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也都知道,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力量越來越重要,而說到科技,目前來看,美國在科技上的實力依然還是全球最強,這主要與美國在科技上的創新力有著直接的關係,而要說到科技創新,那麼我們的視野無疑就會聚焦在美國的矽谷。
其實說到矽谷,其本身就與創新有直接的聯絡,矽谷名稱的由來,是因為發現電晶體的肖克利堅持要留在矽谷,而矽是半導體的主要材料,矽谷一名就此誕生。
幾十年過去了,矽谷現在聚集了大量的科技創新企業,如果說矽谷是全球科技創新的發源地,甚至也不為過。
正是因為矽谷為美國帶來的科技創新,才使得美國在全球的科技市場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這也是美國得以打壓華為的底氣,例如禁止美國企業向華為提供服務,包括軟體、硬體等。

而且還利用科技霸權長臂管轄他國企業,就是因為目前全球眾多的科技企業,都會或多或少地採用一些來自美國的技術。
之所以矽谷能產生這麼大的影響力,其實這跟一種現象有著直接的聯絡,就是產業聚集。
在19世紀末,產業聚集便開始被研究,之後又經過多次的演變發展,目前產業聚集的優勢,基本上有這樣三大方面,分別是經濟優勢、創新優勢和競爭優勢。
簡單來說,產業聚集有利於企業創新和競爭並降低企業成本,加速企業發展。
但現在,美國矽谷變了。
目前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逃離矽谷,例如近段時間的美國慧宇,而現在,美國超級巨頭甲骨文也選擇逃離矽谷。
其實在此之前,也有一些企業選擇離開矽谷,但是像現在這麼扎堆,而且離開的企業規模如此之大卻非常罕見。
除了公司,很多美國知名企業家也紛紛離開矽谷,例如PayPal聯合創始人彼得蒂爾,還有近日的特斯拉老闆馬斯克。
然而是什麼原因加速了矽谷逃離的現象呢?答案就是美國的疫情。

所以我們看到,像美國谷歌等超級科技巨頭均紛紛開始執行居家辦公的辦法,但是谷歌CEO皮查伊卻表示:我們堅信,在工作環境中保持面對面、在一起、有一種社群的感覺,無論何時解決困難的問題,創造新的東西,都是是非常重要的。

顯然,疫情已經開始對美國的科技創新產生不利影響,但更重要的是,它加速了企業逃離矽谷,因為在矽谷的成本太高了,即便是生活成本也是如此,皮查伊就談到,即便是高收入人群,矽谷的生活成本也太高了,你需要工資至少要達到17.2153萬美元才能支付房貸。
而對於企業來說,居家辦公使得其辦公大樓基本處於空置狀態,而何時能夠恢復還是未知,皮查伊就表示:從一開始,我就意識到這將是一個充滿巨大不確定性的時期。
或許這樣大家的理解還不直觀,我們舉一個發生不久的例子,就是本月的訊息,日本佳能、理光等五大影印機、一體機廠商,截至今年九月份,因受疫情的影響,已經裁員1.6萬人。
所以美國的科技巨頭為了保障不裁員或者少裁員,離開矽谷是最實際的選擇,不僅企業的運營成本可以大幅降低,還能在稅收方面節省大量資金,同時企業員工的生活成本也隨之下降。

但這無疑再讓美國走向去中心化,矽谷的科技創新的中心地位在動搖,我們上面談到,產業聚集有利於競爭和創新,相反如果逆向產業聚集發展,那麼就會不利於創新和競爭。
而美國得以實現科技霸權的基礎,就是不斷的創新和充足的競爭,英特爾創始人諾伊斯就說過:只有創新才能保證科技企業的生存。
大家想必也聽說過這樣一個詞,叫做“高新區”,這不就是產業聚集嗎?還有我國的光谷,也是產業聚集,而美國的矽谷,就是半導體產業的產業聚集。
當下的美國科技霸權,無疑就是因為在半導體產業因為掌握話語權才敢如此為之,但現在我們不禁要問,美國的科技霸權還能維持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