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在一開始,中央集團軍群司令博克是希望在7月份拿下斯摩稜斯克之後,馬上就向莫斯科發起進攻的,因為時間寶貴。

但是由於補給問題,以及希特勒從中央集團軍群分兵去支援了一波南北兩個方向的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的裝甲部隊就因為這事被抽調了大部分走,所以最終德軍也沒有如博克所想,在斯摩稜斯克戰役結束之後馬上就撲向莫斯科。

然而到了9月初,事情卻出現了轉機。

由於中央集團軍群的補給狀況改善,希特勒也終於穩定住烏克蘭的勝局之後,回過頭來一看,發現這時剩在德軍面前的就只有一個“莫斯科”了。

那還說啥,直接幹他!

於是,攻佔莫斯科就成了希特勒在當時的首要目標,比一切都重要。所以就在克萊斯特的坦克部隊還沒從克列緬丘格北上去跟古德里安會師合圍蘇聯西南方面軍的時候,希特勒就下了第35號訓令。

這個第35號訓令,簡單來講就是告訴南、北、中全體德軍:我們已經把北方、南方的蘇軍打完了,現在唯一的目標就是拿下莫斯科!

此條訓令一下達,之前那些力主直接攻佔莫斯科的將領高興的不得了,比如中央集團軍群司令博克、陸軍參謀長哈爾德、陸軍總司令布勞希奇等等,為什麼呢?

因為在這些人看來,德國想要贏得戰爭就必須拿下莫斯科,而只要他們成功的拿下了莫斯科,那麼攻佔敵人首都、結束戰爭的巨大榮譽都將落到他們身上。

這對於博克、哈爾德這種容克貴族、軍人世家背景的將軍來說,這可比10億美金的誘惑力大多了!

放心吧,元首,我們保證把這件事給你辦好了!

隨後,中央集團軍群也前所未有的效率開始了物資儲備,8月底德國的鐵路改軌工作才修到斯摩稜斯克,而僅僅一個月之後,中央集團軍群就宣佈儲備了足夠的彈藥可供戰役使用,由此可見這些將領們對於攻擊莫斯科有多麼巨大的熱情!

戰役計劃也準備好了,德軍總參謀部甚至為這個計劃起了一個非常響亮的名字,叫“颱風行動”,意思就是德軍要想颱風一樣橫掃莫斯科地區的蘇軍,佔領莫斯科。

看手下的將軍們這麼會來事,希特勒也特別高興,大筆一揮,下令給中央集團軍群增加兵員、坦克和炮兵。

我們要知道,1941年9月份的時候,德軍的狀態並不是很好。由於在之前的三個月中不斷的發起進攻,就算德軍士兵全部都是日耳曼超人,不會感到疲憊,但德國的坦克也需要補充了。

在過去的三個月時間裡,前線德軍一共損失了44萬多人,但卻只補充了21.7萬人,很多部隊都出現了缺編的情況。坦克部隊的損失也很慘重,巴巴羅薩計劃開始的時候前線德軍有3000多輛坦克,而到了9月份,德軍前線17個裝甲師全部加起來可用的坦克也只有1596輛,德國空軍也是一樣,能夠投入戰鬥的航空兵力還不到開戰時的一半。

但是由於希特勒的特別授權,中央集團軍群從另外的兩個集團軍群那裡得到了額外的冰原補充,比如之前一直在北方作戰的第四裝甲叢集就被希特勒從列寧格勒調了出來,用於加強中央集團軍群的裝甲力量,而希特勒在打基輔之前授權給哈爾德向前線補充的300輛坦克也已經到位了。

如此一來,到了9月底的時候,雖然南方集團軍群和北方集團軍群都受到了嚴重削弱,但是中央集團軍群卻達到了兵力的巔峰時期:下屬3個步兵集團軍和3個裝甲叢集,總計約有180萬人,1700輛坦克,1.4萬餘門火炮和迫擊炮,1300餘架飛機。

