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塔莉·波特曼和艾瑪·沃特森的經歷告訴我們:童星,首先是兒童,接著才是明星。她們並沒有因為明星的身份,而放棄一名兒童應該接受的全方位的教育與學習,她們始終注重自身素質的培養與提高,這些最終也不斷反哺著她們後來的演藝事業。“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 ,童星的淚與笑。
( 曹駿。IC photo / 圖)
近日,演員曹駿登上微博熱搜。
原因是他參加了某綜藝節目,展現了自己的演技實力,得到了爾冬升、趙薇等導演的肯定,最終卻沒有被選上,一時引發網友熱議:童星出道的曹駿,為什麼近況如此尷尬?
要知道,當年憑藉《真命小和尚》《蓮花童子哪吒》《寶蓮燈》等多部影視作品,曹駿曾紅極一時,甚至在《俠女闖情關》跟趙薇搭檔,連任泉都要在《宰相小甘羅》裡給他做男配。成年之後的他,反而在影視圈無人問津,不是無戲可拍就是在不斷重複自己。一定程度上,事業遇冷的曹駿,代表了很多童星轉型面臨的困境。
其實,許多童星在享受明星光環的同時,也承擔著過多不屬於他們那個年齡的負擔和壓力。
美國男星傑克·羅埃德(Jake Lloyd)曾在電影《星球大戰前傳1:幽靈的威脅》飾演幼年時期的“安納金天行者”,因為一部電影,他一舉成為全球知名童星。然而,之後他回憶起童年經歷時,稱之為“人間地獄”。他說走紅後,他1天接受60個訪問,在學校則遭受同學霸凌……這些造成了他的心理創傷。
27歲時,傑克·羅埃德因危險駕駛、拒捕及無牌駕駛被捕併入獄,後來他確診罹患精神分裂症,已從監獄轉至精神病院接受治療。
曹駿和傑克·羅埃德的遭遇並非個案,觀眾對於童星雖不陌生,卻鮮有關注童星這一群體的生存狀態。究竟成為一名童星意味著什麼?他們可以享受些什麼,又必須付出怎樣的代價?
童星長大後都去哪兒?童星一般是指15週歲以下的兒童明星。但童星總會長大,成年後的他們遭際也各不相同。
第一類是深耕演藝圈,併成功轉型,比如楊冪、張一山、楊紫、吳磊。楊冪4歲便出演了電視劇《唐明皇》,6歲主演的《猴娃》更是獲獎無數,之後一步一步地成為當今的一線花旦;楊紫和張一山都成名於《家有兒女》,時下二人因演技自然靈活也贏得相當的知名度,演藝事業前景看漲;而三石弟弟吳磊7歲時飾演《封神榜之鳳鳴岐山》“小哪吒”出道,去年憑藉《琅琊榜》成為炙手可熱的“小鮮肉”……
也有不少童星成年後仍在演藝圈謀生,知名度、觀眾好感度卻有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一些童星長大後與童星時期的形象有較大的變化和反差,這一方面導致觀眾好感的下降(甚至帶來“長殘了”等調侃或嘲諷),另一方面也為他們之後的形象塑造帶來障礙。比如釋小龍和郝邵文,成年後以前那種機靈可愛的氣質就消失了,接的角色也不尷不尬。不過他們也還算幸運,因為有更多的童星在成人後乾脆就成了演藝圈的無名小輩,只能在一些小成本的電視劇裡扮個小角色,甚至跑起了龍套。
另外一類是退出演藝圈,成了“素人”。有人選擇過上普通人的生活,可也不失精彩,像86版《西遊記》中飾演“紅孩兒”的趙欣培,北大畢業、中科院計算機博士。遺憾的是,也有人雖迴歸普通人的身份,但在從演員到普通人的身份轉變過程中,心態上調整做得不夠,這直接影響了他們日常的生活,像傑克·羅埃德,甚至有人誤入歧途,走上犯罪道路,像臺灣童星顏正國、王欣逸。
心理學上有個效應,叫“倖存者偏差”,指人們只能看到經過某種篩選而產生的結果,而沒有意識到篩選的過程,因此忽略了被篩選掉的關鍵資訊。也就是說,提到童星時人們想到的就是楊冪、楊紫、吳磊等少數的成功者,並由此得出錯誤結論“童星以後一定會大紅大紫”;卻沒有看到,這些少數的成功者背後,是數量更多的籍籍無名者。
演藝圈的競爭本來就是殘酷而激烈,童星領域同樣如此。因此,童星首先就意味著激烈競爭,並且童星≠長大後成功。
被催熟的童星絕大多數兒童成為童星,並不是因為兒童自己的意志和選擇,而是父母為其作出的決定。
