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每個人在準備做一件事情之前都會思考,我們與孩子之前思考的最大差別就是“全面”。孩子對於“趨利避害”這個關鍵點會表現的更直接,而我們成人會稍微委婉一些。

孩子自由想成為的職業

什麼時候是一個人成長最快的時候?那一定是他犯錯,並且承擔了犯錯成本,並且改正的這個過程。這個過程會讓任何人都記憶深刻。

當我們給了孩子“選擇”的權利之後,小到“果汁和牛奶,你選哪個?”大到“數學和英語,先學哪樣?”都是在給孩子一個可以自主選擇的權利。最開始的時候,孩子一定會把“趨利避害”發揮到淋漓盡致,會去選擇相對容易達成,或者量對於自己更喜歡的那個選項。隨著孩子的長大,他們的思考也會更加的全面。我們作為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應該明白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該放手的。

我們還經常會說這樣一句話:孩子是一張白紙,我們怎麼畫他們怎麼吸收。這句話本來是沒錯的。如果我們想讓孩子成為一個“科學家”,我們在白紙上面畫出一位科學家就可以了嗎?其實不然,我們還要豐富孩子對事物的認知、味覺、觸覺等等。孩子的探索欲是與生俱來的,只不過我們有時候因為怕收拾爛攤子的麻煩才制止了孩子的探索。其實,只要安全,只要我們可控,應該讓孩子在這個範圍探索,即便是犯錯。

孩子需要承擔責任嗎?我們很多家長都知道,孩子需要承擔自己的責任。但是很多時候,都是我們家長在默默的承擔著一切,孩子寫作業不認真,媽媽在旁邊非常生氣的批評孩子。其實只有很少一部分孩子在媽媽的批評下會後悔;大多數孩子的心態是“既然媽媽已經批評了我,那我就可以不寫作業了。”孩子把媽媽的批評當成了自己需要承擔的後果,而忽略了事物本身。

我們應該告訴孩子。你可以自由的選擇想做的事情,但是選擇之後就要有方法去執行,並且還應該有選擇錯誤之後承擔後果的能力。

23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52歲周濤美到國劇盛典,穿紅裙宛如仙女下凡,天然五官有旺夫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