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太平天國時期湧現許多著名鐵血太平軍悍將:石達開,陳玉成,李秀成,楊秀清等,他們的名字也許大家早已耳熟能詳。但除了他們外,太平天國後期還有一位鐵血大將:賴文光,名聲雖然沒有楊秀清他們響,但他的鬥志和忠誠,可歌可泣程度卻不比任何人低!

賴文光,最早參加金田起義的一位廣西人,和其他太平軍將領們不同,他讀過書有文化,參加起義後其實一直是擔任文官職務。作為太平天國中為數不多的知識分子,而且他還是洪秀全的小舅子,也算是皇親國戚,自然不用去過“刀口舔血”的戰爭生活。

毅然棄文從武,初期鮮有戰功!

但是文官在太平軍中並沒什麼前途,所以當時賴文光這個名字幾乎無人知曉。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卻並不太平!太平軍四處征戰,戰火更加慘烈。1856年9月,在清軍四面圍剿的情況下,太平天國內部卻爆發了“天京事變”,遭此大劫後,太平軍眾多名將或死或走,軍事指揮人才大多凋零。

那時賴文光並沒有什麼作戰經歷,除了“國舅”這個身份值得炫耀外,根本沒有什麼人會記起他。而最終卻是命運捉弄人,“天京事變”爆發後,天國頓時陷入“國中無人,朝中無將”的危險局面。在此情況下,作為“國舅爺”的賴文光得到了洪秀全的全力支援,最終決定投筆從戎,帶兵打仗。

因為賴文光也是參加起義軍的元老之一,雖然領兵後雖然一直在英王陳玉成部下,但官職卻不低,不過只是作為偏將參戰。1861年初,陳玉成部為解安慶之圍,大軍西征武昌,一路所向披靡,直接殺到黃州城下。

但由於得不到李秀成的支援,攻取武昌希望越來越渺茫,而安慶那邊又連連告急,於是陳玉成只好率主力立刻趕往安慶解圍,而此時便留下賴文光守衛黃州,賴文光才終於得到了“獨擋一面”的機會。

不久陳玉成救援安慶戰敗,此時賴文光向陳玉成提議在湖北發展:“務宜北連張苗以因京左,次出奇兵進取荊襄之地,不出半年,兵多將廣,可圖恢復皖省,俾得京門鞏固,此為上策。”

可以說,有著淵博學識的賴文光雖然指揮經驗不足,但比陳玉成對時局要看得更清,只可惜陳玉成並沒有採納,最後北上廬州孤城陷入絕境。陳玉成敗退時,多隆阿的清軍一路尾隨,步步緊逼,陳玉成大軍一度非常落魄。

而為了打破困境,陳玉成無奈之下,派遣賴文光和扶王陳得才等人率軍遠征河南、陝西,以求“廣招兵馬,早復皖省”。可是賴文光等人率軍前腳剛走,後腳陳玉成就被叛徒苗沛霖出賣,最終受凌遲而死。

陳玉成死後,陳得才、賴文光受李秀成節制,繼續揮師西征陝西,並一直攻打到漢中。1862年時,已受封遵王的賴文光,卻依舊只是扶王陳得才的助手,也沒有什麼值得誇耀的戰績。但此時太平軍隊伍已擴大到20萬人,氣勢浩浩蕩蕩。

時間來到1864年初,天京被湘軍曾國荃包圍,洪秀全急令陳得才和賴文光等回師救援。西北太平軍於是兵分三路南下迅速回援天京,但很遺憾:同年8月,正在鄂豫皖交界處和清軍激戰的西北太平軍忽然聽得驚人噩耗:天京已經被湘軍攻陷,天王和幼天王都已經遇害。

斬殺僧格林沁,捉弄曾國藩

當時他們和清軍已經鏖戰多日,早已是人困馬乏,只是因為“援救天京”這個的信念才苦撐到現在。天京沒了!西北太平軍上下都陷入了一片迷茫之中。軍心已經產生了動搖,1864年11月,扶王陳得才兵敗霍山,自殺身亡,除了賴文光部外,各路將領幾乎都投降。

無論是從家仇還是大義上來說,賴文光自然是堅決不會投降的!於是他聯合張宗禹、任化邦等部捻軍,並將這兩支軍隊重新整編,繼續打著“太平天國”的旗號和清軍作戰:“誓同生死,萬苦不辭”。從此,賴文光獨當一面,獨自扛起了“匡扶天國”的重擔。

而整編後的太平軍(新捻軍)因為騎兵數量較多,機動能力很強,賴文光利用這點四處突襲清軍。為了徹底消滅這支“風一樣的匪軍”,八旗軍第一名將僧格林沁親自督師,統帥蒙古、東三省精銳馬隊開始圍剿賴文光。

