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讓人費解的"金匱之盟"
宋太祖趙匡胤的母親杜太后去世的時候,趙匡胤才剛剛做了一年零四個月的皇帝,然而這個老太太在臨死之前,卻給他立下了一個看上去並不怎麼合乎情理的"盟約"。
這就是那個被後人不斷質疑的所謂"金匱(guì)之盟"。
趙匡胤塑像
1.杜太后的臨死之言這件事情發生在宋太祖建隆二年,也就是公元961年六月。據《宋史·昭憲杜太后列傳》記載:"建隆二年,太后不豫,太祖侍藥餌不離左右。疾亟,召趙普入受遺命。"
趙匡胤是個孝子,老孃得病的這些日子裡,他是親自侍奉湯藥不離左右,但是老太太的病卻日漸加重,覺得自己沒有多少時間了,才急急忙忙地讓人把宰相趙普叫來,說是有遺命要交代。
老年人嘛,感覺自己將要不久於世了,留些話給子孫,交代一下後事也實屬正常。但杜太后將要留下的卻是"遺命"啊!
趙普匆忙地趕來,行了大禮之後,來到杜太后病榻前,小心翼翼地問道,太后,您老有什麼話要留給微臣的?請說吧。
杜太后並沒有急於回答,抬眼望了一下跪在身旁的趙匡胤,說,匡胤啊,我且問你,你知道你為什麼能得到天下嗎?
趙匡胤心情悲痛,竟"嗚噎不能對"。杜太后又問了一遍。
趙匡胤誠惶誠恐地回答說,兒臣之所以能得到天下,這都有賴於先祖和太后的恩澤啊。
杜太后對趙匡胤的回答並不滿意,搖搖頭說,你說的不對啊。你之所以能得到天下,坐上皇帝的寶座,恰恰是因為周世宗死後讓他未成年的幼子主掌天下,所以你才有此機會。假如周朝有成年的君主在位,天下怎麼可能還會為你所有呢?所以,我留下遺命,即你死之後,應該將帝位傳於你的弟弟,天下那麼大,統治的人口那麼多,國家能立成年的君主,乃是社稷之福啊!
趙匡胤聽完,一邊磕頭一邊流著淚說,兒臣不敢不聽太后的教誨。
杜太后又吩咐趙普道:"你也要記住我所說的話,不可以違背!"
說完這些之後,杜太后好像還不放心,又命趙普於臥榻之前將自己的遺命寫成誓書,趙普寫完之後在誓書的結尾記上"臣普書"三字,隨後將誓書藏入金匱之中,命謹慎的內侍保管。
就這樣,一個頗讓後人爭議的"金匱之盟"完成了,但似乎還缺少了些內容。對了,《宋史·魏王廷美傳》中對此事也有記載:
初,昭憲太后不豫,命太祖傳位太宗,因顧謂趙普曰:"爾同記吾言,不可違也。"命普於榻前為約誓書,普於紙尾書雲"臣普書",藏之金匱,命謹密宮人掌之。
此處記載雖然簡略,但內容大體一致。不過後面還有一個"補充":
或謂昭憲及太祖本意,蓋欲太宗傳之廷美,而廷美復傳之德昭。故太宗既立,即令廷美尹開封,德昭實稱皇子。
此"補充"內容,在明朝陳邦瞻創作的斷代紀事本末體史書《宋史紀事本末》中也有記載。
"補充"內容中,"或謂昭憲及太祖本意"一句是什麼意思?"或謂"?我們可以理解為"或者說",或是"有的說",這是不是說明了杜太后遺命內容的不確定性?
《宋史·昭憲杜太后列傳》中只記載了杜太后遺命趙匡胤,等他駕崩後要傳位給三弟趙光義,而《魏王廷美傳》中竟然安排好了趙匡胤之後三代皇位的傳承順序,實在讓人費解。
杜太后像
2.漂亮的藉口掩蓋了杜老太太的私心無白書生在本文開頭就認為這是一個不太合乎情理的"盟約"。為什麼這樣說呢?
既然杜太后決定這樣做了,又有遺命,這本來是無須刻意隱瞞的,光明正大的宣佈出來或許更好,這樣趙光義在趙匡胤死後繼位不就名正言順了嗎?為什麼要用一個"金匱"秘密地藏起來呢?難道杜太后還有什麼顧慮不成?
