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關鍵的一年,也是全球貿易格局重啟的一年,亦是它決勝關鍵的一年。
因為它的下半場要開始了。
估計很多人不理解我們來一層層分析
時代背景下的人口紅利
中華公司成立以來,面臨的物資匱乏,條件苛刻生活艱苦等問題。公司高層一致決定沿用法家治國策略,集中思想,集中發展,集中分配。奉行人多力量大,以人為本帶動經濟發展的戰略方案,全面放開生育,鼓勵生育,一場轟轟烈烈的造人行動開始了,從1950-1980人口從5.4億增長到9.7億,三十年時間人口增長幅度近一倍。由於條件有限,再加上制度的不完善,缺乏相對應的監管,人口的暴漲衍生了很多社會問題。一直到90年代公司開始實行計劃生育,人口的增長開始逐漸控制住了。
大規模的人口給地方城市帶來了大量的勞動力,至此公司進入高速發展週期。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三次盛世都是在人口大增長階段。
1:漢公司
2:唐公司
3:清公司
他們建立盛世的基礎有幾個相同點,人口快速增長,大興農田加徵稅收,制度改革對公司穩定發展起了關鍵作用。
但同樣面臨一個缺點,沒有走出去,一直在內卷化運轉,科技發展沒有跟上內卷化的速度。
導致資源兩級分化嚴重,新生代人口難以享受時代紅利,公司不斷補貼給基層員工以至於管理層錢越來多,基層員工越來越窮,如果強制調動只怕管理層會流失,會造成公司的內部矛盾加劇,只有透過不斷創新才能打破管理層和基層之間的階層壁壘,而創新只能丟給市場本身,公司高層適當調整策略適當的監管。
秦公司成立時間比較短,公司內部文化沉澱不夠很難做到上下一心,再加上剛剛成立,很多工作要開展,比如一些基礎設施,民生工程,吃住等問題。高層為了讓整個工作開展的順利,採用集思想,集發展,集分配的法家方案。我剛剛說了公司文化沉澱不夠,加上部分管理層都是之前的競爭對手,這一舉動無非動了很多管理層的乳酪,新成立的公司往往是非常艱苦,要把這麼大一盤棋盤活,不管是高層還是基層壓力非常大,最怕的就是這一群管理層在中間煽風點火,雖然創始人老爺子在那,大家還能忍一忍。但創始人不在了,管理層們覺得壓力少了,希望新掌門能夠給這些管理層一口飯吃,可惜我們的秦二代掌門也不分形式,明知內部問題這麼大,還要強行整改結果只能讓他來背這個鍋了。當基層和管理層站在一起,那高層就不管用了。一個偉大的公司還沒開始它的程序就結束了。
在秦公司破產之後,漢公司延續了秦公司的制度和思想也吸取了上一家公司的教訓。先對管理層動刀,把不聽話的管理層全部清理,對內高層和管理層的思想和行動達成一致,對外讓高層和基層員工的思想達成一致。加上之前秦公司積累的資產。漢公司開始了一場偉大的創業之路。
人多就是力量,人多就能發展好的思想深入人心,公司大興土木,災後重建,加徵稅收,基層員工的生活條件慢慢變好了。有一句話說得好飽暖思淫慾,基層開始有了獨立思想,想要更多的。至此公司出現了一批以基層為代表的領軍人物,開始和管理層搶飯碗。那作為高層肯定想看到公司內部的兩股力量相互制衡,公司體制開始改革了,基層代表迎來了第一春。管理層和員工代表形成兩派,管理層拿掌控公司戰略剛需資源,員工代表掌控軟消費資源,以剛克柔,以柔克剛相互合作,相互競爭。
這樣的競爭雖然防止了一家獨大,更能穩定公司發展,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生活水平,但造成的結果就是強生產弱消費,公司一直做內卷化運作。基層一直沒錢,而新進來的基層為了跟上當時的生活水平付出的代價太大了。為了打破僵局,高層把目光放在了競爭對手胡公司身上。經歷了幾代掌門人的資源累積,一直到武掌門在位時,漢公司才準備走出去了。
市場終於打通,但是要融合在一起太難了,兩個公司的文化不一樣生活水平,強制融合只會適得其反增加公司內部矛盾,所以武掌門分了三步,先財和,再人和,最後心和。漢公司講究和天下合天下。
財和:市場打開了過後,漢公司開始下放優秀的管理層和基層代表過去,打好基礎,然後再放一些小的過去跟他們形成戰略互補。那些管理層和基層代表一想,這麼大的市場還沒有開發肯定比公司內部競爭要好,所以大家都打著小算盤過去了。對內呢也吸引外面的代表進來,這樣一來整個資源相互得到填充,公司內部對外面的代表放開條件。大批的外部代表帶著優質低價的資源湧了進來,這也為漢公司的基層帶來的紅利。
人和:大量的人口遷移,不同基層的生活方式隨著時間的推移,從排斥,到接受,到相互認可,最後一起成家立業。而最收益的一方無非就是資源多的漢公司。
心和:胡公司的資源被漢公司瓜分殆盡,各種基層代表和管理層經過長時間的發展積累了大量資源,而公司高層的資源大多給了基層和新進基層,讓他們在公司能夠達到當前的生存標準。但消費升級的同時也帶動了生產成本的上升,公司內部的生產基層逐漸流失,高層的收入來源越來越少,需要管理層和基層代表救濟。一旦高層和基層員工沒站在同一條路線,沒了資源的高層就會被人宰割。不要高估人性,一旦利益受到損失,管理層就會自己出來單幹,而單幹的關鍵就是基層員工。
