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每1代雞都砍掉2只腳,若干代之後,真能培養出"無腳雞"嗎?

在生物學界,曾經有一個非常著名的理論叫做"後天獲得性遺傳"理論,這個理論和我們今天說到的問題,有異曲同工之妙,"後天獲得性遺傳"是指生物在後天獲得的一些症狀,會遺傳到下一代的身上去,而根據這樣的一個理論,似乎可以直接證明每1代雞都砍掉2只腳,若干代之後,真的會誕生出"無腳雞"。

理論是確實如此,但是事實上卻完全不是一回事,畢竟生物種族的演化過程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生物們往往都無法在短時間之內進行改變,但是,就我們瞭解的進化論而言,似乎生物的身上的一些器官會因為環境的變化而進行改變,從而達到不斷演化的效果,而滅絕的生物似乎就是沒有做出改變。

但是實際上,我們要弄清楚一個概念,所謂的進化論本身就是一種被迫的進化,也就是說並不是生物們在適應環境,更多的是環境在選擇生物,如果我們僅僅只是從單一生物的角度來看待進化的問題,就會得到以上的答案。

而且,就進化論本身而言,就存在這很多的問題,比如雖然我們認為很多的動物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祖先,但是其實我們很難找到一個過渡時期的物種,反而覺得是一種躍進式的突變,尤其是在不斷出土的化石當中,對於這樣的物種,基本上是沒有的,而這也就直接表明了影響生物進化的根本不在於後天獲得,而在基因的改變。

但是,基因的改變是充滿著隨機性的,有的時候,基因會保持不變,有的時候會穩定變化,有的時候又會躍進式的變化,但究其根本,還是在於基因的原因。

雖然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似乎存在這許多因為後天原因而導致演變發生的事情存在,但是究其根本,依舊沒有發生任何的改變,而我們所要說的是演化,是在基因上面的演化,比如近些年來,在非洲的一些大象已經開始不長象牙,這是因為狩獵者太多,似乎激活了大象的自我保護功能。

然而實際上卻沒有,大象的象牙依舊存在,只是不再露出來而已,而之所以會發生看不見的原因,正是我們上面所說的從單一的角度去看待生物器官的話,就會有這樣退化的問題出現,因為象牙是屬於單一功能的器官,本身就處於一個不斷變化的形狀,而在生存環境的選擇之下,不露出象牙的象群存活了下來。

從這裡我們也可以得知,在生物的器官當中,總是會存在一些一些單一功能的器官,而這些器官往往是可以進行改變,但是更多的還是屬於多種功能性的器官,這種器官往往是無法改變的。

而回到我們的問題上面來,對於雞來說,雙腳絕對不是一個單一功能的器官,雞和雞腳的聯絡也不是一種單一性質的聯絡,所以我們也可以得知,除非發生基因上面的突變,不然是不可能通過後天外在的原因,而發生變化的,所以不管過了多少代,雞依舊會存在這雙腳。

其實早在19世紀末,就已經有生物學家,做過這一方面的實驗了,當然人家的實驗物件自然不是雞,而是實驗室的小白鼠,而生物學家們選擇切斷正是小白鼠的尾巴,他們將第一代的小白鼠的尾巴切掉,然後開始培育第二代。

而等到鼠群經過了十幾代之後,數量也來到了數百隻,然後接著全部切掉,再繼續進行交配繁衍,但是即使是幾十代之後,這些新生的小白鼠當中,沒有一條的尾巴是有缺陷的,這也直接說明了後天是無法改變這種多功能器官的。

這是因為在進化當中,基因的突變,會使得一起器官達到應該適應環境的最終形態,而一旦進入了這個形態,就基本上會卡死在這一階段了,因為既無法進化,也無法退化了,而如果所有的器官都是如此,那麼這個物質最終的宿命就是滅絕。

總而言之,物種的演化和遺傳,都是由基因決定的,外在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是無法改變種族演化的道路的,只有基因的變化,才能徹底的改變,而且生物在進行遺傳的時候,遺傳的本身也就是基因,所以想要透過砍掉雞的雙腳,來到達到培養"無腳雞"目的,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32
最新評論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果蠅壽命延伸40%!《Nature》子刊發表德國馬普斯新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