其中有父母望子成龍的期待,也包含著璀璨舞臺萬眾矚目的虛榮,日進斗金盆滿缽滿的財富誘惑,以及從此一路風光人生道路的設想。尤其是隨著《爸爸去哪兒》等真人秀節目的熱播,童星更廣泛地進入觀眾的視野並給人一種觸手可及之感,這令更多有造星夢的父母蠢蠢欲動。
這幾年來,市面上童星培訓班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有資料顯示,僅在北京就存在上千家童星培訓學校,而這些所謂的童星培訓和經紀公司,質量參差不齊,多、雜、亂。不諳世事的兒童只能是父母手中的木偶,一天又一天上著沒完沒了的藝術培訓課。演藝圈有潛規則,甚至童星圈也有了潛規則。為了讓孩子走紅,不少父母不惜手段,有的砸錢,有的找關係,有的則帶著孩子四處推銷發材料。
一些童星在走紅之後,因為經紀公司或父母的虛榮與貪婪,很可能像傑克·羅埃德那樣“1天接受60個訪問”。比如《爸爸去哪兒》裡就有明星父母屢次帶著孩子出席各種釋出會、參加商演等,也有某些童星完全以成人的方式進行商業包裝與輿論炒作,被質疑隆胸陪酒等,承擔了超乎其年齡所能接受的輿論壓力。這林林總總的做法,讓人想起龔自珍《病梅館記》的描述,“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以求重價”,給兒童的健康成長帶來深重的負面影響。
因此,前段時間有關部門接連出臺了關於童星的法規與政策。一是新廣告法明確規定“不得利用十週歲以下未成年人作為廣告代言人”,二是廣電總局出臺新規,嚴控未成年人參加真人秀,對兒童真人秀的數量、播出時間等進行了限制,《爸爸去哪兒4》等已基本確定停播。這些政策都是出於保護兒童權益的需要,對於急功近利的童星熱,是一種及時的撥亂反正。
(艾瑪·沃特森。IC photo / 圖)
波特曼還是羅埃德?王安石在《傷仲永》裡說了這樣一個故事:有個名叫方仲永的神童,五歲時就能寫得好詩,但父親把他當搖錢樹藉此謀利,不讓他學習,最後方仲永淪為一個普通人。那麼,什麼是童星的“傷仲永”呢?童星的星途燦爛與否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童星們是否因為明星經歷而喪失了一個人自由而健全的天性。這其中,父母如何作為至關重要。
首先,有造星夢的父母亟需糾正這樣一個錯誤的觀念:只有大紅大紫才是成功的。誠如前文所言,童星之路競爭激烈、壓力巨大,稍有不慎反倒可能弄巧成拙,不僅奪走孩子的快樂童年,還可能給孩子帶來永久的傷害。
如果孩子幸運地成為知名的童星,孩子本身也並不排斥演藝工作,那麼,父母也應為其計深遠。應該明白的是,成為一名童星,演技往往不是最重要的因素,相反,刻意的演技可能是被排斥的,因為影視作品往往需要的是兒童的本色演出,比如純真可愛的外形、古靈精怪的氣質等等。但兒童總要長大,當童星身上的孩子氣消失時,“星”又該如何維持呢?又該如何轉型呢?
世界級女影星娜塔莉·波特曼和艾瑪·沃特森做了非常好的示範。娜塔莉·波特曼13歲時主演的《這個殺手不太冷》成為經典,但她沒有被盛名所累而放棄學業,而是努力學習並進入哈佛大學主攻心理學,2011年她憑藉《黑天鵝》奧斯卡封后。艾瑪·沃特森10歲時開始接拍《哈利·波特》,接下來的10年間,她陸續拍攝了8部哈利波特系列影片。但戲外她仍是個不折不扣的好學生,她在英國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考試中拿到8個A+和2個A,2009年同時被劍橋大學聖三一學院、牛津大學和布朗大學錄取。2014年艾瑪·沃特森出任“聯合國婦女署親善大使”……
娜塔莉·波特曼和艾瑪·沃特森的經歷告訴我們:童星,首先是兒童,接著才是明星。她們並沒有因為明星的身份,而放棄一名兒童應該接受的全方位的教育與學習,她們始終注重自身素質的培養與提高,這些最終也不斷反哺著她們後來的演藝事業。可以想象,即便她們最後沒有繼續當藝人,她們的學識與魅力同樣可以幫她們贏得輝煌的人生。
相較之下,那些因為造星夢而讓孩子過早進入社會、過早放棄學習、過早失去童年的父母是多麼地愚鈍。假使孩子沒有成功呢?假如童星長大後無人問津呢?他們失去的並不僅僅是明星夢,而是最寶貴的學習機會,以及其他人生可能。