看到這個兵力,1943年守防線的曼施坦因、克萊斯特、莫德爾等人不爭氣地流下了羨慕的淚水。

我要有這個兵力,何愁守不住防線。

而和德軍相比,蘇軍就有點慘了。

在經歷明斯克、斯摩稜斯克、烏曼合圍、基輔戰役等諸多大型戰役的慘敗之後,蘇軍在短短的三個月內就損失了282萬兵員,相當於戰前蘇聯在西線佈置的全部兵力。

儘管到了10月初,蘇聯靠著補充和動員又補充了大量兵力,但直到德軍發起颱風行動的時候,蘇軍能夠用於對德作戰的陸軍和航空兵加起來也只有281萬人,990輛坦克,實力遠遠不如德軍。

再加上由於德軍的入侵太過突然,很多的蘇聯工廠這個時候都還在搬遷、重建的過程中,一時間無法轉化為武器生產量,給前線蘇軍回血。

蘇軍士兵大多數又是剛剛徵召的新兵,還沒時間接受完整的訓練就上了戰場,跟此時訓練有素、經驗豐富、士氣高昂的德軍士兵相比,三個蘇軍士兵能不能戰勝一個德國士兵都還很難說。

所以戰鬥一開始,蘇軍就在各條戰線上潰不成軍。

博克一開始,還是決定用之前屢試不爽的鉗形攻勢來進行戰鬥,所以他把三個裝甲叢集和步兵一起,形成北、中、南三個突擊叢集,用維亞濟馬、布良斯克兩個巨大的包圍圈來殲滅蘇聯重兵集團,從而開啟通往莫斯科的道路。

其中,德國第3裝甲叢集和第9集團軍組成北路突擊集團,而第4裝甲叢集和第四集團軍則組成中路突擊集團。這兩個突擊集團將在突破面前蘇軍的防禦之後,在蘇軍後方的維亞濟馬會合,包圍並殲滅蘇聯西方方面軍、預備隊方面軍的主力,德國第四裝甲叢集中途還會分兵去威脅布良斯克方面軍。

而他們的對手,從北到南,依次是科涅夫指揮的西方方面軍和布瓊尼指揮的預備隊方面軍。

與此同時,在蘇軍的南方,古德里安的第二裝甲叢集和德國第二集團軍將組成南部突擊集團,利用裝甲部隊高機動性的優勢,在布良斯克地區合圍蘇聯布良斯克方面軍的主力,這個由葉廖緬科指揮的方面軍也是德國南部突擊集團的主要敵人。

好了,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9月底,隨著博克一聲令下,180萬德軍傾巢而出,在綿延數百公里的戰線上,坦克轟鳴、炮彈漫天,德軍們向著他們所認為的最後一個地方展開了進攻。

很多德軍士兵們在心中默默許願:只要拿下莫斯科,我就回家結婚。

著名的維亞濟馬-布良斯克戰役就開始了,需要注意的是,這場戰役由兩個包圍戰組成,一個是維亞濟馬包圍戰,一個是布良斯克包圍戰。

為了更方便了解這兩場戰役,在這裡我們主要談維亞濟馬包圍戰,布良斯克包圍戰放到下一篇再講。

首先發動攻擊的是德國北路突擊集團,霍特親自指揮著整個德國第三裝甲叢集和第九集團軍的主力部隊,共計15個師和500輛坦克,對蘇聯西方方面軍下屬的第30集團軍和第19集團軍的結合部發起猛烈攻擊。

而當時蘇聯這個兩個集團軍只有12個師、191輛坦克,實力對比差距懸殊,怎麼可能攔得住霍特的裝甲部隊。結果一天之內,霍特就插入了蘇軍防線15~30公里,第九集團軍的步兵也突破了蘇軍的防線。

