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女人生孩子是一件大事,而且在生產過程中非常的消耗人的元氣,所以中國的女人在生完孩子後都需要坐"月子"。坐月子對於女人的身體恢復很重要,坐不好月子可能會落下很多病根。
小方是一位95後的孕媽媽,她在懷孕期間已經和丈夫商量好生完孩子,在月子中心坐月子。
可是小方的婆婆知道了,持以反對的態度。
老人家提議自己來照顧小方月子,她認為自己家裡人照顧比較放心也比較細心,而且認為去月子中心坐月子的話需要花費很多錢,老人家也捨不得花錢。
小方的心裡是不太情願的,但是礙於和婆婆的關係勉強答應了婆婆。平日裡小方比較少和婆婆接觸,因為小方夫婦兩和婆婆公公分開住的。
當小方生完孩子在家坐月子和婆婆朝夕相處的時候,小方覺得很不自在,但是小方和婆婆之間也都客客氣氣相敬如賓的。
直到有一天早上婆婆端來了一碗很油膩的"下奶湯",讓小方把湯喝完,小方見到這麼油膩的湯喝不下去,就放在一旁。
中午婆婆在來小方房間的時候看到那碗湯都沒喝就有些生氣,說:
那是我向別人求得偏方,辛辛苦苦熬給你喝,你卻一口都不喝,真是不識好歹。
小方聽完非常的生氣,這幾天憋在心裡的怨氣一下子爆發了,婆媳兩人吵了一架。小方氣得直接抱著孩子回孃家坐月子去了,丈夫追了出來勸小方回去,但是小方在氣頭上說了很多扎人的話。
回到孃家後,孃家人覺得小方需要好好休息也沒有去幹涉夫妻的事情,但是小方的丈夫從那之後很少過來看小方和孩子,夫妻兩人的感情變得生疏。
為什麼說女兒嫁出去後最好別回家坐月子呢?
其實不是什麼封建迷信,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1. 距離問題
如果婆家和孃家居住的距離遠的話,丈夫要探望孩子,或者孩子的爺爺奶奶想要看孩子就會造成不方便,丈夫來回奔波勞累有可能會影響到夫妻兩人的感情,而且婆媳之間如果有發生什麼矛盾,沒辦法及時解決,容易造成婆媳關係緊張。
2. 姑嫂問題
孃家只有自己一個獨生女的話,那還好。如果家裡還有哥哥或者弟弟的話,他們要是成家了。女方還回孃家坐月子可能會導致嫂子或者弟妹心裡不愉快。容易引發孃家人的家庭矛盾。
3. 引發議論
自己回孃家坐月子覺得沒有什麼,但是別人知道了,就容易說三道四亂猜測。會讓人認為你是在婆家受了欺負或者被拋棄才回孃家坐月子的。
別人的閒言閒語可能會讓產婦的心情變得消極,也會讓孃家人感覺到壓力。
坐月子是為了讓產婦得到休息,好好調理身體。無論產婦在哪裡坐月子,產後都需要注意一下三點:1. 心情
心情容易影響一個人的狀態,尤其在生產完後,產婦的身體激素一下子下降,很容易誘發產後抑鬱症的發生,所以產婦應道保持好的心情,這樣子對自己的身體恢復和孩子的情緒起到非常關鍵的重要。
2. 休息
生完孩子會消耗身體大量的元氣,這個時候不管是產婦還是孩子都需要得到充足的休息時間。充足的休息可以使得產婦身體慢慢恢復。
孩子出生後的一兩個月需要長時間的睡眠來發育自己的腦部,所以要製造安靜舒適的環境讓產婦和孩子好好休息。
3. 適量運動
好好休息不代表要整天躺在床上,產婦也需要適當的運動來保證自己的運動機能,適當的運動可以幫助身體排出惡露,幫助身材的恢復,也可以讓身體儘快的恢復正常的體能。
生孩子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家人們已經給予產婦幫助和支援,讓產婦能順利產子和恢復好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