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東漢末年,皇權衰落,黃巾起義後,各地起義多如牛毛,各路諸侯更是群雄割據。曹操挾持漢獻帝,歷經數十年征戰,統一北方,被封為魏王,丞相,掌握漢末實權。雖然曹操曾經挾天子以令諸侯,卻從不敢登上皇帝的寶座。220年正月,曹操病死。死後,曹丕繼位魏王和丞相,掌管大權。

同年十月,曹丕的親信華歆率領文武百官聯名上書,勸漢獻帝把帝位讓給魏王曹丕。為了保住性命,漢獻帝不得不把皇帝的玉璽交出,並宣佈退位將皇位禪讓給曹丕。曹丕故作推辭,在三讓之後才接受禪讓。

220年十月二十九日,曹丕登壇受禪稱帝,立國號為大魏,史稱曹魏,改元黃初,改雒陽為洛陽,定都於此。曹丕是為魏文帝,並尊曹操為太祖武皇帝。220年十一月一日,曹丕封業已退位的獻帝為山陽公。至此,歷時一百九十餘年的東漢正式結束,三國時代的魏朝正式建立 。至此,歷經12帝,延綿195年的東漢王朝名實俱亡。

曹丕的父親曹操被封為魏王,掌握漢末實權,都終身不敢有違自己標榜的信義“有生之年絕不篡漢”。那麼曹丕又何以篡漢呢?這與曹丕繼位後面臨的情況有關。首先,曹操對於漢室以及追隨自己多年的部下,是有著非一般的感情的,曹操當年是舉著興復漢室的旗號,建立了自己的勢力,必須要顧及到自己言行。而曹丕不同,曹丕的權力是從曹操手上繼承過來的,江山是曹操打下的,手下的人也只忠於曹家的,經過幾十年的風風雨雨,朝中已經沒有了強大的反對派,沒有哪位有足夠的軍事力量、政治力量可以和曹丕抗衡。曹丕也沒有曹操那麼重的道德束縛,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的順理成章。還有就是,是漢獻帝實力實在無法同曹家抗衡,而且漢朝早已實力不濟,漢獻帝做傀儡皇帝由來已久,此次曹丕篡漢也不過是扯掉最後的那層遮羞布罷了。

42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狗狗常見過敏反應之:異位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