對於霍特這個裝甲矛頭,科涅夫絲毫不敢大意,經過三個月以來的交手,蘇軍內部對德軍那套可是相當熟悉,一旦被德國裝甲部隊突破防禦,那後果簡直就是毀滅性的。

所以,10月3日,蘇聯就組織起來強大的預備兵力對霍特發起反擊,試圖打退霍特的進攻。打頭陣的就是當時第30集團軍中最強的第107摩托化師,並且還有第242步兵師提供側翼掩護,為了擊退霍特,科涅夫甚至還拿出了100門152mm重型榴彈炮作為火力支援。

只不過,由於蘇軍炮兵喪失了大部分的射擊引導,所以基本打不中運動中的德國坦克,這把科涅夫氣的啊,眼看107摩托化師擋不住霍特的前進,科涅夫索性派出由博爾金將軍指揮的突擊叢集發起反擊。

這個突擊叢集可不得了,下轄一個摩托化師、2個坦克旅還有2個步兵師,一共有191輛坦克,其中有11輛KV、10輛T-34,原先是作為西方方面軍的預備隊使用,雖然這個時候離戰鬥開始才過了短短几天,但由於情況緊急,也只能這麼幹了。

不得不說,由博爾金指揮的這個突擊叢集還是挺猛的,跟霍特麾下的第56摩托化軍足足打了三天時間,直到10月7日才因為損失慘重,被被迫後撤。

霍特成功的突破了西方方面軍在北部的防禦。

霍式不屑:別在我面前裝B

而就在科涅夫的北部被霍特捅穿之時,在西方方面軍以南,預備隊方面軍的形勢也迅速惡化。

當時蘇聯預備隊方面軍遭遇了德國第四集團軍和第四裝甲叢集,足足22個德國師的猛烈攻擊,包括了5個裝甲師和兩個摩托化步兵師,光是可用的坦克就有773輛,是博克手下最強的一個突擊集團。

這可把負責防禦的蘇聯第43集團軍嚇得不輕,當時這個集團軍加上第50集團軍的一個師,總兵力也才只有7個師,所有的火炮、迫擊炮、小口徑反坦克炮加起來也才只有350門,所以德軍很輕鬆的就撕碎了這個集團軍的防線。

還不到一週時間,也就是10月5日,霍普納的部隊就衝到了布瓊尼元帥在尤赫諾夫的司令部,如果不是布瓊尼元帥此時剛好去了維亞濟馬,他很可能就是二戰中第一個被德軍俘虜的蘇聯元帥了。

等到這個時候,在整場戰役中蘇軍最致命的失誤出現了。

由於戰場形勢混亂,科涅夫和布瓊尼根本就不知道前線情況到底怎麼樣了,而斯大林直到10月5日才透過空中偵查和布瓊尼提交的報告,確定了這個時候德軍已經穿插到了預備隊方面軍的側翼,形勢極度危急,蘇聯的這兩個方面軍眼看就有被合圍的危險。

科涅夫同志,你們在玩我嗎?

於是斯大林趕忙發出命令,允許科涅夫和布瓊尼撤退,進入勒熱夫-維亞濟馬防線,同時還把預備隊方面軍下屬的第31、49集團軍劃歸科涅夫的指揮。意思就是你們兩個趕快跑吧,前線暫時失利不要緊,可千萬不要跟基輔戰役一樣被德軍包餃子了。

但是呢,由於沒有在戰前制定好撤退計劃,斯大林的命令又來的太過突然,情急之下科涅夫只能在10月5日晚上命令:第32集團軍接替第49集團軍的陣地,第49集團軍去增援布良斯克方面軍,第30集團軍的防區則交給第31集團軍,而第16集團軍司令部則在把部隊交給第19、20集團軍之後撤到後方去接收新的部隊。

這下好了,原本西方方面軍和預備隊方面軍就因為德軍的猛烈襲擊而陷入混亂之中,科涅夫這個命令直接把當時一多半的蘇軍全部調動了,很多蘇軍部隊走著走著就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去哪了。

我是誰?我在哪?我要到哪裡去?

