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與孫子齊名的兵家人物,是吳起,他不僅是兵家,還是一個積極進行改革的政治家,但命運卻非常悲慘。
吳起,我稱他為悲情的改革家和軍事家。
一方面,我非常佩服他有軍事和政治上的才能,讓人為之擊節叫好,另一方面,又為他的性格猜忍毒絕而感到可怕,讓人看到一個人為了自己的目的,可以做出多麼不合乎人性的事情。
吳起的故事,也讓我想到:非如此,不能成其為吳起,非如此,一個單薄的個人,在歷史上不能成就一番事業,並在青史上留名。
又讓我想到,孔子和儒家說的“溫良恭儉讓”,“謙謙君子”,在吳起悲情的人生面前,顯得多麼蒼白無力。也讓我反思:中國的歷史和傳統文化,其中具有多麼豐富的內涵,它給予人們的啟示,是多方面的,不是一種簡單的定義所能概括的。
古人畫的吳起像
吳起生於戰國,那是人才輩出,可以迅速成名獲利的時代。各個國家為了與他國競爭而得勝,大量尋求和啟用各種人才,諸侯們求賢若渴,不拘一格,使許多普通人可以憑藉自己的獨特才能,一夜之間,成為達官貴人,獲得莫大的權力與豐厚的財富。
這種現實,對於更多的後來者,產生了極大的吸引力。吳起,一個普通的年青人,也有自己的理想與血性,不甘永遠做個普通人。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完成自己的事業,決絕地走出家門,奔向戰國的舞臺,以自己的才能與人格,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與親情,朝著自己設定的目標,死也不回頭地走到了盡頭。
從吳起的整個人生過程,可以看出鮮明的特點:強烈的事業心,為此不惜一切;決絕的貫徹力,為了目的,不擇手段。
吳起是衛國人,衛國在今河北省南部和河南省北部一帶。夾在東方的齊國與中原的韓趙魏以及西方的秦國之間,從春秋以來就是一個弱國。出生於這樣的國家,對於一個有志青年來說,是一種不幸,他只有到別的國家發展自己的事業,實現自己的理想。
於是吳起來到魯國,向曾子(孔子學生曾參的兒子)學習儒家學說。吳起來魯國之前,在衛國學習的是兵家之學,但因為孔子創立的儒家在魯國是顯學,所以吳起到魯國後,又改學儒家之學,目的就是希望得魯國國君的賞識,以便今後的發展。
此時,齊國攻打魯國,魯國君想要出兵進行抵抗,準備任命吳起任軍隊將領。吳起聽說此事,非常興奮,認為這是一次好機會,可以展示自己能力,實現心中的夢想。
但是,魯國人卻不信任他,因為吳起的妻子是齊國人,因此魯國人懷疑他能否真心為魯國作戰,會不會因為妻子是齊國人,而對齊國懷有二心。魯人的猜疑,使魯國君不敢下決心任命吳起了。
吳起弄清楚了原因,二話不說,回家殺了自己的妻子,以此向魯國人表示自己忠於魯國,而決不與齊國一條心。於是魯國君下達任命,吳起憑藉自己早年在衛國學習的兵法,率領魯軍打敗了齊軍。
魯國很少能打敗齊國,吳起此仗的勝利,一時讓他在魯國聲名鵲起。但他殺妻求將的極端殘暴的做法,也讓信奉儒家學說的魯國人,更加懷疑他的為人。於是人們又在魯國君面前說他的壞話了。
魯人說,從吳起殺妻求將的做法看來,吳起是一個猜忍之人。所謂猜忍之人,是指對人猜忌而作事殘忍。而且這種事,也不是頭一次做了,而是他一貫的做法。為此魯人搬出了吳起以往的惡跡。他們說:
其少時,家累千金,出遊求仕不成,遂破其家(指使家庭破產),鄉黨之人嘲笑他,吳起殺其謗己者三十餘人,然後逃出城門,前往魯國。臨行時與其母告別,他咬著自己的手臂,對母親發誓說:我做不上公卿國相,就不再回到衛國。
這樣,他來到了魯國,以曾子為師。不久,母親在家去世,吳起竟然不回家為母親奔喪,這是極為不孝的舉動。就因為他發過誓要做到卿相才回家鄉,竟然不顧孝義。他的老師曾子知道了這件事,就認為他根本不配學儒家,因此不再看重他,最後竟與吳起斷絕了師生關係。
再後來,為了當上魯國的將領,殺死自己的妻子。
這都說明他是一個極為殘忍的人,為了自己的目的,什麼事都能幹得出來。
魯人又向魯國君說明如果繼續作用吳起會有更大的危害:
魯是一個小國,卻有了戰勝齊國的名聲,這對魯國沒有什麼好處,因為其他的諸侯國,從此以後會把魯國當做一個可怕的敵國來對待了,他們會採取各種辦法來對付魯國。這樣下去,魯國豈不是非常危險嗎?
