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總是磨磨蹭蹭?當了媽之後最讓人煩惱的就是磨蹭。
早上女兒要去上舞蹈課,不由自主的我就一直在催她,自己一心著急,人家和沒事人一樣。
直到早上在我的催促下,我家姑娘終於爆發。
我說:你再不快點,今天又要遲到了。
姑娘吼道:媽媽,你越催我越慢。
6歲的孩子,竟然懟起她媽來,句句扎心。
我只好放緩了聲音說:你不那麼慢我催你幹嘛?還不忘了補刀:小心今天遲到了。
結果人家沒好氣的回到:我才不會遲到!
雖然人家比較慢,但是我們今天還真的沒有遲到,早上去第二個到,老師還沒來。
自己一個人坐下來的時候,我就在反思,為什麼孩子今天早上這麼憤怒呢?
不想不知道,一反思自己都開始不好意思。
孩子越催越慢的真相——父母讓孩子變得越來越慢
7:55分,我走進臥室,開啟燈,叫姑娘起床,這個時候她睡得正香。
8:00點,怕她沒有起,我再次走進臥室,用手拍了幾下她的屁股,她已經醒來閉著眼睛不想起。
8:05分,我剛走進臥室就看到孩子在穿衣服,把準備催促起床換成了,趕緊穿衣服。
8:10分,她在整理舞蹈裙,我開始催促,你快點,要遲到了。
8:15分,她正準備進衛生間洗臉,我又說了句,快洗,要不然遲到了。
終於在我第五次催促的時候,姑娘爆發了。
換位思考下,如果是我們的父母催我們回家,5分鐘一個電話,連續四五個,即使是脾氣再好的人,估計也會炸毛。更別說一個孩子,他們控制大腦中控制理性的部分需要等到25歲才能完全發育成熟,所以孩子更容易情緒化。
為什麼我們的孩子越催越慢?細細想來,錯還真的不在孩子身上,而在父母身上。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標籤效應”。美國心理學家貝科爾認為:“人們一旦被貼上某種標籤,就會成為標籤所標定的人。標籤效應具有導向性,一旦人被貼上標籤,就會不自覺地認同這種標籤。
因為我們看到孩子的行為,就會擔心他可能會遲到。在我們不斷催促的時候,內心裡已經給孩子貼上了標籤,他太慢了,他肯定會遲到。
正是因為這種心理暗示,會讓父母們總是不自覺地去催促孩子。這種“你太慢”的標籤就會不知不覺貼到孩子身上。
時間長了,你越催他越慢,因為孩子潛移默化已經認同了父母貼在他身上的標籤。
孩子越慢父母越催,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默契,父母的催促已經完全取代了孩子的自主性。當孩子的潛意識中覺得這不是自己的事,這是父母的事的時候,就會出現每天催催催的場景,結果就是催得越急,人家越和沒事人一樣。
今天被孩子懟了之後,我就在思考,難道不催促孩子,她就會遲到?
偶爾的一兩次遲到,會代表他經常性遲到?
遲到就遲到,遲到的影響能有多嚴重,天會塌下來嗎?
答案是否定的,顯然是我這個做媽媽的太過著急,即使遲到了又能怎樣,讓她多長長記性也好。
所以說,孩子越催越慢,問題不在孩子身上,真的在父母身上。
孩子不是問題的製造者而是解決者在《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如何聽孩子才會說》這本書中,作者說,孩子的行為越來越糟糕的時候,往往是因為父母把孩子當成了問題的製造者,想要孩子更願意和我們合作,父母需要改變心態,把孩子當成是問題的解決者。
如何改變孩子太磨蹭的習慣?首先要從父母做起。
改變心態把孩子看成問題的解決者
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父母的第一反應就是著急上火,急於糾正,所以在父母眼裡孩子就是問題的製造者。而糾正問題的第一反應往往是制止和懲罰,結果就是懲罰的次數越多,效果越差。
讓孩子參與問題的解決,就是把主動權交回了孩子的手中。腦科學家發現,一旦孩子在某件事情上有更多的控制感,他們在某件事情上的自我驅動也會越好。
今天出門的時候,我說:我們想個辦法,怎麼樣才能不讓媽媽催你。
姑娘說,媽媽,你給我買個鬧鐘吧。
其實,只要當父母改變了心態,對於孩子的問題能夠更加心平氣和的去看待就邁向了成功的第一步,親子關係的緩和,會讓孩子更加願意和我們合作。
讓孩子自己來決定自己的時間安排
作為父母,我們總是習慣以過來人的身份來給孩子做安排。當父母做的越多,孩子控制感越低的時候,孩子反而更加懶惰,不喜歡自己安排。
《自驅型成長》這本書裡提到,在學習這件事情上,父母做的越多,孩子的主動性會越差,會越發和沒事人一樣。當我們所有都替孩子安排好,他就會認為這都是父母的事。
假設我們放手,孩子會怎樣?
最差的結果就是遲到,遲到了一兩次會怎樣,被老師批評,承擔自己的行為後果。
但是可以肯定一點,孩子肯定不會天天遲到。
當孩子被老師批評的時候,父母就要及時出手。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健康恥感。就是說一旦孩子犯錯,內心都會因為犯錯而感到羞恥,這個時候父母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趁熱打鐵,就能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能乖乖聽話。
所以說,作為父母我們究竟在擔心什麼?被一些自己想象出來的問題而嚇到。你越催孩子越慢,你不催也不一定遲到。與其破壞親子關係,還不如放平心態,慢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