自夏朝把"國天下"改為"家天下"以來,"父終子繼"幾乎是歷代君王、帝王傳承王位或皇位的固定模式,雖然其中也有少許例外,但並沒有打破這種傳承製度。杜太后當真是由周世宗傳位於幼子並因此失國而產生如此的擔憂嗎?這個漂亮的藉口掩蓋了杜老太太的私心。
杜太后肯定是非常喜愛趙光義的,《宋史》中雖然沒有出現杜太后喜愛趙光義的語句,但有一個細節卻足以說明這一點。《宋史·卷四·本紀第四》有這樣的記載:
太宗神功聖德文武皇帝諱炅,初名匡乂,改賜光義,即位之二年改今諱,宣祖第三子也,母曰昭憲皇后杜氏。初,後夢神人捧日以授,已而有娠,遂生帝於浚儀官舍。是夜,赤光上騰如火,閭巷聞有異香。
這說明趙光義從杜太后懷上他到生下來都帶著一種靈異:他是杜太后夢見有神人捧著太陽授予她,從而有娠懷孕,直到趙光義出生的當天夜晚,紅光升騰似火,附近的街巷都充滿異香。
這段描述告訴我們,趙光義是天生的非龍種,自帶真命天子的靈異,所以他從懷孕到出生都與眾不同。然而他的與眾不同還在於:
帝幼不群,與他兒戲,皆畏服。及長,隆準龍顏,望之知為大人,儼如也。性嗜學,宣祖總兵淮南,破州縣,財物悉不取,第求古書遺帝,恆飭厲之,帝由是工文業,多藝能。
瞧見沒?"隆準龍顏",這四字那可是司馬遷曾經用來形容漢高祖劉邦的。這樣的孩子誰不喜愛?更不用說他的生母杜太后了。
看到這裡,也許有人會說了,那不是趙匡胤出生時也有"赤光繞室,異香經宿不散,體有金色,三日不變"的奇異現象嗎?杜太后難道不喜歡他嗎?都是自己的兒子啊?
不錯,史書上確實有這樣的記載,但是無白書生認為,杜太后喜愛趙光義會更甚一些。
所以,為了能讓這位"真命天子"的兒子登上皇帝的寶座,她才想出了這樣一個"金匱之盟"的主意,即使此時趙匡胤外地人皇帝才一年多,即使冒天下之大不韙,她也一定會這樣做。
3.從"金匱之盟"到"燭影斧聲"雖然"金匱之盟"是杜太后的臨終遺命,雖然咱們中國一直有"人之將死,其言亦善"的講究,但是,杜太后病重的時候,趙匡胤虛歲才只有三十五歲,正值青壯年時期。而趙光義那一年虛歲二十三,假如趙匡胤在皇帝位上一坐就是三十年五十年或者更多,杜太后怎麼就能肯定,到那時趙光義不會有個什麼小災小難或是意外先於趙匡胤而逝?若真是這樣,趙匡胤死後,皇位應該傳給誰呢?
即使趙光義那時不死,也已經是一個半拉老頭了,不能當幾年皇帝?不過也是,無論多大他終究是做了皇帝的。
但是若按照《魏王廷美傳》中補充的傳承方式,趙光義做完皇帝死後應該是他的弟弟趙廷美做,趙廷美死後才輪到趙匡胤的大兒子趙德昭。然則趙廷美作為趙德昭最小的叔叔,也不過比趙德昭大四五歲而已,幾乎可以算作是同齡人。等趙廷美死的時候,趙德昭也差不多到了將死的年齡,那皇帝還有得他做嗎?況且誰能料定趙廷美就一定死得比趙德昭早?