而且魯國與衛國,從西周初年分封時起就是兄弟之國。(衛在周初由周武王封給少弟康叔,魯國,是周武王分封給其弟周公旦,後因周公留輔天子,而改封給周公的長子伯禽。)如果魯國國君任用衛國人吳起,就是表示拋棄兄弟之國衛國。
魯人大說吳起的壞話,魯國國君不再信任吳起,辭退了吳起。吳起這一次將要成功的求仕,又以失敗告終。
吳起被魯國國君辭退後,聽說魏國國君魏文侯是賢明君主,就來到魏國。魏文侯向李克詢問:吳起是什麼樣的人?李克說:
吳起這個人,又貪又好色,但在用兵方面是個難得的人才,就連以前齊國著名的軍事家司馬穰苴也超不過他。
魏文侯於是任命吳起為將,率軍攻擊秦國,攻佔了五座城池。
吳起是個極為出色的軍事家,他能率領歷來弱小的魯國軍隊戰勝歷來強大的齊國軍隊,又能率領一向畏懼秦兵的魏國戰勝秦國軍隊。他與孫臏不同,不是靠傑出的謀略取勝,而是靠士兵的拼死作戰取勝。
司馬遷對此有明確的記載:
吳起作為率兵打仗的將領,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席,行不騎乘,親自揹負軍糧,與士卒分勞苦。卒有病疽者,吳起為吮之。卒之母聞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將軍自吮其疽,何哭為?母曰:非然也。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不旋踵(不掉轉腳後跟,指一直向前,不轉向逃跑),遂死於敵。吳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可見吳起為了讓自己計程車兵在戰鬥中能夠為自己拼死作戰,不惜為士兵吸吮膿瘡,讓士兵對自己產生感激之心,從而抵消人心中怕死的心理,變成作戰死不旋踵的勇士。這正是吳起與孫臏作為軍事家的不同之處。
魏文侯看到吳起善於用兵,而且作為國家的將領能夠廉潔公平,能得到士兵的衷心擁護與服從,於是任命吳起在魏國西部邊境鎮守黃河,以抵抗秦國和韓國。
當李克向魏文侯介紹吳起的為人時,說他貪而好色,可後來魏文侯透過自己的觀察認為吳起廉潔公平,兩個人對吳起的評價是矛盾的,這該如何解釋?
我以為,這一件事反映了吳起的做事能夠嚴厲剋制自己的能力。要說貪,吳起想求仕,到各國遊說,這是貪,貪圖的是功名。但他為了這個貪,又可以毫不吝惜花光了家裡全部財產,以致於破產也在所不惜。這又不是貪。為了貪求功名,他不惜殺妻,不惜不為母親的去世而奔喪,甘冒不孝之名。這又是不貪的表現。他貪圖功名,來到魏國帶兵打仗,能做到與最低階計程車兵同衣食,過最艱苦的生活,臥不設席,行不騎乘,和士兵一樣背軍糧,與士卒分勞苦。這裡絲毫看不到貪的跡象。
這說明他非常明白自己的目標是什麼?為了實現自己的功名目標,他能嚴厲自覺地剋制自己的貪婪本性,做出許多不貪而廉平的舉動,讓人們真心誠意全心全意地為自己賣命,從而獲得魏文侯的信任,得到更大任命。所以司馬遷認為,這與西漢初年的陳平有些相似,陳平以前雖有貪婪的劣跡,但一旦身負重任後,就能嚴厲剋制自己的本性,做出許多矯情的舉動,獲得人們的信任,而逐步向自己的目標邁進。
以上四個方面,充分說明吳起事業心之強烈,貫徹力之決絕。這是他能使自己的能力充分發揮的保證。
但是,光有事業心和決絕力還是不夠的,必須具有過人的才能,才會使自己的事業得以實現。
吳起確實是戰國時期傑出的人才,他不僅是一個傑出的軍事家,又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在這方面,他又超過了孫臏。
魏文侯去世後,文侯的兒子武侯繼位。魏武侯一次乘船在黃河中視察國家的西部邊防,船行到黃河中流,武侯回頭對吳起說:
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
吳起回答說:
一個國家的安全與強盛,在德不在險。
為此他為魏武侯舉了不少歷史上的例子,表明吳起在魯國學習儒學時也沒有虛度。他說:
從前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義不修,禹滅之。
三苗氏是上古南方古部族。洞庭,今洞庭湖。彭蠡,今鄱陽湖。這說明三苗部族所處地區的形勢險要。
夏桀之居,東面是黃河和濟水,西面是霍山和華山,伊闕山(又名龍門山)在其南,羊腸坂(太行山中的古道)在其北,這都是險要的山河。但夏桀修政不仁,湯流放了他。
殷紂之國,東面是孟門山,西面是太行山,常山在其北,大河經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殺之。
由此觀之,在德不在險。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盡為敵國也。
武侯認為他說得非常有道理。由此可知,吳起在政治方面也有清醒頭腦,是他的政治能力的體現。另外在他與田文的一番對話中,看出他的政治才能是多方面的。
吳起為魏國守衛西方邊境的黃河,很有政績。可魏國在設定國相的時候,並沒有任用吳起,而任用了田文。
吳起內心不高興,對田文說:請與子論功,可乎?
