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自中途島海戰之後,日軍就調整了自己的戰術,傳統的艦隊決戰戰術被放棄,轉而將部隊分散到了南太平洋的諸多島嶼上,依託島嶼和美軍展開了攻防戰。這種戰術讓日軍的兵力大幅度分散,補給難度也大幅度增加,許多艦船都在為島嶼守軍提供補給時遭美軍擊沉,甚至是許多部隊都沒有發揮作用就成了孤軍,在飢餓中就自行土崩瓦解了。既然這種守島戰術損失如此之大,日軍又為何要採取這一戰術呢?這戰術的意義何在呢?

一、島嶼戰略的起源

如果說起日軍這種近似"塔防"的守島戰術,其實早在日俄戰爭結束之後就已經出現有了徵兆。當時日本在在1907年的《帝國國防方針》裡明確提出,將美國海軍作為日本海軍的假想敵,海軍的建設圍繞爭奪太平洋主導權進行。而美國方面也不甘示弱,不僅在經濟上對日本施壓,還針鋒相對的派出了由十六艘戰列艦組成的大白艦隊環遊世界,其目的主要是向世界宣告美國海軍的強勢崛起,被宣告者當然也包括日本。

大白艦隊的出現讓日本海軍心驚膽戰,因為這標誌著美國和日本之間在工業上的差距,而這種差距又幾乎是不可逆轉的。在這個大背景下,日本海軍海軍開始思考該如何戰勝美國,或者說該如何抵禦來自美國方面的攻擊。於是日本海軍提出了著名的"對美七分論",意思是美國海軍進攻日本需要三千海里的航程,在這段距離裡日本海軍將透過各種襲擾戰術,讓美國海軍每一千海里就損失艦隊的一成力量,直至三千海里的航程結束後,讓美國海軍的力量變為七成,這與日本海軍的主力艦數量和噸位相當,而這則是日本海軍和美國海軍進行決戰的底線。

所謂讓美軍一千海里就損失一成艦隊力量,並不是說日本人要請個巫師做法來興風作浪,而是他們要是透過使用驅逐艦和魚雷艇,依託島嶼襲擊美國海軍艦隊,讓其不斷出現船隻減員。這可以被認為是日本海軍的島嶼戰略先驅,而在《華盛頓海軍條約》簽訂之前,這也是日本海軍的既定戰略。但《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簽訂讓日本海軍的主力艦噸位僅僅達到35萬噸,遠遜於美國海軍的53萬噸,這導致了日本海軍的主力艦噸位不能達到美國海軍的七成,日本海軍的"對美七分論"也宣告破產。

迫於局勢的變化,日本海軍不得不重新制訂對美國海軍的戰略。根據《帝國國防方針》修改版和《帝國軍用兵綱領》,日本正式將美國作為自己的頭號假想敵,並提出了"漸減迎擊戰術",該戰術要求日本海軍先一步攻擊美軍在南太平洋上的殖民地,呂宋島和菲律賓等地,引誘美國海軍來攻擊日本,同時日本以太平洋上所控制的島嶼為基地,利用魚雷艇、驅逐艦、潛艇、陸基航空兵、航空母艦對美國海軍進行打擊和削弱,直至美國海軍被削弱到可接受程度後,方可對美國海軍展開海上決戰。可以說"漸減迎擊戰術"確立了日本海軍長期以來的戰術,以島嶼為基地對美國海軍展開迎擊和削弱,伺機發動反擊的基本戰略方針。

二、守島與進攻之間的轉換

在上世紀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末,日本海軍都是圍繞"漸減迎擊戰術"制訂自己的海軍戰略方針,其所思考的並非是主動進攻美國,而是誘使美國發動進攻後,透過這種島嶼迎擊戰術,一步步削減美國海軍的力量,在美國海軍艦隊削弱到一定程度後才會發起艦隊決戰,一舉擊敗美國海軍。於是在這個思路的指導下,日本海軍將"漸減迎擊戰術"轉變為了"九段漸減迎擊戰術",寄望於能夠靠此戰術,在未來和美國的戰爭中一舉擊敗美國海軍。

但是在1940年,日本海軍的戰略從"漸減迎擊戰術"轉變為了"主動進攻"。這是因為英美等國對日本展開了貿易禁運和經濟封鎖,日本的資源缺口變得極大,各類資源至多堅持到1942年末就會枯竭。如果要英美解除禁運和封鎖,則日本必須放棄他目前的擴張行動,這是日本所不能接受的。因此在與英美展開談判之餘,日本也做好了和英美開戰的準備,日本海軍也因此放棄了"漸減迎擊戰術",轉而開始策劃對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的錨地珍珠港的襲擊。

