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咱們平常提到的脂肪肝,是指醫學裡定義的非酒精性脂肪肝,這種最常見的肝臟疾病,目前影響大約25%的成年人。許多年輕人,甚至是身材苗條,一點兒油膩感都沒有的人,也會在體檢後得到輕度脂肪肝的診斷,而且,不會引起重視。但是,最近,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和美國馬薩諸塞總醫院的聯合研究結果卻提示,輕度脂肪肝,同樣危害健康。咱們現在就來解讀其中的要點。

瑞典和美國學者的研究報告,發表在胃腸病和肝臟病學科排名第2位的期刊GUT。研究納入了1966年到2017年,共計51年間,經過病理學檢查確診的10568名脂肪肝患者,平均隨訪時間超過14年,期間,共有4338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死亡,與對照組相比,脂肪肝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升高93%。

脂肪肝,根據嚴重程度,可以細分為單純性脂肪變性,也稱為輕度脂肪肝;非纖維性脂肪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硬化會逐漸引起肝功能衰竭,甚至肝癌。研究者對4種不同型別的脂肪肝患者進行分析後發現,死亡風險的增加分別為71%、114%、144%、279%。請注意重要結論,輕度脂肪肝也會使死亡風險增加71%;而且,風險與脂肪肝的嚴重程度成正比,因此,需要引起足夠重視,預防脂肪肝向肝硬化發展。

咱們同胞中,脂肪肝對健康的危害,呈現令人擔憂的發展趨勢。《肝臟病學》釋出的研究報告顯示,近10年來,脂肪肝患者的比例,已經從18%升高到了29.2%,而普通百姓中,僅有31.2%的人,瞭解脂肪肝;即使在高學歷的人群中,也僅有5%的人,對脂肪肝具有較為充分的認識。

普通百姓,多數認為,脂肪肝只會發生在胖子身上,這是1個錯誤的判斷。《柳葉刀》系列的《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誌,近期發表的論文指出,全球脂肪肝患者中,有40.8%,不是肥胖者,甚至,脂肪肝患者中,有19.2%是身材偏瘦的人;5.1%則是標準的瘦子。這樣的脂肪肝,同樣會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的發病率,並且增加死亡風險。因此,預防脂肪肝,必須首先改變認知,不要再將脂肪肝視為胖子的專屬疾病。

預防脂肪肝,改變生活方式是重要措施,包括,控制高脂肪食物的攝入、堅持合理運動、避免過量飲酒。除此之外,還有1項關鍵的措施,是控制過量果糖的攝入。今年8月,《自然》系列的《新陳代謝》雜誌,發表了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學者的論文。研究表明,使用高果糖飼料餵養小鼠10周後,小鼠出現肝臟脂肪變性和甘油三酯水平的增加;餵養6個月後,小鼠出現胰島素抵抗、脂肪肝、肝纖維化;12月後,小鼠的腫瘤負荷增加了10倍。研究者認為,果糖參與脂肪酸合成的效率,要比葡萄糖高30%。並且發現,果糖影響脂肪肝發生,主要與關鍵的3碳糖激酶調控有關。

果糖,是1種普通存在於水果、蜂蜜、植物中的單糖。過往,人們普遍認為,果糖甜度較高、容易吸收,對血糖的影響較小,因此,將果糖推崇為健康糖。但是,事物總有不同的側面,即使是對健康沒有過分影響的食物,攝入過多,同樣會對機體的代謝和功能帶來影響。因此,健康飲食的核心概念是均衡,而不是聽說什麼有益或者無害,就放開了拼命吃。需要強調的是,雖然水果含有天然果糖,但是,水果還含有多種對健康有益的營養素以及膳食纖維。所以,從健康飲食的角度來看,不應過分限制水果攝入,相反,同胞們存在普遍問題是新鮮水果和蔬菜的攝入量不足。應該注意限制攝入的,是來自加工食品中的新增糖。比如,正確的健康飲食方法,是吃水果,但少喝或不喝加工果汁及果味飲料。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慢性病那些事##健康科普排位賽#

32
最新評論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豆漿能不能代替牛奶,雙胞胎兄弟的實踐,一年後差距一目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