田文說:可。
吳起說:將三軍,使士卒樂死,敵國不敢謀,子孰與起?
田文說:不如子。這是吳起治軍方面的才能。
吳起又說:治理百官,親愛萬民,充實府庫,子孰與起?
田文說:不如子。這是吳起治國的才能。
吳起又說:守西河而秦兵不敢東鄉,韓趙賓從,子孰與起?
田文說:不如子。這是吳起在國防方面的才能。
吳起說: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
田文說:主少國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時,屬託之於子乎?屬之於我乎?
吳起默然,想了良久,說:屬託之子矣。
田文說: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吳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從這個對話中,可以看出吳起在治軍、治國和國防方面,都有傑出才能,也是其他政治家所承認的。但他的性格上有重大缺陷,所以他在穩定一國整個政治局勢方面,就不如田文。對這一點,他又能透過思考而承認,這是他的自知之明。可惜的是,他很少反思自己的不足與缺陷,這種自知之明的優點用得太少。
正因為吳起的性格有重大缺陷,猜忍,做事常走極端,因此就會在平時不知不覺之中得罪許多人。人們不能容忍吳起,就會一直尋找機會除掉吳起。因此,在吳起的政治生涯中,多次受到人們的陷害。
前面提到,他為魯國戰勝了齊國,魯國人不能容忍他,而向魯國國君進讒言,使魯國國君不再信任吳起。
到了魏國,吳起在軍政方面都做出突出貢獻,可人們還是不認可他。暗中尋找機會排擠吳起。
田文擔任國相時,能與吳起交心談心,二人可稱政治上的摯友。可惜田文不久去世了,繼任國相的是公叔,他恨吳起,想除掉吳起。公叔的僕人說:要去掉吳起很容易。公叔說:有什麼辦法?
僕人說:吳起為人節廉而自喜名。君可先與武侯言:吳起,賢人也,而侯之國小,又與強秦壤界,臣恐起無留心。
武侯問:該怎麼辦?
君就對武侯說:試讓他娶公主為妻,起有留心則必接受。無留心則必推辭。以此可知他的真心。
然後,你召吳起到你家,令公主(公叔的老婆是國君的公主)生氣而輕慢你。吳起見公主對你態度輕慢,則必會向國王推辭,不會娶公主為妻。
公叔於是這樣做,而吳起看到公主輕慢公叔,果然向魏武侯推辭,不娶公主為妻。
這就使魏武侯對吳起產生疑心,而不再信任他。吳起懼得罪,就離開了魏國,來到楚國。
這樣,心懷大志的吳起,在魏國也沒有實現自己的抱負,只好再次出走,到另一國開展自己的事業。
當時楚國國王為楚悼王,他早就聽說吳起是賢才,吳起到了楚國,悼王就讓吳起任宰相。
擔任楚國國相後,吳起實施了變法。據史記記載,吳起的變法內容是:明法審令,廢除不急之官,廢公族疏遠者,以撫養戰鬥之士。根本目的是強兵。
公族,指楚王的宗族。這種宗族隨著世代的增加,分支愈來愈多,成為國家財政的重要負擔。吳起廢去其中疏遠的分支,以節省國家的開支。
他的變法取得了顯著效果:
南平百越,北並陳國、蔡國,擊退三晉韓趙魏的攻擊,西伐秦。一時之間,各國諸侯患楚之強。
吳起的變法,使楚國成為當時諸國中的最強之國。從吳起的變法,可看出他的政治才能在當時是特別傑出的。因此他不單是具有特色的軍事家,更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成為那個時代的驕傲。
吳起在魯、魏、楚都獲得了一定的成功,而且成功越來越大,這與他在三國所獲政治地位的大小成正比。在魯,僅是一個帶兵的將領,因此只能在軍事上獲得成功。在魏,不僅治兵打仗,而且治理國政,軍政雙優。只差一步,沒有做到國相,離他的人生目標與理想,還差最後一步。
到了楚國,楚悼王在他剛來楚國,就任命他為國相,因此他能最大限度發揮自己的政治才能,在整個楚國進行變法,因此取得的成功也最大。
到此時,吳起可以說,自己的理想與目標最終得到了成功。這也顯示了吳起的政治才能,更強於他的軍事才能。
楊雄總結歷史經驗說,旦握權則為卿相,夕失勢則為匹夫,這兩句話用在吳起身上,再合適不過。
他在魯、在魏的結局,都是如此。而在楚國,結局仍然不妙,不僅失勢時做不成匹夫,而且要賠上性命。正是楊雄說的炎炎者滅,隆隆者絕。當初不惜一切追求政治上的事業成功,不想在事業成功之後卻是這種結局。那麼吳起在楚國究竟是什麼樣的結局呢?