但這位大清第一名將僧格林沁,卻沒想到最終隕落在賴文光手中:1865年5月,賴文光在山東高樓寨設下伏兵,引誘僧格林沁騎兵追至預伏地點,這場伏擊戰中7000多僧格林沁精銳全軍覆沒,僧格林沁和內閣學士全順、總兵何建鰲、額爾經厄等將官皆被斬斃。

僧格林沁戰死後,清廷上下極為震動,晚清滿蒙集團已經拿不出像樣的猛將了。最後,清廷無奈重新起用曾國藩,命他統帥湘軍圍剿這支賴文光統領的“太平軍”。不過曾國藩戰術一直很呆板,說實話,和太平軍作戰時,他也只會搞“打呆仗”。

可是這招對以騎兵為主的“捻系太平軍”卻不靈了,到1866年5月,曾國藩被賴文光幾經捉弄後,決定採取四面合圍之策,將賴文光圍困在鄂、豫、皖交界地帶,再圖全殲。但賴文光趁著湘軍壕溝尚未完工,就主動出擊,從開封南面一路突破包圍圈,直奔山東,曾國藩的如意算盤宣告破產。

最後決戰全軍覆沒,凌遲處死不言降

賴文光突破曾國藩包圍圈後,賴文光和魯王任化邦親率一部繼續留在中原作戰,而他們的這部分士兵大都是陳玉成太平軍舊部組成,由此被稱為太平軍東路軍。但東路軍此時的對手換成了李鴻章,賴文光仍然四處機動作戰,甚至還差點活捉了淮軍首席大將劉銘傳。

可惜因為缺少根據地,賴文光的東路軍糧食物資等補給開始遇到極大困難。而且狡猾的李鴻章,1867年時沿著西面運河迅速構建一道嚴密封鎖線,這無疑直接命中賴文光部的要害。賴文光的東路軍一直以靈活機動為優勢,一旦被這道封鎖線所困住,必將遭來滅頂之災。

賴文光嘗試多次,卻一直無法突破李鴻章的這道運河防線,逐漸陷入被動。希望越來越渺茫後,賴文光只好率軍沿著防線側南下,清軍一路乘勢圍追堵截,東路軍一路損失慘重。後來開路先鋒魯王任化邦在蘇州贛榆被叛徒殺害,而賴文光的兄弟賴賜福竟然也降清了。

痛失兩員心腹大將後,賴文光只能率軍開始北返,但一路上仍然被清軍死咬著不放,賴文光另一兄弟奏王賴世就也最終戰死在膠州。此時“痛心疾首”的賴文光,此時再也無法抑制住自己的悲憤了,他痛哭不已!隨後召集殘部慷慨陳詞說道:願去者儘可去,想留下的和我一起為戰死兄弟報仇!

最後仍有三萬多人願意留下來和清軍決一死戰,於是賴文光再也不四處奔走了,東路軍就地聚集在山東壽光的洋河、彌河一帶,和清軍決戰以圖突圍。不久清軍便蜂擁而來,一場悲壯的突圍血戰開始了。

此時願意留下的太平軍個個都是死士,他們和賴文光一起,和圍剿的清軍殺了幾天幾夜,魯王任化邦的兄弟任柱報仇心切,率部兩千人和清軍死戰,最後全部陣亡,任柱慘被清軍剁成肉泥。

不久首王範汝增、列王徐昌先等殘餘骨幹將領也悉數戰死,這次壽光最後決戰,賴文光部戰死萬餘人,受傷被俘兩萬人!還有數百人為了不落入清軍之手,紛紛在路邊和破廟裡自縊身亡,一時間,戰場周邊到處掛著太平軍的屍體。

另外還有數千東路太平軍的家屬,他們也在潰散中大多被清軍殺害。雖然賴文光在戰鬥中率領數百騎兵僥倖從包圍圈中突了出去,但1868年1月,賴文光還是在揚州瓦窯鋪被清軍俘虜,最後受凌遲處死。在臨刑前,賴文光直言:“惟一死以報國家,以全臣節”,嚴詞拒絕向清朝投降。

賴文光從文官轉戰武將,在天京陷落後,他依然堅定扛起太平天國的大旗,在險境中和清軍死戰到底,其忠勇之志可歌可泣!賴文光也見證了太平天國從興到亡的全過程。而他的東路太平軍大多是英王陳玉成舊部,不少還是老廣西,東路軍覆沒後,也標誌著真正意義上的太平軍就此終結。

《歷史雜談驛站》圖源網路,侵刪!

22
最新評論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功夫之王"李小龍:14歲失身、和徒弟結婚、後猝死情人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