想來想去這都是"金匱之盟"的不合情理之處。杜太后肯定是有私心,但她當時未必會考慮這麼多,即使考慮到了,她也會認為,我三兒子是真命天子,他自有做皇帝的命。
可能也是天意如此吧,趙匡胤竟然只做了十六年的皇帝,死的時候才五十歲。這還真的讓杜太后算準了。不過卻引出了另一宗疑案,趙匡胤究竟是怎麼死的?那個神秘的"燭影斧聲"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宋太祖開寶九年,即公元976年十月二十一日,趙匡胤去逝。《宋史·本紀第三》只簡略記載道:"癸丑夕,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
其實這種簡略的記載方式,與史書上對於歷代帝王的去逝記載並沒有什麼不同,除非有一些特殊的意外的死亡。
而讓人疑惑的是,史料中並沒有關於趙匡胤生前曾經患有疾病的記載,好端端的怎麼就突然死了呢?而且在趙匡胤死後,趙光義"遂即皇帝位"。"遂"我們可以理解為於是、就,但在這裡似乎含有立即的意思,表明其即位速度之快。
這樣看來,趙光義是知道有"金匱之盟"存在的,不然的話,按照歷朝歷代"父終子繼"的皇位傳承製度,趙光義是不可能這樣做的。於是,趙光義"遂即皇帝位"的做法就引發了人們的各種質疑,於是也就產生了神秘的"燭影斧聲"。
下篇:疑點重重的"燭影斧聲""燭影斧聲"事件,在宋朝的正史中並沒有記載,它首先出現在宋代文瑩編著的一部史料筆記《續湘山野錄》中,而明朝陳邦瞻創作的斷代紀事本末體史書《宋史紀事本末》裡也有記載,想必是引述了《續湘山野錄》中的說法,但敘述的較為簡略。
4.道士的預言與"灼艾分痛"根據《續湘山野錄》記載,宋太祖趙匡胤死前不久曾向一位道士請教,問自己不能活多少年,道士告訴他,等到十月二十日那天,如果當天夜裡是晴天,你的壽命至少能夠再延長"一紀",否則的話,你則要"當速措置"。意思可能就是及早安排後事,當然也包括皇位繼承的問題。
一紀是多少?那可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一個世紀,古時候的一紀為十二年。趙匡胤當年五十,再活十二年那就是六十二歲,到那時他就已經做了二十八年的皇帝了,想想也應該滿足了。所以"帝切切記其語",到了十月二十那一天,趙匡胤登太清閣觀望天氣,至夜間果然天氣晴朗,繁星滿天。因而趙匡胤心裡非常高興。
可是不一會,天氣突然變化,由剛才的"星斗明燦","俄而"變為"陰霾四起",繼而"雪雹驟降"。這一變化讓趙匡胤心中不免有些沉重,想起道士所言"當速措置"的話,所以急忙命宮人開啟端門,也就是宮殿的正南門,"召開封王,即太宗也"。
注意,趙光義此次進入的是趙匡胤的寢宮。哥倆擺酒對飲,並把宦官、宮妾全部擋在了屏風之外,只能遠遠地看著。他們看見了什麼呢?
宦官、宮妾們遠遠地看到,燭影映照的屏風之內,趙光義"時或避席",就是不時的離開酒桌,並且"有不可勝(shēng)之狀"。而《宋史紀事本末》中則記載為"若有遜避之狀",但意思上也差不多吧。
到了三更時分,兄弟倆喝完了酒,這時殿外積雪已有數寸。趙匡胤好像興致很好,竟與趙光義一同看雪。並用象徵皇權的柱斧戳著雪,對趙光義說:"好做,好做!"說完就解帶就寢,不一會就"鼻息如雷霆"。
這一夜,趙光義留宿於太祖寢宮,也是在這一夜,趙匡胤崩逝。這便是《續湘山野錄》所記錄的"燭影斧聲"的全部過程。
但在《宋史紀事本末》中,對此事的記載卻有所不同。首先,《宋史紀事本末》裡明確了"帝有疾",而且召趙光義來是為了"屬(囑)後事";其次,趙匡胤用柱斧戳的不是雪,而是"引柱斧戳地";趙匡胤對弟弟說的話不是"好做,好做",而是"好為之";第四,從《宋史紀事本末》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知道,當時還應該有第三者在場,那就是宋皇后。不然的話,"好為之"之言能有何人聽到?
無白書生認為,正是因為《宋史紀事本末》與《續湘山野錄》的不同,才引起了人們對此事件的質疑,因而也使宋太宗背上了殺兄奪位的惡名。
然而無白書生還認為,這是一種誤讀,因為種種跡象表明,即使"燭影斧聲"事件真的存在,趙光義也不可能親手殺死趙匡胤!:
無論從《宋史》還是其它史料的記載上看,趙匡胤是十分疼愛趙光義的。《宋史·太祖本紀三》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情:有一次趙光義生病,趙匡胤親手為他灸燒艾草調治,趙光義覺得疼痛,太祖竟用艾草灼燒自己,用來分擔他的疼痛。這段灼艾分痛的美談,於是被後世用來比喻兄弟間的手中之情。
《宋史紀事本末》中,在記載了"帝友愛光義,數幸其第,恩禮甚厚"的同時,也記載了"灼艾分痛"的故事。如此骨肉兄弟之情,實為歷代皇室中少有。在這種兄弟情愛的感染之下,除非趙光義是狼子野心之人,否則他真的會不念及骨肉之情而弒兄奪位?