就這樣,在維亞濟馬以西的蘇軍馬上就因為科涅夫這個命令陷入了巨大的混亂之中。

最倒黴的就是當時正在擔任第16集團軍司令的羅斯科夫斯基。

10月5日晚,科涅夫讓他交出部隊,去維亞濟馬接收新的部隊,命令說是有5個師的新部隊,但等羅斯科夫斯基第二天到維亞濟馬一看,陣地上空無一人,別說新的部隊,就連有沒有軍隊都值得懷疑。

就這樣,羅科索夫斯基這位能力卓越的將軍莫名其妙的就變成了光桿司令,失去了所有部隊的指揮權,只能看著維亞濟馬城內的民警們默不作聲。

只不過羅斯科夫斯基根本沒時間去跟科涅夫確認一下命令的正確性。

就在他趕到維亞濟馬的同一天,德國第四裝甲叢集就衝到了這裡,羅斯科夫斯基連忙坐上汽車離開,當天晚上,德國第三裝甲叢集的部隊也趕到了這裡,徹底切斷了蘇聯西方方面軍和預備隊方面軍的退路。

就這樣,整個維亞濟馬以西和西北地區的蘇軍都陷入了德軍的包圍圈之中,被圍的蘇軍總兵力高達40萬人。

而直到這個時候,科涅夫和布瓊尼還不知道發生了事,在幾天前的戰鬥中,他們不僅徹底失去了對部隊的指揮,還兩眼一抹黑,對自己部隊和敵軍部隊在哪都不知道。

一段時間之內,斯大林甚至連他們兩個是否還活著都不知道。

不過坐在後方的斯大林同志倒是透過航空偵查對戰場局勢看的清清楚楚,他深知德國人的包圍圈已經合圍,包圍圈裡的蘇軍已經凶多吉少。

一旦蘇聯的這4個主力集團軍被德軍一口吃下了,那莫斯科就岌岌可危了。

於是斯大林連忙組織兵力去為被困蘇軍解圍,蘇聯空軍更是克服疲勞,在9天時間裡出動了5000多架次,希望被圍蘇軍能突破德軍包圍圈。

只不過他們努力卻是徒勞的,到了這個時候,斯大林手中已經沒有任何地面部隊可以從外圍去突破德軍防線,他在前線的所有部隊基本上都被德軍包圍在了維亞濟馬、布良斯克這兩個巨大的包圍圈之中。

就這樣,兩個月前才在明斯克遭遇德軍合圍的西方方面軍,在維亞濟馬城下再一次遭遇了德軍合圍,這一次還帶上了一個預備隊方面軍。

除了羅斯科夫斯基趁著德軍的包圍圈尚未鞏固,收攏部隊衝出包圍圈以外,剩餘的蘇軍部隊大部分都在鏖戰多日之後,因為彈盡糧絕而被德軍俘虜。

算上古德里安在布良斯克的包圍圈,德軍一戰就消滅了60餘萬蘇軍,而在這個過程中,德國中央集團軍群只損失了不到5萬人。

如此一來,本來有幾十萬大軍掩護的莫斯科正面地區瞬間成為了真空地區。

也就在在這個時候,斯大林終於想起了在列寧格勒的朱可夫,連忙下令將西方方面軍和預備隊方面軍進行合併,組成新的西方方面軍,並把朱可夫從列寧格勒調回來擔任西方方面軍司令,負責保衛莫斯科。

而等到朱可夫回到莫斯科,一問作戰參謀:

我的兵呢?”

“在維亞濟馬被德軍包圍殲滅了”

“………………”

當我方的主力被敵軍包圍全殲之後,斯大林同志你才調我來莫斯科,真的不是因為我之前頂撞了你幾句,你想借機送我幾顆7.62mm的花生米嗎?

到了這個時候,德軍有150萬人,而朱可夫手上可用兵力連10萬人都不到。

就這!守莫斯科?!!

67
最新評論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大秦賦》中的蒙驁一家,在荊軻刺秦王后,差點被秦始皇滅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