1941年12月7日的珍珠港事件標誌了太平洋戰爭的爆發,也標誌了日本海軍一度放棄了對自己的"島嶼戰略"和"漸減迎擊戰術"。但是在1942年6月4日的中途島戰役裡,日本海軍的第一航空艦隊的四艘主力航空母艦損失殆盡,日本海軍的進攻力量也被大打折扣。現在日本海軍失去了戰略主動權,美軍的反攻又已經迫在眉睫,面對這一危局,日本海軍不得不再次重新審視自己的計劃,以期能夠找出一個對抗美國的辦法。

而日本海軍的戰略方針就是將自己在南太平洋上的島嶼要塞化,透過部署陸基航空兵作為進攻力量,依託島嶼堵住美軍的反攻道路,儘可能削弱和遲滯美軍的反擊。為了這一計劃,日本海軍在這些島嶼上大興土木,將所能觸及到的島嶼都變成了"要塞",拉包爾等更是成為了所謂"不沉的航母"。日本海軍的決心很明確,那就是要依託島嶼做困獸之鬥,儘可能遲滯美軍的反擊,如果可以還要伺機削弱美國海軍的力量。這一計劃也標誌著,日本海軍的整體戰略由進攻轉回了防守。

三、絕對國防圈

事實上,在1942年8月7日的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爆發前,日本在瓜達爾卡納爾島的建設行動並不是為了進攻,而是為了利用該島嶼對封鎖美軍的反擊路線,並設定一個更適合削弱美軍的橋頭堡。但是隨著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的爆發,日本陸海軍投入了太多的力量和美軍爭奪瓜達爾卡納爾島,長達六個多月的廝殺裡,日本陸海軍損失慘重,其有限的軍事力量被進一步削弱。至1943年,日本不僅失去了瓜達爾卡納爾島,對美國的削弱戰術也出現了極大的漏洞。

迫不得已,日軍大本營在1943年9月制訂的《今後戰爭指導大綱》中指出,日本未來的戰略將是依託日本控制的印度洋與太平洋島嶼,形成一道堅固的防線。這道防線的範圍包括:千島、小笠原、內南洋(中西部)及新幾內亞西部、巽他,緬甸等,是為日本阻攔美軍反攻的絕對防線。日軍寄望於透過構築這麼一道絕對國防圈,能夠儘可能的將美軍的反攻擋在日本本土和重要的海外殖民地外,就算不能也要為日本爭取一些喘息的機會。

日本的這一戰略在某個程度上是有依據的,這個依據就是1943年11月爆發的塔拉瓦戰役這是一場慘烈的島嶼攻防戰,美軍投入了3.5萬人,大小軍艦數十艘,與擁有堅固工事的五千名日軍血戰多日,付出了了1696人陣亡,2296人負傷的代價,方才攻陷塔拉瓦環礁。這在某個角度證明了日軍的島嶼防守政策的正確性,促使了日本在接下來的戰爭歲月裡,開始構築其所謂的"絕對國防圈"。

絕對國防圈構築的同時,日軍還將太平洋戰場由內到外的分為了三個防禦圈,並特設了所謂的"海洋機動師團"進行支援。在日軍的構思裡,他們可以透過這種塔防戰術獲得絕對的優勢,讓自己的力量得到恢復的同時,透過由外到內的逐步抵抗,耗盡美軍的攻擊力量,並在最後階段發動反擊,將戰線一鼓作氣推回對日本有力的位置上去,從而憑此作為和美國談判的依據,讓太平洋戰爭能夠體面的獲得結束。而這一戰術如果從實際角度上來看,其實是日本過去的"對美七分論"和"九段漸減迎擊戰術"的一個變種,本質上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改變,仍舊是島嶼戰略那一套。

結語

可以確認的是,日本的島嶼戰略在經過了三十餘年的時間跨度,以及因膨脹的野心從防守轉向進攻的變化之後,最終還是在險惡的戰局影響之下轉回了島嶼戰略。日軍大本營的那群赳赳武夫終於腦袋算是清醒了一點,撿起了島嶼戰略試圖挽回自己的敗局。奈何此刻戰局已經不是一個島嶼戰略能夠挽回的了,尤其是在美軍擁有強大的海空軍力量,並採取迂迴戰術繞開那些日軍重點防守的島嶼之後,日軍的戰略就成了一紙笑談,其過時的島嶼戰略也顯得毫無價值了。

參考文獻:《日本海軍圖鑑》

《太平洋戰爭》

《日本帝國海軍興亡史》

18
最新評論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曹穎46歲就被網友喊“婆婆”,都怪兒子顏值太出眾,從小帥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