宋太宗像
5."燭影斧聲"事件中的細節趙匡胤相通道士的話,先是因為十月二十日夜晴而喜悅,後因天氣突變驟降雪雹而憂心,所以才急召趙光義進寢宮。為什麼要用一個"急"字?因為道士告訴他,如果當夜天氣不晴,則要他"當速措置",那意思就是說,如若不"當速"的話,可能就來不及了。
措置什麼?《續湘山野錄》雖然沒有明說,但所"當速措置"的無非就是後事,這後事當然也包括了皇位傳承的問題。況且這一點,《宋史紀事本末》中確已言明。
中國的玄學和易學一直都是一種十分神秘的學說,幾千年來始終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和影響力。有些人可能不信,但不信並不意味著它的不存在,也不能否定它的神秘作用。那位道士雖然沒有直接告訴趙匡胤他可能活不過十月二十日夜,但一句"當速措置"則帶有明顯的暗示。所以趙匡胤才心有所"急",同時也向我們暗示,他之所以會突然死亡,實乃天數,絕非人為,當然就不可能為趙光義所殺了。
宦官和宮妾們從"燭影"裡所看到的情景,無論趙光義不時離開坐席時的舉動是"有不可勝之狀"還是"若有遜避之狀",都似乎指向一個事實,就是趙匡胤在"屬後事"時,把"金匱之盟"以及自己活不過當夜的事情告訴了趙光義,這可能是趙光義從來沒有想過的事情。事情來得太突然,太意外了,所以他才表現出"不可勝"或是"遜避"之狀。
"不可勝"就是不能夠承擔或隨的意思,有一個成語叫"不可勝任",說的就是這個意思。這說明趙光義在得知杜太后遺詔和太祖將要崩逝的事情之後,有一種誠惶誠恐的感覺,而"遜避"則也說明了他不願意接受眼前事實的謙讓狀態。
至於趙匡胤以柱斧戳雪時所說的那兩聲"好做,好做!"也並不是猛然間冷不丁地說出,應該是在趙光義再三推讓,或者說"皇帝不好做"之類的話之後,趙匡胤為了寬慰他、鼓勵他而說出。
其實事情壞就壞在《宋史紀事本末》中的"好為之"三個字,因為這三字我們可以作不同的理解。有人把它理解為"好自為之",如果這樣理解,那麼趙匡胤就似乎帶有一種被趙光義脅迫的性質了,所以後人就依此認為是趙光義脅迫了趙匡胤並殺害了他。但從趙光義"不可勝狀"和"遜避狀"來看,這種理解好像沒有道理。
我們為什麼不可以把這三個字同樣理解為"好做,好做!",或者"好,為之"呢?這樣理解豈不和趙光義的謙讓之狀十分吻合嗎?
所以,趙光義還是沒有理由和動機殺害趙匡胤的。
6.趙光義:我有遺詔有人認為,趙光義即位時和即位後並沒有出示太后遺詔以表明自己繼承帝位的合理或合法性,其實不然。
《宋史·太祖本紀三》中雖然有趙匡胤"受命杜太后,傳位太宗"的記載,《宋史·本紀·太宗一》中也雖然只說"太祖崩,遂即皇帝位",而沒有說遺詔的事。但是,《續湘山野錄》中卻有"太宗受遺詔於柩前即位"的描述。
那麼,《續湘山野錄》中所說的"太宗受遺詔於柩前即位"中的"遺詔"又是什麼呢?是趙匡胤的遺詔嗎?當然不可能是。當時趙匡胤把太后遺詔的事情告訴了趙光義,趙光義當然不會輕易相信的,因此,趙匡胤必然會把太后的遺詔拿出來給趙光義看。趙光義在看到太后遺詔之後肯定不會大喜過望,說太好了呀,我就等這一天了!所以才有了前面所說的"不可勝狀"和"遜避狀"。即使趙光義真心的想做皇帝,但在當時裝也得裝出個樣子啊。而事實上他當時那種狀態肯定也不是裝出來的。
這樣看來,趙光義就是奉遺詔即位,即使遺詔是趙匡胤所立,這也足以說明趙光義並不是殺兄奪位,他做皇帝是合理合法的。既然是"受遺詔"即位,以後還需要再次宣佈嗎?這也能夠解釋了趙光義為什麼會在太祖崩後"遂即皇帝位"的疑問,而且還是在趙匡胤的"柩前"。