武掌門的三步最終只走到了第二步,第三步沒人能打破,因為它是漢公司的結束也是新公司的開始。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唐公司和漢公司的發展史差不多,具體我就不多講了。
我們重點講一下清公司
清公司前期和漢唐公司的發展程序一樣,先是一舉擊敗了民公司,然後大力改革集中發展,也是採用武掌門的三步走。前兩步還算可以,一直在吞併周邊的公司,慢慢壯大自己,可關鍵問題就是世界上所有的公司都在這樣壯大自己,而周邊的公司看到有清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合計著怎麼開啟市場,清公司內部出現兩種聲音,1開啟市場,2 不開啟。
開啟意味他們將用技術差在公司獲得大量財富,會損壞公司全體人員利益,而個別管理層和基層代表為了求生存肯定會去其他公司,再加上那個時候的基層員工思想散漫,就算開啟短時間內也無法集中力量大力發展,有可能還會失去民心,被敵人一步步瓦解。
不開啟他們失去了跟其他公司深度學習的機會,如果不能技術突破增加市場密度,公司就會一直內卷化到死,而當時其他公司已經滲透管理層還有員工代表,他們產品和文化開始再公司內部流行,內部聲音越演越烈,要求公司改革。萬一對手們軟的不行來硬的裡應外合,那麼沒有技術上的優勢,很容易破產。
至此高層面臨2個問題,管理層的利益,基層員工的利益,進而影響到高層的利益。所以為了對外一邊談合作,對內一邊收基層員工思想。整體的策略就是經濟對外放,得慢慢放。思想對內收,得慢慢收。剛開始管理層和員工代表還能做出一點犧牲,但基層員工生活自由懶散慣了,做不出一點犧牲。突然要改變員工的思想的確太難了,實行了幾次改革過後發現,基層牴觸太大,立馬叫停。其它公司高層一看你這是閉門不出是吧,那行我轟開大門。內憂外患的作用下清公司終於扛不住破產了。
所以說清公司是三次盛世裡面最倒黴的一次遇到了當時世界幾大公司的圍堵,也是歷史上內卷化最嚴重的一次破產,間接影響了後面幾次世界公司大戰,畢竟搶比慢慢發展快多了。
總結幾點
1:以往的大公司建立的盛世基層都是處於人口大增長
2:北方起家,南方發家 ,北方遊牧文明和南方田耕文明結合。
3:總部定在北方,人口遷移,為了鎮住北方遊牧思想,提升各地經濟密度,田耕文明和遊牧文明的思想結合,利於公司穩定發展。
4: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人口的密度問題一直困擾著所有的公司。
5:科技創新密度不夠,死於內轉化。
人口悖論:人口的增長會帶來大量財富,同樣也會帶來大量危機。只有科技的創新才能給系統帶來新生。創新需要消耗大量資源,而創新才能解決資源危機。創新的密度在於人口和教育。人口的密度在於經濟週期的平衡。而只有科技創新才能維持經濟週期平衡。
公司的下半場
當下所有公司的貿易格局出現問題,5大公司的特權損害了小公司的發展。經過這次瘟疫暴露出傳統貿易的問題。所以各大公司開始畫圈,先在圈裡做,再到圈外做。降低產業鏈成本和貿易成本,重塑產業結構。世界將組成幾個大圈相互競爭。每個圈有核心的老大,由老大帶領周邊小弟發展。這樣一來選擇老大就是重中之重。
太遠的不能選,貿易成本週邊打壓等等。太差的不能選,帶不動小弟發展,將來還會被其它圈吞併,到時候連小弟都算不上。
老大:必須具備創新能力,高中低生產能力,大公司軍事能力。
福利:享受圈內的福利,集中資源帶領小弟發展,把其它圈進行吞併。
小弟:享受圈內技術創新優勢,享受圈內的權益保護,享受圈外的貿易優勢。
圈與圈競爭,最佳化圈內的體質和發展問題,建立了新的貿易格局,比如本來買一件,現在買3件,貿易的數量上升,貿易的價格下調。 本來買大米,現在 小麥 大蒜 大米一起買,可以提升效率最佳化貿易輸送等問題。
公司基層的福利,低價格買圈內其它產品,在透支消費力的情況下,低價多頻是當下緩解公司內部壓力的最好選擇。
圈內同稅不同福:圈內各公司稅一樣,大家各憑本事搶人,但各公司對各自員工的福利不同。
一致對外,對內各憑本事搶人,鼓勵大家一起創新。
總結:歷史就是一部競合史,存量講究內合外競,內儒外法。增量講究內競外合,內法外儒。看懂歷史就能看懂當下。
我是馮易知,來著大山裡的謀士!
【逍遙遊】唯心以念世長存,唯物而動天下驚。五行八卦開陰陽,諸子百家定乾坤。瓊樓玉宇高臺駐,森羅永珍起紅塵。儒法國事何以齊,銳取修性皆可為。奕古博今非吾願,佛道禪心生紅蓮。浮屠尋夢終成空,塵埃江湖覓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