據司馬遷記載,吳起變法時,由於廢公族疏遠者,因此受到楚國從前的貴戚的痛恨,這些人全都想害死吳起。在楚悼王時,他們不敢動作,等楚悼王一死,楚國的宗室大臣發動了叛亂政變,來進攻吳起。
吳起沒有了國王的保護與信任,政治才能也變得沒有力量。他是來自外國的孤身一人,雖然貴為國相,此時也不是楚國公族的對手,他無法消滅這些敵人,但也不會束手就擒。他知道自己不能逃脫一死,但也不想讓這些逆時代潮流而動的公族最終得逞。
於是吳起跑進王宮,爬到剛剛去世的國王屍體上。那些攻擊吳起的公族們一齊趕來,向已經不再反抗的吳起射箭刺戈,發洩自己的仇恨。他們沒有想到,在他們對吳起的身體砍殺射箭時,他們的刀戈箭戟也落到了去世的老國王身上。
這正是吳起的目的所在,他知道自己已無法向這些敵人復仇,但他知道有人會為他復仇。所以他在最後,不惜以自己的身體為代價,來達到最後一個目的——殺死這些攻擊自己的敵人。
政變結束了,人們對吳起的仇恨發洩了,老國王的葬禮隆重舉行,太子繼位,即是楚肅王。太子一即位,就命令國相令尹,把那些殺死吳起時刀戈箭戟同時誤中老國王的公族,全部治罪,這樣,一共有七十多家公族被滿門抄斬。吳起臨死前的最後一計又成功了,他的代價沒有白費。
孫臏與吳起雖然都是軍事家,但也有很大不同:
作為軍事家,孫臏的特點是善於使用計謀,特別顯得有智慧,善於分析和利用客觀形勢,為我所用。
吳起的特點是善於治軍帶兵,調動士兵計程車氣,克服人們天性的貪生怕死弱點,使之成為敢於赴湯蹈火的勇士。
他們的共同啟示是,中國的軍事思想一在於智謀,二在於治兵。有了超人的智謀,再加上不怕死的勇士組成的軍隊,就一定能夠天下無敵。
作為政治家,孫臏沒有更多的表現,而吳起則充分展示了他的政治才能,尤其是他在楚的變法,更是中國歷史上的重大歷史事件,對中國歷史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二人的人生經歷,也表明了一個嚴酷的事實,即:一個人的才能往往與其他人的忌害相伴隨,人在施展自己的才能時,不要忘了防備別人的忌害。
在政治上,沒有誰能做到終身制,誰也沒有永遠的保護傘。
個人的利益與國家的利益,有時可以統一,有時不能統一,這是由於不同的人在利益上是相互矛盾的。
孫臏、吳起的個人利益,有時可以與國家的利益一致,有時卻因這個國家的其他人的利益與自己發生矛盾,而使自己的利益與國家的利益發生矛盾。如吳起在魏、在楚遭人忌害,原因就在於此。
才能和智慧不是萬能的,人總有他的不足,導致人生的悲劇。
俗話說: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孫臏與龐涓鬥智,可以說是算無遺策,真是絕等的聰明。但他卻不能防備被龐涓治罪施刑。
吳起對魏武侯說:在德不在險,但他到了楚國進行變法,卻殘暴少恩,不能行仁德,最後導致自己亡其軀。
這都說明一個人的智慧不是萬能的,因此戰國英豪如孫臏、吳起這樣的人,也不能避免人生中的悲劇。這是讓後人為他們感到悲傷的。
《叢書整合》初編據影宋本《武經七書》排印的吳起的、《吳子》
《叢書整合》(初編)的排印說明
北宋編《武經七書》,包括《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六韜》《司馬法》《三略》《尉繚子》《李衛公問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