所以,從這裡仍然看不出趙光義還有什麼理由要殺自己的皇帝哥哥。
趙匡胤石像
7.宋皇后的奇怪表現前面我已經說過,在"燭影斧聲"事件的整個過程中,除了這兩皇兄臣弟外,宋皇后了應該是在現場的。
雖然當時"遮蔽"了宦官和宮妾們,但是宋皇后是什麼身份?那是和趙匡胤同床共枕的人啊。況且地點是在趙匡胤的寢宮,他要交代後事,皇后怎麼能不在場?所以,《宋史紀事本末》中的記載並沒有錯,也不存在什麼疑問。
記載中的"宋皇后見晉王愕然遽呼曰吾母子之命皆託於官家"一句,有人理解為當時宋皇后並不在場,當得知趙匡胤去世的訊息後趕來時,看到晉王趙光義時很"愕然",並說了下面直呼其為"官家"的話。宋朝時,"官家"是對皇帝的另一種稱謂,如果當時宋皇后並不在場,她當然不會知道趙光義已受遺詔之事,又怎能非常突兀地稱他為"官家"?
但是又如何理解"愕然"一詞呢?究竟是誰在"愕然"?我們不妨換一種思路去理解,把記載中的那句話重新斷句一下,就成了這樣的句式:"宋皇后見晉王愕然,遽呼曰:吾母子之命皆託於官家"。
這種斷句方法,"愕然"的人就是趙光義了。趙光義為什麼會"愕然"?應該有兩個原因:一是他在知道遺詔後必然會有一種驚愕,這種驚愕直到趙匡胤死時還沒有回過神來;二是趙匡胤突然去逝,對拿出來說的確很意外,雖然趙匡胤也可能給他講了道士說他活不過當夜的話,但兄長的死卻讓他一時難以接受,因而更加"愕然",很可能就愣在了那裡。
而宋皇后一直在場,知道了趙光義是皇位的合法繼承人,所以才有了"官家"的稱呼。
有人提出,根據司馬光和李燾等宋朝史學家證實,按照宋代宮廷制度,除皇帝和尚未出閣的皇子以外,其他男子是不能夜宿宮廷的,趙光義為什麼會留宿於趙匡胤的寢宮呢?
其實這一點並不難理解,趙匡胤自知己之將死,在交代完了後事之後,留弟弟趙光義陪他最後一夜,也是合情合理合乎人倫之常情的。如果趙光義趁此機會殺了趙匡胤,那除非他是傻子。
這樣看來,趙光義還有可能殺害皇兄趙匡胤嗎?然而趙匡胤究竟死於什麼原因,無白書生還真的不敢妄言。
不光是無白書生認為趙光義沒有殺害趙匡胤的可能,宋代大史學家司馬光最早就否定了趙光義弒兄的可能性,而且在其著作《涑水紀聞》中極力為趙光義辯白,並提供了趙光義在其兄死時不在場的證據。若再說起這事,那涉及到的人物和事情就更多了,所以無白書生在這裡就不再囉嗦,淺淺地談一下自己的看法就可以了。
8.結語:不是秘密的秘密最後再回過頭來說一說"金匱之盟"的事情吧,權當作本文的結語。
其實,所謂的"金匱之盟",說白了就是一張鎖在金櫃裡的一張紙,只是這張紙上所承載的是關於大宋皇位繼承的大事。這本身並沒有什麼隱秘可言,本文前面也提到過,把這張紙公佈出來豈不更好?
而事實上,這個看似神秘的太后遺詔,恐怕在當時也並不什麼秘密了,可能是人們在歷代的皇位傳承體制下不肯相信它的真實性,所以才有了後來趙光義真的看到遺詔之後的表現。其"愕然"也就不難理解了。
《宋史·本紀·太祖三》中就曾記載道:
(太祖)每對近臣言:"太宗龍行虎步,生時有異,他日必為太平天子,福德吾所不及雲。"
假若"金匱之盟"如此機密,宋太祖趙匡胤又怎麼會說出這樣的話來呢?況且這話還是對他的"近臣"們說的。
如此,"金匱之盟"亦可能真的存在,然而趙光義弒兄之說,至少我無白書生是不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