、《開心花之裡》、《檸檬丈夫》、《美味天王》等劇集,無一例外的給觀眾展現出一種難堪的喜樂。在這種意識滲透下,觀眾逐漸接受了這種影響,甚至瘋狂的追捧,也相應的促進了都市劇的沿襲和發展。

然而,都市劇中再多的喜劇性,也難以規避城市中本身存在的混亂。混亂並不是秩序上的,而是文化上的。香港是個包容性強的城市,這裡邊生活的是擁有不同價值觀的人,他們的生活理念大相徑庭,甚至是背道而馳。

香港的一位作家曾經將香港比喻為一個複合商場裡的櫥窗,他們不同源,但卻彼此相連。這樣櫥窗很容易讓人迷失,文化領域與商業領域界線模糊,私人空間和公眾空間似乎沒有區分,他們之間的關係盤根錯節,彼此需要、相互滲透,甚至是相互折射。在這裡,你幾乎分辨不出哪些是傳統、哪些是現代;哪些是固有的,哪些是外來的;哪些是東方的,哪些是西方的。於是,在香港電視劇中,就能明顯感到一些文化拼湊的痕跡。

不過,無線的編劇十分聰明,他們不會將一部劇的起承轉合固定下來,往往會提供多個選擇讓觀眾來做決定,選的最多的那個才會被最終定下來。這也是為什麼無線的編劇並不是一個人,而是若干人。

在迴歸之後,無線電視劇在推出新人新劇的同時也掀起了一股懷舊風。褪去了華麗的城市外衣,香港無線電視劇換上了同《上海灘》一樣的背景,追溯過去、緬懷愛情,讓忙碌的人們記起了過去的點點滴滴。

這很正常,人們見慣了柴米油鹽的夫妻吵鬧,見慣了快節奏生活中的閃電愛情,便對過去那種“情深意厚,少盡繾綣”的永恆愛情產生了嚮往。於是,香港無線重新拍攝《上海灘》,換上了一批更為年輕的面孔來詮釋那個時代久違的愛情。

1997年,香港無線拍攝了電視劇版的《大鬧廣昌隆》,這部奠定周海媚無線一線地位的電視劇以纏綿悱惻的愛情做主線,以人鬼情未了為賣點,高唱了民國年間一曲愛情悲歌。正是在真正的時代中缺少了這種真情實感,才令該劇大獲全勝。

無線的編劇用幾乎脫離現實的手法讓觀眾重新拾回內心深處對刻骨銘心的愛情的憐憫,也可以說觀眾跟著編劇過了把懷舊癮。心理學上講,“懷舊的動因來自於成長過程的各個階段中自然或必要的超越與轉折”。香港人正處於一種轉折,他們對自己眼下的定位產生了懷疑,於是對過去有了理想化的渴望,不管是愛情還是其他方面,都是如此。

同一個時期,香港無線崛起了新一輩的演藝明星,宣萱、古天樂、陳慧珊、林保怡、佘詩曼、張智霖、郭羨妮、蔡少芬、馬浚偉等,這些面孔不管是在古裝還是現代劇中都十分常見。21世紀,這些昔日的新人也都變成了無線的老當家,更加年輕的一代準備“接過前輩的槍”。胡杏兒、林峰、吳卓義、葉璇、黃宗澤、廖碧兒,這些活力充沛的年輕藝人正在變成當年的汪明荃和周潤發。

然而,當人們滿懷欣喜地看著新人輩出的時候卻不得不傷感地接受一個事實,無線電視劇所面臨的是一個黔驢技窮的尷尬局面。

這個事實從20世紀末期就已經被不情願地展現出來,翻拍了無數遍的金庸經典再戰江湖,依然以不錯的成績落下帷幕。編劇們在沾沾自喜的同時,不禁悵然若失。於是,他們在翻拍了金庸經典後,開始改編中國古典名著。想必大家該記得那句孫悟空的自我介紹:“我是如來佛祖玉皇大帝觀音菩薩、指定取西經特派使者、花果山水簾洞美猴王、齊天大聖孫悟空,帥到掉渣。”這是1995年,無線尾隨《大話西遊》而推出的電視劇版《西遊記》,主演是當時正處於事業低谷的張衛健。

這版《西遊記》被大陸人民視為了惡搞,很多忠實於原著的人們較真地批評香港人不懂得尊重古典文化。可是從這部劇中卻能看到現代香港人的影子,孫悟空身上的桀驁不羈、頑皮胡鬧、重情重義、玩世不恭,帥氣瀟灑的動作、妙語連珠的對白,都是香港人所推崇的。這部劇搞笑的讓人無法抗拒,香港人在用另一種態度看世界。可惜的是,這部劇依舊改變不了無線編劇們才思枯竭的現實。

無線翻拍的經典不止這一部,《花木蘭》、《西廂記》、《孟麗君》、《聊齋》等。可以這麼說,沒有無線不能拍的,只要條件合適,什麼名著都能顛覆並且搬上熒屏。在古典中保證收視率,也是編劇們的一種無奈。

任何事物都運動在高潮與低谷之間,從正弦函式影象上看,高潮夾於兩個低谷之間。無線電視劇有過輝煌,步入低谷是遲早的事。但是,無論無線電視劇事業是處於低谷還是高峰,它帶給人們的思考都有永恆的價值。

人們在看無線電視劇的時候除了娛樂,不難發現一些微妙的相似之處。每部電視劇中幾乎都能體現出幾個觀念,家庭、事業、忠誠、信任、邪不勝正,這些總結在一起就是人性的光輝。正是有了人性,不管是倫理劇、警匪劇、武俠劇、言情劇,都有被人們追捧的理由。而且,無線電視劇將人性以娛樂的形式表現出來,讓你觀看的時候既輕鬆又留戀。久而久之,看無線電視劇成了舒緩壓力的一種方式,這也是內地電視劇所欠缺的內容。從《刑事偵緝檔案》到《妙手仁心》,從《一號皇庭》到《廉政追緝令》,從《大時代》到《創世紀》,這些電視劇都讓人們緊張的情緒得到了舒緩。無線電視人在賺足了鈔票的同時,也博得了人們的好感。

更重要的是,無線電視劇塑造了一批貼近生活的真實形象。脫離了大奸大惡,人性中的自私與善良矛盾的出現在一個角色身上,他們親切的就像是身邊活生生的人物。也許在一部劇中很少能見到大起大落,但總能遇到一些挫折和打擊。有些所謂的壞人在遭受打擊後被眾人幫助,當他恢復之後儘管在努力地回報他人,但性格中的“壞”依然蠢蠢欲動,時不時就爆發出來。這種表現手法詮釋了一個完整的人性,好與壞可能沒有那麼明顯的界限,每個人身上都不可避免的兼有了兩個方面。

2019年,無線走過了52個春秋,無數人來了又走了。有些人歡天喜地,有些人愁眉不展,有些人意氣風發,有些人垂頭喪氣,時常讓這些演員有著複雜的工作情感,但他們出演的電視劇卻給了無數人安慰和鼓勵。有人說最能代表香港文化的就是TVB的電視劇,它造就了許多家喻戶曉的明星,而在經濟因素高居第一的今天,無線電視劇能不能像他們的傳統戲路那樣浴火重生……

20
最新評論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假如愛有天意》——殘缺的愛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